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管理背景下留学生融入社团活动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2021-04-13 07:42荆康宁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留学生社团

荆康宁

【摘要】我国的来华留学教育正在经历從特殊照顾到趋同化管理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社团作为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留学生融入社团活动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和高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趋同化管理  留学生  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5-0168-02

一、绪论

我国的来华留学生管理,经历了从特殊照顾到逐步推进趋同化管理的历史进程。自20世纪50年代接收第一批来华留学生以来,在90年代之前,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基本倾向于特殊照顾模式[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了来华留学事务管理的转型期,有意改变特殊照顾型的管理模式。2010年,教育部在《留学中国计划》中指出要“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2]。这为高校来华留学事务趋同化管理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支持,拉开了来华留学事务管理转型的序幕。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18年,共有49.22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3]。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趋同化管理势在必行。

趋同化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接收外国留学生时所普遍采用的培养方式。管理和服务趋同化,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快地融入中国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而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成立的学生群众组织,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理应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因种种原因,大部分高校目前尚无法完全实现来华留学生人员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学生社团在趋同化管理中的作用尚未完全凸显。

二、留学生融入社团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一)为留学生趋同管理探索新的思路和方向,进而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其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申报双一流高校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各高校都在力图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提高留学生教学和管理质量。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前线和最具活力的群众组织,在语言和文化沟通中具有先天优势。留学生加入社团活动,将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语言水平、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反过来推动课内的趋同化管理进程。

(二)促进社团创新转型,为第二课堂建设增添活力

在欧美国家,有相当比例的国际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而我国则因为体制机制的原因,社团纳新时经常忽视留学生群体的需求。部分高校成立了由外事部门领导的留学生社团,但是随着学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需要更专业化的团队来进行管理。在趋同化管理的要求下,打通中外学生社团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团委必须拿出一套同时适用于中外学生的管理制度,对留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方式、范围等作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创新社团的管理模式。

(三)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增进中外学生国际友谊

目前很多高校的留学生还在采取单独编班、单独上课的模式,这使得中外学生空有交流意愿,缺乏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外学生的交流及文化沟通。某些高校尝试采取一定方式,促进中外学生互帮互助,但因之前“特殊照顾”阶段导致社会对留学生政策较为敏感,一旦操作不当,反而会引发媒体误导和社会舆论。若能通过社团这种正式的学生群众组织,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自发参与互动,将为中外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

三、当前留学生融入社团活动存在的困难

(一)部门协同不足,缺少参与动力

目前接收留学生的高校中,仅有不足20%采取了趋同管理模式,且大多为半趋同形式,即通过国际处或留学生处等部门负责全校留学生的归口管理统筹,具体管理工作由二级学院负责,而其他职能部门较少参与管理[4]。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依然处于国际处或留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在留学生管理中独挑大梁的情况。而根据2016年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部门为高校团委[5]。在学校党委没有明确政策驱动的情况下,部门之间很容易出现协同不足的情况,导致各自为政、各成体系,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愿意参与到彼此之间的管理中去。这也就导致留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自成体系,未能纳入学校团委的统一管理。

(二)留学生入学门槛相对偏低,语言文化障碍导致学生难以顺利融入社团活动

尽管近年来各类政策文件为留学生趋同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但在实际招生管理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中文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普及水平有待提高,相较欧美高校而言,我国的留学生入学门槛相对偏低,除教育体系差异外,来华留学生在语言和文化融入方面依存在一定障碍。例如,根据《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规定,以中文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的中文能力要求应当至少达到HSK4级。但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HSK4级水平在很多专业是远远不够的。语言、文化的不适应也导致部分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或存在畏难心理、或因无法理解而失去兴趣。

(三)政治风险导致部分高校存在回避心理

共青团中央明确规定高校社团工作必须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与此同时,与留学生相关的网络舆情屡屡出现,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引发有心人士借机炒作博人眼球。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为规避风险,也在有意暂缓推进留学生加入学生社团的进程。调研过程中,不乏高校具体工作负责人坦言,让留学生全面融入社团活动,政策尚不成熟。然而,在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为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正面印象,靠“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加强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来华留学生,因此,来华留学生管理,宜“疏”不宜“堵”。

四、关于留学生融入社团活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各部门协同管理

要真正实现趋同化管理,需要学校高层提升对高校国际学生管理的认知。“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是我国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制定的战略目标”,留学生招生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实现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高校有责任完成好国家赋予的文化使命。同时,留学生招生培养也有助于高校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水平,为高校带来国际交流方面的红利。因此,高校需要统一认识,提升对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推广趋同化管理的理念。建议在学校层面,成立留学生工作指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为成员,合理划分工作职责,结束在留学生教育培养中国际处或国交学院单打独斗的局面。同时建议将留学生工作纳入二级单位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社团活动中,建议由校团委牵头,各学院协同管理,杜绝留学生社团活动无人负责的情况。

(二)正视差距,实现同中有异

在努力实现趋同化管理的同时,高校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认识到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的参差和与本国学生的差距。“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当前的来华留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在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存在着巨大差异,甚至同一国家的留学生也存在生源質量参差不齐、服务需求不统一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必须实现“同中有异”的趋同化管理模式。在社团纳新阶段,可以面向留学生召开专场的纳新说明会。在社团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到留学生课程和本土学生课程时段的差异。对于一些语言水平要求较高的社团,可以允许留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再加入,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为留学生配备单独的社团指导教师,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融入社团生活,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三)健全留学生服务管理团队,加强留学生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而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思想教育工作则是确保社团活动能够顺利、安全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虽然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但高校从事留学生服务管理的人员数量却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也受高校人员编制数量所限。尽管教育部42号令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了解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及时做好信息、咨询、文体活动等方面服务工作”,但目前仅有部分高校落实了这一政策。而专业教师则经常受外语水平及文化认知所限,无法很好地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就导致目前的留学生管理工作,重事务管理而轻思想教育。要做好留学生思想教育,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留学生服务管理团队,为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提升拓宽路径。同时,要加强对专业教师及社团指导教师的教育培训,同时抓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为顺利推进留学生融入社团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庆红,李慧琳.从特殊照顾到趋同管理: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管理的回顾与展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39(5):241-245.

[2]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留学中国计划》的通知[EB/OL]. [2010-09-21].

[3]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十三五·中国印象(20))[EB/OL].[2020-12-23].

[4]邱洋海.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困境与突破[J].神州学人,2020(1):25-28.

[5]张静.高校国际学生管理趋同化的思考与建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27.

猜你喜欢
留学生社团
缤纷社团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K-BOT拼插社团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