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涛 王双雯
【摘 要】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紧密关系为基础,以二育结合的思想观念为导向,立足于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劳动题材课程内容和特点,探讨多样化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法,以此检验并增强劳动题材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二育融合;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劳动题材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220-03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美术学科教学以劳动题材课程为教学资源,将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以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检验其教学效果,能真正促成二育融合的劳动题材课程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其强调的评价内容如技能、情感等因素与劳动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等如出一辙。目前,教育界已在探究教学实践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相关问题,二者融合的教学效果与其教学评价方法紧密相关,但论及者甚少。美术教学实践中,将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采用实现二育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方法,能有效检测两者的融合效果。本文将立足于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劳动题材课程内容及其特点,从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理论关系出发,以二育融合的评价目标为指导,探讨实现二育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方法。
一、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美术教学活动不仅包含审美教育,而且也包含劳动教育,究其缘由,二者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陈理宣就二者关系的探讨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劳动教育是人性发展的必经之路,蕴含审美教育的成分。同时,他强调,美育系列功能的实现必须以劳动教育为基础,劳动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和审美精神的实践活动,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实现的过程、途徑、手段,只有与人性之美的生成和发展统一起来,才是符合人本质发展的劳动,否则就可能产生异化的劳动[1]。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美育则是教育的一种较高境界,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共生相融、密不可分。美术课中刺绣、编织、版画、陶艺等民间工艺的学习实际上是学生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不仅要按照劳动技术程序学习工艺技能,展示和进一步训练劳动思维,还要合理地选择色彩、设计线条布局、创新服装式样等艺术技巧,充分展示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美术欣赏力和美术劳动技能会结合在一起,故而美术教学既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更能厚植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由此可知,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学校作为二育场所,美术课程作为二育融合的媒介,为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充分的现实条件。
二、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劳动题材课程概况
劳动题材课程历来都是美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不同版本美术教材所编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研究发现,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劳动题材课程分为“日常生活用品”“绘画作品”“民间美术”三种类型,而这三种类型的美术劳动课程都包含了劳动教育的四个教育目标,即“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精神”,由此可见,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是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优质资源。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民间艺术类劳动题材课程共40课,日常生活用品类课程共17课,绘画作品类课程
共4课。除了三年级和六年级没有绘画作品课程外,其他年级的绘画作品课程约占该年级课程总数的3%。
通常情况下,美术教材中的民间艺术课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浙美版美术教材中《家乡的桥》《竹》《东阳木雕》《南宋官窑》《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余杭刻印》等课程讲述的桥、竹、木雕、余杭刻印等,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反映了浙江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这些课程蕴含大量的劳动教育成分,彰显了浙江劳动人民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以此开展劳动教育可使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增强劳动素养。
三、以二育互促共生为评价导向
美术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的教学评价活动要有科学合理的思想导向。二育融合的评价理论导向下应创新单一的美育评价模式,让教师和学生主动认识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及其评价内容、目的,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兼获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心,要创新美育评价方法,紧密结合劳动教育的评价思想、内容、标准等,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劳动能力。劳动教育中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教师要综合考查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思维等,制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评价标准。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是分别从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入手,最终对学生进行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教育,两者实际上是互促共生的。
意识、思维、创新能力等是教育的重要培养点。其中意识是学习的原生动力,美术教学中既要对学生开展审美意识教育,也要通过美术劳动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审美思维是学生以美的标准创作作品的重要条件,劳动思维则更讲究创作的技术性和效率性,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创作素养,可相互促进。创新能力也是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重点培养的内容,否则美术教育就失去了灵魂。什么是美,如何表现美,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构筑个人美术作品的独创性。美术材料的选择和操作技术的使用也因人而异,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也需要融入独具个人特色的劳动思维、劳动技能。可见,美术教师应以二育的内容和标准为参考,树立二育共融相生、相互促进的教学评价思想导向,这样才能对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实现二育教学目标起到根本作用。
四、二育融合视角的美术教学评价方法
劳动题材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必须兼顾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目标。要以二育融合为思想导向,以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劳动题材课程为教学资源,采用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重的教学评价方法,检验并增强小学美术教学中二育融合的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教学评价方法。
(一)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美术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样化的,根据评价者身份的差异可以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社会群体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而评价角度、方法的差异也会造成评价结果千差万别,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整个教学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单纯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果性评价方法,加大对学生自评和互评等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主动巩固美术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但是评估准确性不高,可能有失偏颇。相对于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可以激起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养成谦虚好学的良好学习态度。教师评价的专业性强和准确度较高,起到核心的引导作用。社会群体包括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民众等,他们的评价各有特点,如校长的评价更具权威性,但因缺乏对学生劳动美育细节的了解,不能起到针对性作用;又如家长的评价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但可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或缺乏专业性等。每个群体的教学评价各有利弊,只有将之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合力,才能使评价最优化。教师在多元化评价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除突出美术素养评价外,还应对学生在美术劳动作品中表现的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技能、品质、观念和精神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但单一的教师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劳动题材课程,所以还应把学生自评和互评与管理者、家长、民群评价纳入,这种主体多元化评价更有助于评价的全面、准确、客观。
(二)激励与反馈并行的评价方法
渴望得到赞美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学生对此更加期待。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对此作了科学分析。他认为学习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指学习者为了得到家长、长者的赞许和认可而表现出努力的一种需要[2]。激励评价的原生动力是获赞需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不高,教师的鼓励可增强他们创作美术作品的劳动成就感,这是进行美术劳动实践再创作的持续动力。因此,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多表扬和赞许学生,促使学生更积极投入美术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美术学習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方面,具体操作方法有书面评语与口头评语相结合、给学生五角星或笑脸等物质奖励等,可视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反馈性评价是与激励性评价紧密相关的评价方法,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反馈性评价着眼于将学生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使他们有的放矢地改进。美术教师应找准学生美术学习的症结,根据他们的美术素养,评定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劳动技能水平,也可衡量其美术创作态度的端正程度,分析他们在创作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等精神的发挥效果。如有不妥,教师应直接指出不足,给予温和而坚定的批评,辅导其采用正确做法。概言之,反馈性评价是教师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能力、方法和态度等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此评价方法既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又饱含精神动力的成分。
综上,激励性评价与反馈性评价都强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将激励与反馈功能相结合可促进评价效果的优化。
(三)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还有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之分,二者各有优势和不足,结合使用可达到互促互补的目的,能保障评价的客观公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量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数量化的评价,可得出客观科学的结果;质性评价是充分描述和解释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以阐明意义,促进理解的评价[3]。与量性评价对应的质性评价更关注评价对象的学习质量。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劳动题材课程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学生每次美术考核或作品分数的变化,更要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动机、美术劳动意识品质等方面的内化情况;既关注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情况,如指导学生某项绘画技能时,从观念层面强化他们积极乐观的美术劳动意识,从操作层面教会他们实施美术劳动的方式,也观察其审美意识、审美思维等素养的形成情况,在两种评价方法的平衡中实现二育的有效融合。
(四)注重学习过程的阶段性评价方法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因此教学评价还应从纵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情况。以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劳动题材课程教学评价为例,可以二育融合评价目标为导向,将一学期作为一个评价阶段,分别从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开展评价。学期中布置的美术课程作业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富有连贯性,以评价该阶段学生美术学习中的审美意识、审美思维、审美情感和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状况,期末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一份综合评定量表,从时间维度考量学生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的变化情况,并将之反馈给学生,进而指导他们改进,进一步深化二育融合的教育效果。美术教学中阶段性评价应贯穿始终,以二育融合的视角全面考查学生的技能、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二育融合培养情况。
(五)美术学习档案袋评价方法
美术学习档案袋是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的依据,学生可以此全面地审视自己的成长和不足,教师可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业。美术学习档案袋评价方式不是单纯地评价作业质量,也强调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美术学习行为,对其情感体验、意识活动、习惯态度、操作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如对情感体验的考查应注重审美意识和劳动情感的相融共生,使学生在欣赏美时感受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分析美术学习档案中透露的学生意识,可检视他们审美意识和劳动意识的形成情况,给予相应评语,可以促使他们增强劳动的主体意识和发现、认识美的觉知力。美术学习档案袋评价方法的实效性较强,能使教师从学生成长足迹中洞悉问题,使评价结果富有时间维度的连贯性,把握学生的美术学习发展规律,突出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有利于实现对二育融合效果的评价。
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为视角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法依托于美术教学活动,立足美术课程和劳动课程交叉融合的视角,条分缕析美术教学中的二育相关性,对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的劳动题材课程进行分析,结合其课程特点探讨这些课程的多样化美术教学评价方法,从而促使二育融合的效果更优化,最终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此评价方法体系既是对学科交叉教学实践的探索,也是对当今教育形势变化下教学理论的拓展,更是对地方美术教材分析后而做的教学评价地方化、高效化研究的一次尝试。
【参考文献】
[1]陈理宣,刘炎欣.劳动教育和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家芝.英语课程设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邹涛(1978~),女,四川达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科教育。
王双雯(1995~),女,浙江宁海人,重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美术)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