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琪 张芳
【摘要】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使得教育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促使传统教学模式变革的同时,也对各阶段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语文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关键组成科目之一,该学科知识的教导不仅可以培养初中语言运用相关的素养,还可以提升初中生个人的文化修养。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此,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从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教学手段 教师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4-0117-02
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冲刺时段,在此时,初中生们需要学习的科目增多,知识理解的难度增大,加以学习时间有限,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也大大增长。为了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帮助初中生们理解、参透现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师更加需要提升对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视,不断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对教学素材、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进而以更为优质的讲解、更具趣味的引导来焕发初中生的学习活力。本文,将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新时期教师教学手段创新的表现与运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一、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应试教育是我国延续许久的教学模式,受这一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思想较为传统,授课时较为依赖“板书文字”的教学方法,造就枯燥、单调学习气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
教学方法创新旨在革新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师的教学手段,既要提升语文知识讲解的效率与质量,还要凸显语文知识当中潜在的乐趣。究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活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进行知识求索;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环节当中;再者,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优化初中生课堂学习的体验,让其保持灵动的思维与集中的精神状态;最后,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教材上的限制,让初中生可以学习到更为全面、更加多元的语文知识。
由此可见,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既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环节中的不足,还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以及范围性,并对教学的发展起着十分可观的促进作用[1]。
二、新时期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
“板书文字”是最传统、最常见的教学手段表现形式,它主要是指教师通过黑板演示、口头讲解的形式来传授语文知识。这一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现阶段的语文内容,但造就的枯燥气氛却会严重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活力,甚至还会使其产生较强的学习倦怠感。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新时期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一)分层化教学法。分层化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特定的方式,将班级初中生进行分层管理,针对各层级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整体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即,教师立足生活的角度,将初中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带入到教学的环节当中,让初中生通过分析生活事物、解析生活现象等形式,探寻其中包含的语文知识。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能够将抽象的语文内容变得具体,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掘语文知识的技能。
(三)信息化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简而言之,即,教师借助各种信息技术辅助语文知识的讲解,发挥其可视化、动态化等优势,提升语文教学所产生的效果。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则可以优化初中生的学习视听体验,并让初中生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到语文教材文章当中所描绘的美好事物。
(四)拓展化教学法。拓展化教学法是指教师对现有的教学资料、教学活动进行延展与扩充,让初中生的学习范围可以延伸至校园之外、教材之外。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有利于拓宽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渠道,还有助于丰富初中生的语文知识掌握。
三、新时期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分层化教学法,打破固化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师授生从”是极为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师占据主动位置,分析、讲解并传授学生当前的知识,学生则占据被动位置,被动接受教师“灌溉”的内容。但初中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习天赋的不同,他们在掌握知识的速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仅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授课,则容易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化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分层管理的形式讲解当前的知识内容,从而打破固化的教学模式,并整体提升班级初中生知识掌握的质量[2]。例如教师在教学《岳阳楼记》这一文章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弱进行层级划分。该文主要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国爱民的情怀。在授课时,教师需要先整体讲解文章涉及的内容,让班级初中生可以对当前的课程形成初步的了解。而后,再采取分层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层组,自主探究文中使用的写作手法、融入的情感;学习能力适中的层组,结合课后练习题目进行组内探索;学习能力较弱的层組,由教师带领进行二次分析与讲解。进而,在分层学习、探究的环节中,提升每一名初中生对当前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生活化教学法,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不比小学,此时的内容存在更大的学习难度,教师欲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则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降低语文课程的学习难度,通过发挥初中生熟悉生活、亲近生活的优势,让学生进行知识解析,并在此一过程中,逐步提高初中生对课程文章知识的理解[3]。例如教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文章时,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事物展开讲解。该文主要描绘了老北京春节时候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授课时,教师同样需要对文章整体进行细致化的讲解,阐释其中包含的各种知识。而后,教师可以展示文中提及事物的图片,以此深化学生对当前文章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如,“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会出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事物会第一时间反应‘新年将近’呢?”等。教师联动生活元素分析文章,既能够达成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安排,还可以让初中生对文章内容产生更为具体的感悟,进而实现理解程度的增长。
(三)信息化教学法,优化教学视听,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教室是初中生获取语文知识的第一场所,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环节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初中生难以在教室中掌握全部的语文知识、感知文章存在的各种美丽“风景”。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来优化初中生的学习视听体验,借助信息技术来弥补传统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来增强语文知识讲解所产生的效果[4]。例如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雪》这一文章时,可以联动多媒体技术、微课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动态展示词文视频、图片,或结合文章内容创设相关的情景,优化初中生学习视觉、听觉感受的同时,还可以为其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微课技术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录制到10分钟左右的微课教学视频当中,让初中生利用生活的碎片化时间下载进行观看学习,摆脱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限制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在不同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下,逐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四)拓展化教学法,扩充教学资源,塑造学生全面基础。中考是每一名初中生都必须要面对的最终关卡,能否在中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知识基础格外重要。但教师仅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授课,非但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甚至还会导致初中生的知识基础呈现出片面化的发展态势。对此,教师可以应用拓展化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借助丰富、多样且优质的课外资源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让学生以课外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塑造更具全面性的知识功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带领初中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语文相关的教育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华成语大会》等,该类型的节目皆围绕语文主题进行展开,不仅呈现了诸多教材当中尚未提及的知识,还对其内容作出了极为细致的讲解。又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书籍阅读项目,在此一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求,为其推薦合适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时既能够获取全新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巩固课内的知识基础。教师从影片观看和书籍阅读的角度出发,既有助于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语文知识需求,还有助于扩大其语文学习的范围面积。因此,教师可以选用拓展教学的方法来塑造学生全面且坚实的知识基础。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活跃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还可以优化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体验,焕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活力,促进其学习水平提升、学习能力成长的同时,推动初中语文现代化教学的长远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谢凤飞.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第二课堂(D),2020(5):56-57.
[2]臧运梅.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0):35-36.
[3]樊有花.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初中语文课堂[J].读写算,2020(34):82-83.
[4]成丽侠.探究信息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7):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