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赟月 翁佳一
【摘要】江苏省小学生国学教育虽然获得了一定的重视,但也存在学生对国学认识偏差,学校对国学教育重视不够和家长对国学教育认识存在片面性等问题,从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多方面分析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加强小学生国学教育的措施,对于小学生国学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 国学教育 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江苏省中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2010333055Y。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009-03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克服了无数艰难困苦,才有了今天如我们所愿的盛世。在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国学是在国家形成基础上,对人们生产生活起作用,与人们生活相关联的学术,它是动态的、发展的。人们在运用原有学术指导生活的同时,又会形成新的学术,这样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也就形成了传统文化。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它所承载的伦理美德和优秀文化基因对健全小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处事习惯,增强他们对文化的认识,提高文化素养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为全面了解当前江苏省小学生国学教育情况,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
(二)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以小学1~6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苏州、徐州、盐城等部分城市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问卷322份,有效回收率为98.7%。另通过网络向家长分发问卷157份,收回有效问卷157份,回收率为100%。此外,随机选取不同地区25名小学生进行访谈。
二、江苏省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
1.小学生对国学有一定了解且表现出学习兴趣
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小学生对国学有所了解。如在“你了解国学吗?”选题中,43.9%的学生认为“了解”,仅15.1%的学生认为“一点也不了解”。在问到“你认为国学主要学什么?”时,92.2%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学生对国学的理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在问到“你是否对诵读诗文,学习《三字经》《论语》等感兴趣?”时,选择“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为45.9%,选择“有一些兴趣”的学生为41.2%,选择“无所谓”“不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8.0%和4.9%。在问到“你希望在学校学习国学相关知识吗?”时,60.0%学生选择了“很希望”,选择“比较希望”的学生也占18.4%。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对国学有所涉猎且大部分均表现出学习兴趣。但通过对比不同学段数据,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低年段选择“非常感兴趣”的学生高达78%,中、高年段选择“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比分别为30.6%和29.1%。同时在诵读诗文、学习国学相关知识的意愿方面,选择“很希望”的人数比例也随年龄增长有明显下降,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占比分别为79.3%、65.3%、35.5%。
2.多数学校课程对国学有所涉及
当问到“你们学校有诵读诗文、传统剪纸、书法国画、戏剧等国学课程吗?”这一问题时,69%的学生选择了“有”,31%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可见大部分学校在课程中已经涉及国学的一些内容。但经过深入调研,发现目前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国学教育主要源于语文课或校本课程。由于没有完备的学科体系,也没有正式的课程标准、教材和专业的教师,所以即使现有课程中涉及到国学的内容,也会因为教材与师资的缺乏而导致这些内容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国学。
3.家长对国学及国学教育总体持积极态度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家长对于国学教育有一定认识。在问到“您对国学的了解程度?”时,选择“了解”和“了解一点”的家长达到了83.5%,而选择“不太关注”的家长仅为16.5%。可见多数家长对国学是有一些了解和認识的。再如问到“您是否支持学校开设国学课程”时,76.3%的家长表示非常支持,19.6%的家长表示没有倾向性、根据学校安排,仅有4.1%的家长明确表示“不支持”。可见家长对于学校开展国学教育普遍持支持的态度。
当然有一部分家长对国学的认识还有偏差,如在问到“您对‘国学热’的看法如何?”时,有20.6%的家长认为国学乃国家政治鼓吹的产品,有15.5%的家长认为国学只是三分钟热度。再如问到“如果您有兴趣让孩子学习国学,您会侧重选择哪几方面?”76.3%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选择武术太极、礼仪声乐、经典诵读等选项的占比为50%左右。显然家长们普遍认为琴棋书画才是最主要的国学,对国学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二)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国学认识存在偏差
学生是接受国学教育的主体,国学能否有效传承关键还在学生。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国学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学生难以区分国学、传统文化、语文三者的关系,对于国学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受学校课程设置影响,导致多数学生认为国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主课,无需投入精力学习。而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影响着国学教育在小学的有效开展。
2.学校对国学教育重视不够
学校方面最重要的问题是不够重视国学教育,同时易混淆国学与语文的界限。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做到单独为国学教育开辟一门课程,更不用说配备专门教科书、课程标准及专业教师了。虽然2019年12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已经发布,但目前国学教育在小学中的覆盖面仍较低,加上各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小学国学教育普及率不高。即便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与国学相关的活动,但很多时候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系统性和连续性,这样的教育显然起不到多大的效果。
3.家长对国学认识存在片面性
家长作为除教师以外最主要的施教者,对国学教育总体表示认可,但在认识上仍有一定片面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数家长把国学教育等同于琴棋书画的教育,未意识到琴棋书画只是国学教育中很小的一部分,国学教育更主要的是提升孩子的气质,培养他们的文化精神。二是多数家长更希望由学校设置相应课程来开展国学教育,在家庭中则无必要。三是部分家长认为国学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这些片面的认识也始终影响着国学教育的开展。
三、江苏省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
1.国学处在学校教育的边缘地位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被倡导,但应试教育思想在人们心中仍然根深蒂固。从学校角度而言,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国学教育对于提高升学率没有必然作用,所以学校没有将国学正式纳入课程计划,也没有排进课表中,这就导致国学教育很难在学校中有效推进;另一方面,学校国学教育没有专门配套的教材,难以形成体系,教师教学也就没有了最基本的依据。
2.学校缺乏对小学生国学教育的整体规划
公办学校倾向于忠实地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所以进行国学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规划,国学教育通常只在综合实践、社团活动中略有涉及。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个别学校有例如组织学生穿着学童服到当地文庙参观、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活动办得声势浩大,但多数在进行完后便没有更为深入的教学了。由此可见学校并未很好地实现国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二)教师方面
1.专业师资短缺,未准确把握国学内涵
由于学校缺乏专业的国学教师,国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大都由语文老师兼带,他们对国学内涵的把握难以做到准确和全面,大部分均停留在经典诵读和诗文背诵上,内容不丰富,渗透不深入。同时语文老师本身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工作较为繁忙,对发展国学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授方法过于单一,创新性不足
国学教育现在仍然属于一个新的课程领域,因此国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很多时候只能参照语文课的教学模式来展开。小学国学教育大多采用讲授法和诵读法,总体来说目前小学生国学教育表现出教授方法单一,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面对这样一门新课程,教师的思维易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国学教育的发展。
3.教师参与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
教师的国学素养并不能在朝夕之间便形成,我们认为出现师资短缺及国学素养不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师范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一线教师的培训。
师范生是教育岗位的后备力量,教师的国学素养也应当从“源头”抓起。就我们目前在读的学校而言,国学相关专业课和公选课几乎没有开设,竞赛活动偶尔开展,只有极少数同学有机会接触到。大多数同学在增强国学底蕴方面缺乏主动意识,所以整体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国学教育受到学校课程安排的限制。有的教师工作任务重、学习国学的积极性不高,更多的是有意尝试,但碍于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可参与培训、借鉴的机会较少。如何讲好国学课,如何创新教学方式,一味闭门造车也不可取。
(三)家长方面
家長对国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认识模糊、经验不足。有部分家长虽然也向孩子灌输国学知识,却浮于浅表,只欣喜于他们能流利背诵诗文。其次,因为家长在国学教育方面的经验缺乏,自身国学素养也有限,往往将教育的责任全权交给学校或校外培训机构。通过调研发现,市面上的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家长在选择时易盲目跟风,没有深入了解其中所教授的是不是“真国学”。
(四)学生方面
1.缺乏对国学的深度了解
据了解目前学校通常是以诵读诗文的形式来传授国学,因此小学生倾向于将国学理解成古代经典著作的学习,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对于国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国学这类问题,小学生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老师或家长要求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2.对于国学的兴趣随年级升高逐渐减弱
低年级的儿童心智还未成熟,学习国学大都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他们正处于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中的他律道德阶段,会对外在权威表现出尊敬和服从,学习国学可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带有功利性的目的。高年级学生学业压力增大,加之原有课程安排已经十分紧凑,他们能进行国学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同时又因为国学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对于国学的学习兴趣逐渐消退也在情理之中了。
四、加强小学生国学教育的建议
(一)引导小学生转变对国学的看法
教育部门在政策上应当鼓励国学课程标准的推广普及并组织专业研究人员编写专门的教材,为学校国学课程开展提供环境支持。同时应提供一线国学教师更多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插图、音乐、游戏等小学生喜爱的形式来传授国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国学的兴趣。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避免小学生片面追求“汉服热”“读经热”,要让他们客观认识到国学的价值及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规范国学教育体系,促进其系统化、专业化发展
实施国学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构建国学课程体系,把国学教育贯穿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国学课程的实施应当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使其系统化、制度化。
小学生目前接触的国学内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虽然丰富但非常零散。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清楚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反而使学生感到混乱。所以进行国学教育也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师队伍管理。
(三)增强大众对国学的认识,形成家校合力
当今社会仍有很多人只看到庞杂国学中的消极层面,易忽视其中的深层内涵。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能加以认同,那么文化自信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加深大众对国学的认识,帮助大众全面了解国学。国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多开展普及国学知识的公益讲座、出版高质量的国学书籍。同时,借助多媒体平台开设国学类电视节目、互联网频道、微课等,并严格审核其中所教授的国学知识的合理性。国学的认可度普遍提高之后,针对小学生学习国学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还需要形成家校合力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父母不能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既不能只注重成绩,忽视孩子的道德成长,更不能盲目要求孩子学习国学,让孩子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父母也应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国学素养,起到示范作用,并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无形中拉近孩子与国学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杨凌云.Y市小学国学教育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
[2]窦士娜. 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顾赟月(1999年-),女,汉族,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小学教育(师范)专业学士,现任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