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孙建华,李方坡,鲍志强,陈朝晖,郭 浩
(1.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77;2.中石化中原储气库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 濮阳 457000)
文23储气库地处中国中原腹地,设计注采井在百口以上,有效工作气量可达45亿方,以季节调峰和平衡管网压力为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文23储气库气藏处于枯竭阶段,建成注气后地层压力会迅速提高至0.9,采气后又会逐步降低至0.7左右,而作为注采气关键通道的注采管柱,不仅承受着这种注采压力的交替变化,还承受着注采温度的交替变化,导致注采管柱在拉伸、压缩载荷下循环受载,另外服役年限超过30年,故依据SY 6805—2010《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安全技术规程》和SY/T 6848—2012《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对储气库注采管柱提出应选用气密封螺纹接头。但众多气密封螺纹接头的密封性能存在差异[1-2],尤其是气密封螺纹接头的抗压缩能力[3]。
结合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结构和服役工况,计算获取了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载荷谱,进一步提出了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气密封螺纹接头的最低技术指标要求,并通过全尺寸模拟试验进行验证。
依据文23储气库设计资料,知注采管柱主要使用Φ88.9 mm×6.45 mm油管柱,同时可获取到注采管柱主要结构参数和周围环境参数,见表1。
表1 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结构和服役环境参数
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主要承受内压力、外压力和轴向力,内压力主要为注气压力和采气压力交变,外压力主要来自油套环空保护液静液柱压力。注采管柱轴向力主要来自油管下入、坐封等以及因温度效应、活塞效应、膨胀效应、屈曲效应而产生的轴向力[4-5],另外在注气、采气过程中气体流动产生的摩阻作用在管体内壁带来的轴向力。
因注采管柱接头性能标准参数主要为拉伸效率和压缩效率[6],其选用是否安全,与承受的轴向载荷密切相关,考虑到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采用永久式封隔器,根据SY/T 7370《地下储气库注采管柱选用与设计推荐做法》标准,知注采管柱所受到的有效轴向力计算公式如下:
Fe=F1+F2+F3+F4+F5
(1)
当注采气过程中,坐封后管柱因应力松弛使原始轴向力丧失,即F1=0,此时有效轴向力为:
Fe=F2+F3+F4+F5
(2)
当注采气过程中,考虑最大压力降ΔPf=psmax-psmin(纯压降),得最大摩阻力:
(3)
则,有效轴向力为:
(4)
(5)
按照表1中各项参数,根据SY/T 7370标准要求分三种注采工况(注气初始、采气运行、注气运行),利用以上公式,可计算获得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轴向载荷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因封隔器以下管柱自由(约束改变),以封隔器为界限,管柱受力方向出现拐点,但最大载荷均出现在封隔器以上管柱段,因此重点分析封隔器以上管柱受力情况。按照管柱有效轴向力(1)式、考虑应力松弛时有效轴向力(2)式、考虑纯压降时有效轴向力(4)式、考虑纯压降且应力松弛时有效轴向力(5)式等四种情况计算全井段注采管柱载荷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注采管柱有效轴向力随井深变化规律
从图1中发现,在注气过程中,管柱拉伸载荷随井深增加而增大;在采气过程中,管柱压缩载荷随井深增加而减小。若要获得管柱最大载荷变化,则需注气时不考虑应力松弛(1)式,采气时考虑应力松弛(2)式,同时考虑纯压降(注气为(4)式,采气为(5)式可获得管柱极限载荷变化。即各种情况下管柱承受的载荷,属考虑纯压降时的载荷最大。
现把图1中各种注采工况下的最大载荷提取之后列入表2中,发现注采管柱接头最低要承受645.29 kN拉伸载荷和534.05 kN压缩载荷的能力;进一步把表2中的拉伸、压缩最大载荷值与ISO/TR 10400—2018中规定的Φ88.9 mm×6.45 mm N80Q油管额定抗拉强度921 kN进行比较,可以获得实际载荷比(表2),说明注采管柱接头的拉伸效率不能低于70.06%、压缩效率不能低于57.92%。
结合SY/T 7370中要求接头抗拉伸安全系数1.30、抗压缩安全系数1.00,同时考虑到目前市场上主要气密封螺纹接头的拉伸效率均达到100%,最终提出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接头选用技术指标值为接头拉伸效率100%、接头压缩效率不小于60%。
表2 注采作业过程管柱最大载荷变化
为了检验上述接头选用技术指标值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了保障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安全,选用市场上已有的Φ88.9 mm×6.45 mm N80Q T型气密封螺纹油管进行全尺寸实物模拟试验评价,该油管接头拉伸效率为100%、压缩效率为60%。
若每年1个注采周期,则每年管柱载荷按照拉伸/压缩载荷交变1次(如图1中虚线所示,顺时针方向),30年则有30次这种载荷交变。故在ISO 13679标准[9]基础上改进试验程序,分析拉压交变载荷下Φ88.9 mm×6.45 mm N80Q T型油管30周次气密封螺纹套管密封性能。
结合表2载荷值并考虑一定安全系数,试验过程中拉伸载荷施加至782 kN(85%额定抗拉强度),压缩载荷施加至552 kN(60%额定抗拉强度),内压施加至50 MPa。即该T型气密封螺纹油管在50 MPa内压下经过782 kN拉伸→552 kN压缩→782 kN拉伸→552 kN压缩→782 kN拉伸→……等如此往返试验加载30次循环后,管柱未发生泄漏,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Φ88.9 mm×6.45 mm N80Q T型油管多周次气密封循环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说明2.2节给出的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接头技术指标值是合理可行的,而且试验载荷高于注采运行工况载荷,具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1)文23储气库可按SY/T 7370标准载荷计算方法,获取注采管柱承受的最大拉伸载荷和最大压缩载荷,并据此选择相应性能的气密封螺纹接头。
2)依据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载荷变化,提出其注采管柱接头选用技术指标值应为接头拉伸效率100%、接头压缩效率不小于60%。
3)对选用的气密封螺纹油管经30周次气密封循环试验证实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接头选用技术指标的合理有效,且具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4)研究结果为文23储气库注采管柱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储气库注采管柱接头选用提供了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