王钰迪
(惠州科技馆,广东 惠州 516003)
公众接触“大数据”概念多来自服务类应用程序。平台捕捉用户信息掌握相关数据,对强关联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进而为用户送上精准、贴心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需求。例如淘宝、美团等生活服务类App,通过收集用户搜索内容、浏览习惯、购买偏好等数据进行“加工”,然后筛选用户感兴趣的资源推送客户端。所以我们发现多数App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根据个人喜好定向推送讯息,感觉很神奇。这就是大数据技术的魅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地均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号召,全域性推广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专项建设[1]。科技馆作为科普战线的排头兵、政府的科普惠民窗口,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科普工作中是场馆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大数据技术不仅改变了科普服务固有的模式,能够实时覆盖更多社会群体;而且可以为不同服务对象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的科普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实效,切实发挥了科技馆科普宣传主阵地作用。
传统科技馆想要满足公众多元化的科学传播需求,必须不断加快科普与科技有机融合的步伐,加快新型智慧科技馆建设速度,加快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大数据作为先进技术的典型代表,已逐渐覆盖当前科技馆管理运营的各个角落,渗透科技馆科普工作的方方面面。
如今科技馆开展日常展教工作,或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活动,都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加持。例如:门禁系统改造、导览系统升级、展品运行监测等,离不开大数据技术支撑;设定互动时间、拟定接待方案、组织策划活动等,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协助;创新科普方式、传播实时资讯、征集游客意见等,离不开大数据技术保障。
特别是近几年整个科技馆体系推进“科普e站”建设和科技智库建设,大数据技术已然成为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科技馆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一方面提升了设施设备的科技含量和管理运营的智能化程度,让科技馆更“科技”;另一方面贴合了公众多元化的科普服务需求,让科技馆更“接地气”。由此可知,应用大数据技术与科技馆事业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科技馆冲破时间和空间的屏障,开辟科普宣传新阵地,将实体场馆陈列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将线下展教内容以及主题科普活动同步推到线上,构建了线上线下互动连通的科普传播矩阵。当前有些地方科技馆建立数字科技馆与流动科技馆等,便是将大数据应用到科技馆科普服务转型的尝试[2]。以湖南省博物馆的智慧博物馆建设为例,前期建设新馆建筑信息模型(BIM),然后建设综合运行智慧管理平台,推动BIM大数据和综合运行智慧管理平台大数据融合,将博物馆的三维空间数据和智慧博物馆的业务数据进行融合与对应[3]。
同理,科技馆通过建设终端app、门户网站,开通公众号、官方微博、短视频账号等,获取用户常搜关键词或浏览内容,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知识。在数据管理中丰富用户增补字段(标签),得到增补字段越多,推送时对其掌握的信息越精准。用户信息在用户端进行信息留痕留存,ETL后的数据落位到数据仓库中,通过CRM业务对数据仓库的用户信息进行管理,通过管理CRM业务数据,在用户浏览时进行精准投放,用户回馈数据通过用户端回流到数据仓库,实现数据的增补丰富与应用的完整闭环。基于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来对用户的兴趣进行建模,主动给用户推荐可满足兴趣和需求的信息,形成个性化数据。
另外,推荐引擎通过对用户增补字段进行类别划分:(1)要推荐内容的关键字(提前做好科普关键字描述);(2)用户对科普内容的偏好,根据应用本身的不同,可能包括用户评分、查看记录、阅读记录等;(3)系统用户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等。推荐引擎可根据不同的推荐机制使用数据源的不同部分,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一定的规则或者直接按用户对其他科普内容的喜好进行预测计算。这样,推荐引擎就可以在用户进入时给他推荐他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单纯以网络信息技术或智能移动终端等概况大数据可能较为狭隘。大数据不仅是先进的技术手段,更是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大数据理念优势体现在海量数据和社会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上,因此,有关联性的主体之间展开合作,开放共享数据资源,已在大多数服务主体间达成共识。构建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整合归集大多数社会服务主体数据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科普知识的聚合,丰富科普资料库。
数据提供方和数据需求方都需要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进行数据编目、资源申请、目录发布、申请审批、目录订阅、访问数据等操作。平台提供多种数据访问方式,可满足各服务主体的数据交换要求。前置子系统负责与各服务主体业务系统的数据源对接,主要负责数据信息的汇聚、传输等功能。前置机配置信息库用于存储前置机的配置信息、业务系统的桥接信息、已发布的资源目录信息、业务服务调用信息。DB类型支持MYSQL、Oracle、SQLserver、PostgreSQL、MPP数据库等。数据源提供数据文件,对于结构化数据,数据文件为CSV/TXT格式;对于非结构数据,支持WORD、PDF、EXCEL及视频等常见的文件格式。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持DB、FTP、SFTP等接口的数据采集流程,若数据源提供DB、FTP、SFTP接口,则在前置机侧配置数据源接口的配置信息,如:IP地址、端口、账户用户名、用户密码等信息。共享交换中心将各服务主体的数据进行过滤、转换并存入中心的共享信息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数据处理ETL功能,将各主体的数据进行过滤、转换,并存入共享交换中心的共享信息库中。应用层定位于互联网或者业务系统专网,服务于各服务主体,实现各服务主体的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开放共享资源,可以降低彼此的工作成本,提升工作效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馆整合社会可用资源,集中多元主体智慧,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拓展大科普格局,构建大科普生态[4],加强资源共享机制,有效提升了科普工作效能。
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身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科学素养水平的科普服务对象,对于科普服务的需求不同。大数据技术的融入应用,使科技馆为公众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科普服务成为可能。例如:大数据的信息识别,能有效收集游客的观展信息,进行合理化分析,进而对特定资源调整与更新,对游客驻足时间过长的展位进行资源细分或分流,对驻足短的展位进行整合或替换[5],从而实现精准服务供给。
通过增加场馆智能视频终端架设,使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实体场馆游客人数及观览行为分析,合理配置场馆科普内容的区域布置及增减。对于基于机器视觉统计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基于混合高斯背景建模的运动行人目标的检测及提取,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头目标检测,以及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的多目标跟踪。通过对行人的人头目标检测与跟踪,实时地统计行人进出数量以及不同展项的驻留时间,实现对于监测环境中所有的静态目标和有规律运动的非行人目标进行分析,剔除和缩小提取出的运动目标区域,减少人头目标检测工作量,降低对伪行人目标的误检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特征提取行人头部检测。通过对场馆内区域进行人数统计和人员行为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当前区域的游客数量以及不同展项的游客兴趣程度,有利于帮助决策者和设计人员更好地规划展区和设计科普内容,提升科普服务水平[6]。
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会导致公众惊慌失措后产生负面情绪,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科技馆启动应急科普,可以引导公众正确面对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大数据技术在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方面表现突出,处处呈现出快速、准确、细致、全面、稳定的优势;对应急科普工作的帮助也有目共睹,彰显了其先进性、科学性、时效性和适用性特点。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科技馆多项工作受到影响。后来得益于大数据技术在全社会的迅速推广、普及和应用,公众大量的行为轨迹被数据化、动态化,并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呈网状覆盖,在特定平台实时共享。科技馆运用大数据的监测、识别、预警和排查等功能,尝试推行“健康码+预约参观信息+体温检测”门禁管理模式和科普项目预约体验模式,线下各项工作才得以重启。同时,科技馆启动应急科普预案,运用大数据的数据驱动和开放共享等功能,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和科普推文,实行群体定向推送,加大了宣传力度,社会效应明显。
大数据技术为科技馆智能化升级保驾护航,并推动了科技馆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大数据技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屏障,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运行模式丰富了科普服务内容,拓宽了科普服务渠道,提升了科普服务实效。不仅于此,还引导科技馆以多元融合为导向,运用大数据理念与思维方式开展相关工作,从而为公众提供及时的、精准的、个性化的科普服务,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科学传播需求。科技馆应当紧抓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大数据技术与科普工作融合,打造高质、高效科普服务品牌,努力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