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戏曲剧种当中京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有我国“国剧”之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历史文化精粹的重要代表。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京剧教学资金的投入和教师师资力量的投入,京剧课程资源和戏剧曲目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创新,从而使得京剧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的提升。然而,在中学京剧课堂教学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京剧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本文通过对京剧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并对提升京剧课堂教学的质量开展探究,希望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京剧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京剧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初中京剧 信息技术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5-0150-02
京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对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真善美的综合修养。为此,学校与教师对于京剧课堂教学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充分認识到京剧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升京剧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实现京剧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京剧的独特艺术价值
我国京剧发展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内涵,同时,其故事本身也彰显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价值。对于京剧的经典唱段都是源于历史文化的背景所改编而来[1]。再对这些事物场景进行还原的过程,对于京剧演员需要拥有扎实的唱腔和动作,才能体现出京剧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重要形式,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人格以及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通过融入京剧教学到课堂之中,能够有效地展示出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2]。
京剧表演更多的是建立在演员的表现和表演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将故事完整地呈现,对于优秀的京剧演员,不仅需要掌握动作,同时还要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故事情节。就比如《春秋配》中的演员通过将椅子想象成墙的方式,通过隔墙说话情景的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协调学生的手脑结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表现思维。在京剧表演过程当中,演唱结合是基础,通过利用眼神和肢体动作的方式,完美地将情感进行呈现和传递,京剧表演者在表演过程当中,通过美化旋律调整音调的形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同时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3]。
二、京剧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京剧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与定位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初中课堂教学中融入京剧教学发展时间较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很多中学在针对京剧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并不明确。在京剧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依旧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教授京剧是课程表演的基础,然而,缺乏对学生京剧基础的了解以及学习能力的分析,使得教学跟学生脱离,学生在京剧表演过程当中,仅仅停留在京剧唱段和乐器演奏的简单层面,缺乏对京剧曲目的实践练习,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脱离[4]。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学生的积极性角度出发,现代中学生由于长期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再加上课堂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学习,相比较京剧学习的时间更多,因此,京剧教学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种另类的音乐形式,很难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学习京剧的积极性自然不高[5]。
(三)京剧课堂教学的难度大
在京剧表演过程当中,手眼身法、唱念做打是基本技法,对不同的京剧唱段其动作、唱法和唱腔有着很大的差异,一方面,京剧曲目的唱词多数夹杂着文白和文言文的形式,那么,中学生在学习和记忆过程的难度系数较大,常常出现忘词和错词的问题,这对于京剧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京剧唱段更多的是强调角色和唱腔的变化,唱腔节奏之间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发音、咬字和唱法,从而导致京剧唱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剧目情节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京剧学习过程当中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最终影响教学的质量[6]。
(四)京剧课堂教学的方式不完善
大部分的中学教师在进行京剧教学过程当中缺乏理论实践知识,特别是针对那些教龄较低的教师在进行京剧演唱、乐器伴奏和身法表演过程当中,知识水平并不高,再加上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度不高,主要凭借自身京剧的学习经验进行内容设计和安排,大部分采用的是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最终影响京剧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很难让学生掌握各种曲目的演唱以及演奏方式[7]。
三、京剧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京剧教学中的运用
京剧教学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对于大部分的专职院校的京剧教学都是非常规范并严谨的。由此可见,京剧这门艺术的传承是建立在观众的喜爱基础上,这与京剧艺术的严谨和规范性是分不开的。但是不管是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教学都是应该适应时代发展和改革的要求的。因此,京剧教学要在保持传统教学的特点上,通过将现代化技术融入到京剧教学当中。在京剧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电脑的方式来播放PPT,在PPT教学过程当中,融入一些图文声像的简介,使得学生获取更多直观的感受,同时可以运用触摸大视频LED液晶电视,将学生演出的照片或者视频进行播放,从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舞台表演的状态,针对哪些动作进行纠正,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直观清晰化,并且学生可以在观看过程当中互相提出意见,由老师进行纠正。在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京剧名家演出的视频,通过慢放、回放、暂停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观看,发现不平常不容易注意到的问题,然后与教师进行沟通,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8]。
(二)网络技术在京剧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很难离开网络。网络在教学当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京剧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下载有关京剧演出的相关视频,用于课程授课,平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专业性的京剧网站或者京剧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学习,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京剧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融入经典的教学剧目和案例传送至网络, 从而形成丰富的教学案例库,让学生进行浏览。总而言之,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形式,能够丰富学生京剧学习的内容。
(三)微信在京剧教学中的运用
微信学习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一个非常好的运用,现在每个家庭都有手机,也有微信、微博等,通过微信的方式可以上传声音、图片、文字、图像以及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微信交流沟通的形式,从而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视频和名家唱段分享到微信平台给学生学习。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观看的心得和问题向老师沟通和咨询,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的形式,这样學生就能够随时进行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每天推送京剧相关的知识,那么,学生通过订阅这个微信公众号也可以了解到京剧方面所涉及到的知识。
四、结论与展望
对于京剧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在开展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教师普遍认为,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京剧教学当中使用多媒体视频剪辑软件的方式,为学生练功,做好相应的辅助作用,学生对照着视频录像进行练习,也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利用网络资源的方式进行自我完善,在进行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的使用过程当中,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学习不再仅限于课堂之上,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综上所述,对于京剧专业的学生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教师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观念不强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培训,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硬件设备,重视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兴趣,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在京剧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姜伟.刍议教育信息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20(3):128.
[2]张景远.刍议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30):139-139.
[3]胡小琼.刍议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策略[J].明日,2019(16):123-123.
[4]王伟基.刍议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54-54.
[5]裴莉.刍议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12):57-58.
[6]冯敏.刍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J]. 女报:时尚版,2020(2):1-1.
[7]李素娟.刍议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J]. 当代旅游,2018(11):261.
[8]朱闻娟.刍议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57(9):77-78.
作者简介:
覃艺宁(1991年10月-),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本科学历,初级职称,主要研究初中音乐课堂的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