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在高职院校具体实施办法的分析与研究

2021-04-13 12:28代素珍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施办法问题分析改革

【摘要】“三教”改革,是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措施,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三教”改革,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教材、教法所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剖析,提出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为后期“三教”改革具体落地实施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依据。

【关键词】“三教”改革  问题分析  实施办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007-02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优化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那么高职院校全面开展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更需提升,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教材内容更要始终保持与企业同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上真正需要的人才。

教师要勇于敢于改造自己的饭碗,创新自己的饭碗,没有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永远都改革不好,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必须要有优秀的教师,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来自于院校,他们的理论能力足够强,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偏弱,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不符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真正把“双师型“教师落到实处;教师要教好,就要有因材施教的方法,如今手机的滥用、多媒体的诱惑,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就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有合适的教材,教材内容是否与企业实际生产技术保持同步,决定着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否满足岗位的需求。故实施“三教”改革就需要配备最合适的师资,用最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最新的、最能满足企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这样才能助推学生从“就业导向”迈向“产业需求导向”。

一、高职院校“三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实践能力薄弱

教师实践能力薄弱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缺乏一线生产知识和实践经验,虽然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能力薄弱,尤其是对生产一线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工具的应用缺乏了解,反映在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学过程不能对接生产过程,教学内容和企业生产不同步,作业标准与生产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又不断扩大,导致教师工作强度大,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繁重,更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加强实践工作锻炼。基本上都是利用寒暑假进行企业顶岗锻炼,因为时间短,工作紧凑,大多数最后都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很难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学习,那么最终结果就是授课时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而在专业教学中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也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质量。

(二)教材内容缺少职业教育特色

教材是知識的载体,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虽然在持续推进,但始终绩效不佳,缺乏突破。教材内容缺乏高职教育特色,内容实训不足。重理论,少实践,文字繁多、知识陈旧,在新理论、新技能、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及最新发展趋势上,高职教材更新缓慢,近两年随着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推广,课程建设要与考核证书相融通,证书考核内容的培训要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目前所用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仍有不衔接现象,这些问题如果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与职业素养的提升。

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些编者的资质以及专业水平并不高,缺乏实践经验,但为了晋升,反而让没有编写经验的作者担任教材主编,出版社也没有严把质量关,导致很多校本教材无论在理念先进性还是在内容科学性上,都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立体化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还任重道远。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缺乏灵活、创新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也要与时俱进,“照本宣科”又或者“自我演讲”的教学方法已经显得枯燥无味,课堂上也是死气沉沉,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可能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电子化、视觉化时代,他们接触的信息较多、较快,喜欢应用网络用语,看抖音,刷微博等等,但目前还是有一部分教师没能了解学生,没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仍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是利用多媒体教室,应用电子版课件,但在课件PPT的制作上也没有任何动画效果,学生仍会觉得视觉上审美疲劳,课件无新意,甚至都无法认真听讲下去,事实证明,教师只有打破常规,运用有效的灵活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素的教学模式,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三教”改革具体实施办法

(一)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的好坏决定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理论知识的形成、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在学校完成,实践能力的提升靠的是企业,校企双方各有局限,只有通过合作才能相互弥补,最终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使职业教育在合作中走向完善和超越。鉴于目前学校老师实践经验不足、企业培训师教学能力普遍欠缺的情况下,加之学校学习环境、实践资源等的局限,很难在实践能力培养上有所出彩和建树。校企双方可以考虑设置师资互换课程,让企业培训师深入到学校教学一线来上课,让学校老师深入到企业员工培养课程中,以提高双方的师资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实践能力培养之长,弥补学校能力培养的短板,进而使学校和企业在实训设备、师资力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弥补、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随着1+X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推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训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针对实践经验薄弱的老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或者学科带头人,增加“培训师”能力要求,着重加强“1+X”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能力。让“双师型”教师名号落到实地,教师既能在学校授课,又能为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据国家颁发的“十四五”规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企业所推出的横向课题的研究,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质量公关、新工艺的研究、新技术革新等课题,通过和企业共同研发,督促教师走进企业,走进一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开发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范本,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知识源,教材内容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教材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后代的大事,我们必须严格把好教材的制定和选择关。教材建设工作是高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注重传授实用性技术知识,注重实习实训,注重产学研相结合。高职教育要始终把知识的应用放在首位。随着1+X职业等级证书制度的推行,需要把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到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中,那么教材要改变传统的开发方法和表现形式,精准对接专业群课程体系,精选精编精用“纸本+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其次,行业与企业专家跨界融合共同开发新型立体式教材,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达到共建共享、边建边用,动态更新,将纸质教材与二维码资源、动态资源、虚拟仿真资源、微课资源、在线开放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

(三)改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门改革规划以及各权威研究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未來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混合学习将成为主要学习模式;二是学生在学中做,从做中学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三是把教育游戏化、卡通化、自主化。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少部分生源来自于普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中职,那么进行学情分析,进行因材施教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听取他们的建议,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和需求。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时刻牢记职业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一批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关注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关注学生的利益,培养出能够独立生活,具有立足社会之本的人。因此,在当前充满多远选择和诱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使命是因势利导地将三者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培养、发现、激发、帮助、赋能,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引路人”。为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那么教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应该着重考虑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岗位所需求的基本技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积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实时互动、移动学习、分组教学、置换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发公开课、微课等共享学习平台,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入思政课程,多手段并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目前教师、教材、教法所存在的问题点以及与企业需求所存在的差距,要想解决该现状,唯一的路径就是切实进行“三教”改革,但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中全面实施和推动“三教”改革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高职教育所展现出的特殊性及复合型让这项工作必须要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及全体教师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力求寻找到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三教”改革方案和具体策略,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在教材建设、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来一场真正的革命,力争让高职院校未来的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建设一流课程,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很好的基础,为“双高计划”的实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吴宝明.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J].教育与职业,2021年第6期

[2]李忠华.“三教”改革的三个核心问题[J].中国建设报,2020年4月8日第7633期

[3]曾照香,祝木田.新时代背景下关于“三教改革”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32期

作者简介:

代素珍(1977年-),女,山东省菏泽市人,硕士,长江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汽车性能检测、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实施办法问题分析改革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动物检疫的作用与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