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趣味性教学探讨

2021-04-12 23:15郑雨琦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摘 要】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如果活动设计缺乏趣味性,没有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就会影响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幼儿教师要懂得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提升音乐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幼儿学习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趣味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237-02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一种常见的集体教学形式,借鉴游戏的教育功能,将趣味性游戏融入幼儿音乐教学,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有计划地选择趣味性的内容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获得愉快的音乐体验与享受,还能够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幼儿的审美意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1]。

一、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趣味性强的音乐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更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这一点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强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活动中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趣味性强的素材,用趣味性方法组织音乐活动,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更能提升幼儿学习音乐的意愿,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2]。

(一)选择趣味性强、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

耳熟能详的幼儿音乐游戏歌曲《丢手绢》虽然传唱了几代人,但对幼儿的趣味性的影响仍不可低估,是一个很好的幼儿音乐教学素材。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围成一圈齐唱《丢手绢》时,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可以选出一个拿手绢的幼兒绕圈奔跑,当唱到“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时,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丢到某一个幼儿的身后,当唱到“快点快点抓住他”时,刚才丢手绢的幼儿马上快速奔跑,捡到手绢的幼儿则快速去追,如果追上了丢手绢的幼儿,这个幼儿则要表演节目,然后继续游戏。在整个音乐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很快学会唱歌曲《丢手绢》,还能快速地学会游戏的玩法,提升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歌曲《丢手绢》的节奏从慢到快,幼儿通过对音乐元素强弱、快慢的对比,能锻炼自身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增强对音乐的感知。

(二)选择节奏平稳、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作品

幼儿年龄小,音域窄,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注重选择旋律平稳、结构短小简单、贴近幼儿生活的,节奏稍慢、跨度不大的有趣的音乐作品。《两只老虎》和《大猫小猫》这两首歌曲就是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内容,不仅有趣,而且节奏平稳,结构短小,较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儿歌《两只老虎》,唱到“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的时候,要引导幼儿做出跑的姿势,唱到“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幼儿做相适应的动作,用手指一指耳朵或者指一指小屁股。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唱,还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歌曲,更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幼儿快速融入音乐活动中。

二、合理设计趣味性音乐活动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幼儿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学会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在活动中融入比较有益的内容,通过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引导幼儿转变角色,帮助幼儿迅速融入音乐活动,在对音乐的感受中获得快乐,体验到音乐丰富细腻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一)充满正能量的音乐作品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歌曲《找朋友》就是一个不错的音乐活动内容。欢快的旋律、和谐的节奏,容易给幼儿带来一种情感熏陶。《找朋友》这首歌曲也蕴含着正能量,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教导幼儿要从小对人友好。调查发现,幼儿会在幼儿园认识更多的朋友,喜欢和同伴共同分享音乐游戏。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学唱儿歌《找朋友》,歌曲亲切的旋律,容易调动幼儿的情绪,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又能帮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找朋友》,唱到“敬个礼,握握手”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模仿敬礼、握手等简单动作,互相进行肢体交流,通过敬礼、握手的简单礼仪细节,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把幼儿的关系一下子拉近,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趣味性强的音乐作品能让幼儿主动投入学习

如果幼儿对音乐活动中的音乐内容缺乏兴趣,那么他们无法很好地融入音乐学习中。虽然从表面上看,他们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模仿学习,但实际上他们总无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教师最好选择幼儿喜欢的、能积极主动投入的趣味性音乐作品,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打开心扉,适应角色的转变,主动投入音乐活动中。以趣味性音乐游戏《小兔子乖乖》为例,为更好地让幼儿积极主动投入其中,在音乐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相关角色的饰品,如大灰狼头像、小兔子饰品等,请几个幼儿扮演大灰狼,其他幼儿扮演小兔子,模拟歌词中的场景。这样幼儿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活动中,提升学习效果。

三、让幼儿在玩中唱、“悦”中学

趣味性教学中的趣味性是一种教学手段,应该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教师要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学会让幼儿在玩中唱、在“悦”中学,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音乐能力[3]。

(一)在“玩”中唱,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所谓“趣味性”教学,就是将“玩”融入幼儿音乐活动,将音乐活动与生动有趣的游戏联系在一起,将好玩的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趣味性”的关键在于寓教于乐[4]。在开展音乐活动之前,教师要细致地挖掘、分析、设计所需的音乐素材,让幼儿借助有趣的音乐素材掌握所学内容。如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选择《拍手点头》这首歌曲,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特点,提前对这首作品进行动作创编,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进行动作表演,发散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随乐做动作,在“玩”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在“悦”中学,提升音乐情感

音乐活动中,要提高趣味性教学的吸引力,最好是选择一些幼儿比较喜欢的、常见的动作融入活动中,这样更有利于幼儿模仿,在“悦”中提升音乐情感。其实,许多幼儿都很喜欢唱歌,简单的音节就能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当然,这种美的享受只是纯粹的本能反应,算不上深层次的欣赏和感悟。如果教师能让幼儿在“玩”中唱,在“悦”中学,就能使幼儿更好地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进而欣赏和感悟音乐的内涵。在“玩”中唱,幼儿能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在“悦”中学,幼儿能提升音乐情感。当音乐和趣味游戏组合到一起时,幼儿即使不懂音乐,但是受趣味性游戏的影响,他们也会在潜意识里对音乐产生深刻印象,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在“悦”中提升音乐情感[5]。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趣味性教学,对幼儿学习音乐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趣味性引入教学活动中,更有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所以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幼儿的歌唱能力,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

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沛沛.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艺术,2017(9).

[2]李婕.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8(5).

[3]陈亚茹.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初探——以大班音乐活动《冬天来了》为例[J].通俗歌曲,2015(12).

[4]马力,王聪.小班音乐教学的游戏化策略[J].教育观察,2020(12).

[5]仝开芳.幼儿园音乐游戏化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D].福

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郑雨琦(1993~),女,福建福州人,本科,幼儿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的趣味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趣味几何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