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是围绕战略目标,以市场需求为主,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预算编制,从而合理分配企业的各项资源。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企业全员参与,覆盖企业的所有经营流程,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控制,全面预算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首选管理手段,同时也是判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之一。目前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并不完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只有把握其中的关键,并且制定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方可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效果。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全面预测或是筹划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为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夯实基础。
1.提升制造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速度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全员参与配合,制造企业通过预算目标分解战略目标,并且将分解后的指标下达至各个执行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在监督和控制下,严格按照上级指示完成工作,高效地完成预算指标,从而使得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2.提升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是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企业详细掌握经营情况的重要手段[1]。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后考核评价,实现全过程管理,且全面预算管理覆盖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活动,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营信息。企业管理者根据相关信息可及时调整或制定发展决策,进而提升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
3.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实施,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制造业企业自身发展规模和实际发展状况决定着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有限的,企业需要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在有限资源的限制下实现无限发展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协作。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正确认知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提供可行性。
制造业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关键之一是基础环境,但是目前制造企业的预算控制环境薄弱,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产生阻碍作用[2]。首先,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之前的预算管理模式下的制度内容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从而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在原制度下,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评估依据是出勤率和工作效率,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员工绩效考核主要是对分配任务和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与之前的预算管理相比,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制度不及时更新,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其次,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联系不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涉及较多数据,因此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集中于短期目标,未能根据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分析数据,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融合度低,影响企业的发展步伐。最后,预算管理组织不完善,大多数制造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划分至财务部门,由财务部独挑“预算大旗”,缺少了各业务部门的配合与协作,财务部门也难以做到业财融合,难以给予一线业务环节预算编制适用的指导,导致预算缺乏合理性,与实际情况相脱离。
首先,制造业企业的业务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较为片面,在实际工作中,业务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考虑不充分,未能站在企业全局角度考虑问题,只考虑预算是否容易完成,过于重视预算目标的难易程度,对企业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和提升业务经济效益的目的较为忽视。同时预算编制环节缺少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撑,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预测不准确。其次,制造业企业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将企业之前的历史预算数据作为基数,对企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形势预测不充分,导致预算合理性不足,对企业的发展缺少指导作用,无法满足企业未来经济业务的需求,预算管理的控制监督作用等难以顺利发挥[3]。最后,在预算编制环节,企业各个部门看重自身利益,对企业整体利益考虑不全面,未能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要求编制相关业务项目的预算,导致财务部门在汇总整合各部门预算形成整体预算过程中发现,预算指标与预算要求不完全相符,预算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
制造业企业的预算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督和控制,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企业在预算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执行缺少监督,导致预算不能有效落实,监管意识不足使得部分执行部门对执行工作的重视不足,不按计划执行,资金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有少数部门不懂变通,过于信奉计划,没有考虑计划与实际的冲突矛盾,外部市场情况变化较大而企业仍然按照原计划执行,未能及时申请调整预算,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例如,A公司属于制造类型企业,预算编制的时间从2018年的9月份开始到12月最终确认并下达至各个部门,整个编制过程时间跨度较大,下达时,最初确定的产品销量发生了变化,公司负担的成本与实际预算有差别,而该公司由于监督和控制不到位,无法及时调整预算,导致预算流于形式。第二,预算执行过程中分析和反馈机制不完善,也对预算执行效率产生影响,业务部门对预算内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不准确,问题定位不清晰,无法反映真实的预算执行情况,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制造业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需要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实际运营中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考核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全面预算管理作用无法最大化发挥。因此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由于考核结果制约,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制约着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全面预算管理又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对相关人员综合素养有着较高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相关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考核结果存在很大误差。企业需要通过提升预算编制人员能力实现考核结果准确性提升目标,为企业全方位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和效率夯实基础。
伴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普遍运用于各行各业。全面预算管理时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系统仍未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交流,企业财务信息和业务流程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目前“孤岛现象”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是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低下。“孤岛现象”会导致企业业务活动开展风险增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难度提升。
制造业企业应不断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环境,从制度、战略和组织三个方面改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环境。首先,制造业企业应当及时更新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对制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比如员工、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规范,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可顺利推进。其次,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要以战略目标为主要方向,围绕战略目标开展预算,保证对各项业务的预测满足企业的战略要求,将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有效融合[4]。制造业企业通过将预算目标分解并执行战略目标,而且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全面预算管理人员预测更加准确科学,可为企业执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支持。最后,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管理组织是推进落实各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制造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控制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对管理组织机构进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决策、工作和执行,涉及的人员主要有管理层、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决策层通常负责提出经营目标,解决预算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审批预算和预算目标;工作组织主要承担预算方案制定、制定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编制、监督预算等责任,执行机构则是将预算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并且分析预算偏差,及时改进预算管理问题。
制造业企业应严格规范预算编制环节,统一各个部门预算编制的标准要求,并且强化业务部门对预算编制的认识理解,减少为预算而预算的情况出现。制造企业要将战略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导向,围绕企业的长短期发展目标编制预算,而且企业各个部门要基于全局角度开展预算。制造业企业需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升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配合完成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的历史数据也较为重要,如往年经营数据、预算执行分析评价结果等,但是更要重点考虑企业当前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综合多方面数据编制准确的预算,从而加强预算与企业实际和战略发展的联系,避免出现预算编制数据缺失而导致的预算脱离实际的情况[5]。制造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分析历史数据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变化,确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实现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的目的。另外,有效分解预算目标,详细的预算指标有助于企业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效率提升,因此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在审核预算目标之后,结合对经营活动的预测数据,分解预算目标,从而全面提升预算管理质量。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和监督,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的监督管理。预算管理组织安排人员专门负责执行监督工作,保证预算能够落到实处,同时预算管理组织以及预算执行人员在工作中要一直关注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分析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在差异明显时,快速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反馈至决策层,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根据变化调整预算。监督人员应使用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监督和分析预算执行,及时向上级反馈预算执行实际进度和其中的问题,从而由预算管理组织解决问题。同时预算执行人员也要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分析和反馈工作,进行自查自省,与监督人员共同上报预算执行问题,全面提升预算执行效率[6]。除此之外,保证预算执行效果还需要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在源头解决执行问题。
制造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预算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制造业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与预算管理体系向匹配的考核机制,并在企业内部贯彻落实。科学化的考核机制可以有效的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奖惩职能。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工作中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考核结果需要规避人为因素,并及时在企业内部展示考核结果。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直接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资待遇相联系,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的不断提升。除此之外制造业企业需要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定期监管监察部门内部预算执行现状,通过对多次监管结果对比,建立合适的统一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各部门指标完成情况开展评定工作,全面提升企业员工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制造企业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积极作用最大化发挥提供有力保障。企业需要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提升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的可行性。确保员工有效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发挥,推动企业长久稳健发展。
一是企业需要以现有的财务数据系统为依据,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化系统。二是统一规划企业信息资源,构建信息资源建设统筹协调机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结构,实现最小成本最大化利润目标,为企业管理人员正确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三是信息化平台汇集整合企业不同系统内的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目标,推动业务活动有序开展,为企业开展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应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中管理环境、编制、执行监督控制、考核、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制造企业要正视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加快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