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夷”词义替换微探

2021-04-12 22:58张晓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本义字形频率

张晓翰

内容摘要:在古代汉语中,“平”、“坦”、“夷”三词在均能表达“平坦”这一语义,然其“平坦”义的来源各有不同,使用频率和表达的侧重点也有区别。三词的“平坦”义均出现于西周时期,在先秦时期广泛使用于不同典籍之中。到秦汉时期三个词的使用频率有了较大变化,“平”因其更强的组合能力和泛用性而占主导地位,“坦”和“夷”因其其他义项使用频率更高,其“平坦”义则保留在道教、文学类典籍中。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三词仍然均能表达“平坦”,但由于“平”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坦”和“夷”,且在这一时期新兴语料佛典和小说中往往用“平”而不是其他词表达“平坦”义。因此,“平”对“坦”和“夷”的词义替换基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成。

关键词:本义 字形 词义替换 平坦 频率

在古代汉语中,形容土地“平坦”义的词有三个,分别是“平”、“坦”、“夷”。三个词的“平坦”义来源有所不同,使用频率在不同时期有相对固定的变化趋势,在某一时期存在连用、同用的情况。随着词义演变和发展,最终表“平坦”义的词由“平”及其复音词形式“平坦”占主導地位。

本文通过研究“平”、“坦”、“夷”三词的字形及本义,结合先秦时期语料辨析其“平坦”义的由来和使用侧重点。并通过语料库对不同时期、不同专著中三词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以探究在“平坦”这一语义场中三词的频率变化及词义替换情况。

一.“平”“坦”“夷”基本情况

“平”的本义即“平坦”、“不倾斜”。《说文解字》“平”下有:“語平舒也。从亏从八”。段玉裁进一步解释为“引伸爲凡安舒之偁”。在许慎看来,“平”的字形义和本义指语气平和、心态稳定,这个义项应该是由“平坦”义引申出现的。

辨“平”的字形,春秋时期写作“ ”,小篆写作

“ ”,字形由中间平分、左右对称。两侧的符号方向与今天颠倒,更近似“八”。“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因此从字形出发,“平”应该解释为“平分”或者“平坦”义,而非“語平舒”。

“平坦”义的“平”出现于西周时期。《周易》有“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陂”即“坡”,段玉裁言“陂与陂音义皆同”,则“平陂”对举,分别指“平地和倾斜不平之地”。此外还有:

①吾三军过大林广泽平易之地。(《六韬·卷四》)

②平地而注水,水流溼均薪施火。(《尸子·卷上》)

③平原之隰,奚有于髙。(《管子·形势》)

上述3个例子中的“平”均为“平坦”义,强调事物表面的平坦光滑,无凹凸。“平”的词义演变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词义十分丰富。围绕核心义素“平坦”,引申出“和平”、“平和”、“平静”等义。

(二)“坦”

“坦”与“平”一样,“平坦”亦是其本义。《说文解字》言“坦,安也。从土旦聲”,也是解释“坦然”义的“坦”。表“平坦”义的“坦”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见于《周易》,随后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均有使用,但出现频率低于“平”。

①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周易》)

②以险德而位于天,虽非坦道,强毅而制下也。(《周易》)

③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淮南子》)

从上述例子中可见,与“平”相比,“坦”侧重于道路整体的宽广、平坦,易于人或车辆行走,使用时更多与“道”连用。而“平”则相对抽象,突出事物“平坦”、“平直”这一基本属性。

表“平坦”义的“坦”引申后,可以用于指人内心平坦,即“坦然”、“坦荡”。这种用法在先秦时期十分常见,一直沿用至今,如《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三)“夷”

“夷”的“平坦”义与“平”和“坦”的情况不同,是词义引申的结果。

“夷”在西周金文中写作“ ”,在《说文解字》小篆中写作“ ”,均是会意字,“从大从弓”,字形像一个人手持弓箭之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夷”为“平”,言“平也”,这里的“平”指“平定”的“平”,如“是以周公相武王伐纣,夷定天下”(《逸周书·明堂》)。

结合“夷”的字形及用法,“夷”的本义为“平定”,即去除不安定、不平稳的因素,后又引申出“铲平”、“诛灭”义,可以指铲平荆棘等路途上的阻碍,如“夷厥险阻”(《逸周书·武称》)。表“铲平”义的“夷”与“诛”词义、用法相近,故常连用作“诛夷”表“诛杀”、“杀戮”义,如“诛夷新垣平”(《史记》)。“夷”的“平坦”义便引申自“铲平”、“诛灭”,是事物被铲平后的结果。这种用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①道之夷而无適,不達也。(《周易》)

②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

③虽历乎险阻之变,常平夷而无难。(《庄子》)

上述例子中的“夷”均为“夷”的“平坦”义使用文例。与“平”和“坦”相比,“夷”更突出道路的无险阻、无危险,如例③,句中往往同时包括“夷”的反面,险阻、危险等。

此外,由于古代东方游牧民族多以弓箭为武器,因此又用“夷”来指以游猎为生的东方部族,常用作“蛮夷”、“四夷”等,是“夷”在先秦时期频率较高的用法。“蛮夷”的“夷”与表示“平坦”的“夷”之间没有词义引申关系,两者之间是同形不同义的两个词。

二.“平”“坦”“夷”的共存和词义替换

(一)上古汉语时期

“平”“坦”“夷”三词在先秦时期均可以表示“平坦”义。下面列举在部分先秦文献中三词的使用情况。

上述表格揭示:第一,三词的“平坦”义在西周时期均已出现;第二,“平”的使用频率最高;第三,“平”“坦”“夷”三者在早期文献中并非是对立关系,可以同时出现在某一文献中,如《周易》《庄子》,说明其用法有一定区别。三者共同使用的情况在《周易》表现尤为明显:

①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易》)

②然而不得其为,不获平坦之地,客乎所处不得其次。(《周易》)

③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周易》)

例②出现了第一例“平”“坦”二词连用的情况。这里的“平”“坦”应当看做是两个词连用,而非固定词组或复音词。此外,“平”“坦”“夷”三词表“平坦”义时意义有略微差别和侧重。“平”相对抽象,重在突出事物“平坦”、“平直”这一基本属性,在先秦时期已出现“平原”、“平地”、“平直”等用法;“坦”侧重于道路整体的宽广、平坦,使用时更多与“道”连用;“夷”则更突出道路的无险阻。

到春秋战国时期,三者的使用频率有所变化,“平”居于三者之首,活跃于各种文献典籍之中;“夷”居于“平”之后,在《老子》、《管子》和《庄子》等书中仍有该用法;“坦”的使用频率较低,在先秦文献中表“平坦”义较少,在《庄子》中多用其引申义“坦然”、“坦荡荡”等。

发展到秦汉时期,“平”“坦”“夷”三词均可表达“平坦”义,在秦汉典籍中均可见:

①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淮南子》)

②素挺皓英,内外坦平。(《全汉文》)

③土地平坦温和。(《前汉纪·荀悦》)

④襄岸夷涂,修路俊险。(《西京赋》)

⑤夷原污薮,禽兽攸伏。(《全汉文》)

上述例子中的“平”“坦”“夷”均表示“平坦”义,可以看到②、③还中出现“坦平”、“平坦”、“平夷”等两两连用的情况。同时,如④、⑤所示,“夷”的用法新增了位于名词之前的用法,作“夷涂”、“夷原”,表示平坦的道路和平坦的平地,这点上与“平”相似。

但在频率上,“平”出现频率更高、使用更广泛、分布典籍更丰富。以汉代典型文献《论衡》、《史记》为例,其中表“平坦”义主要由“平”担任,“坦”仅在《史记》中出现一次,“夷”更是几乎全部用于表示“蛮夷”、“伯夷”等义项,不表“平坦”义。说明“平”的组合能力更高、泛用性更强。

(二)中古汉语时期

魏晋南北朝以后,在表示“平坦”义上,“平”更加多的占主导地位,几乎完成了对“坦”和“夷”的替代。

尤其是表平坦义的“夷”,仅少量存在于唐宋提倡古文运动的文人作品之中,如韩愈《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在新兴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即佛教典籍和小说话本中,几乎没有“夷”表示“平坦”义的用法。可以说,到中古汉语时期“夷”的“平坦”义已经被“平”和“坦”所替代。

以魏晋南北朝部分重要佛教文献和小说文献为例,统计其使用情况:

通过统计发现,“平”成为这一时期新兴语料中表“平坦”义的主要词语,“坦”和“夷”基本上不再用于“平坦”义。“坦”更多用于表示内心坦然;这一时期的“夷”除了常用于表示“伯夷”和“蛮夷”外,新增作为外来音译词构成语素的用法,如“波罗夷”、“优婆夷”等。因此,在“平坦”义这一义项的词语表达中,“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成了对“坦”和“夷”的词汇替换。

三.“夷平”、“平坦”等词语连用情况微探

“平”“坦”“夷”三词在词义发展过程中,多有两两连用的情况,出现“夷平”、“平夷”、“平坦”、“坦平”等用法。有些用法是短暂、临时的,有些用法后来凝固成复音词,一直流传至今。

(一)“平夷”和“夷平”

“平夷”和“夷平”这种用法今天已见不到,但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频率。

“平夷”出现于战国时期文献《韩非子》中,共2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这里的“平夷”与“有难”相对,是平安的意思。到秦汉时期,“平夷”新增修饰土地平坦的用法,《全汉文》中记载“覆亏丘陵,平夷西畔”。然而,“平夷”在后世文献中使用较少。在六朝至隋唐时期,“平夷”共出现21次,其中18次用于指地名,表示平夷县、平夷太守。因此“平夷”基本不用于表示“平坦”义。

“夷平”的情况与“平夷”相似,基本是不用于形容土地平坦。首次出现于《吕氏春秋》:“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夷平也”。这里的“夷”和“夷平”都是“鏟平”义。后来颜师古在注释《汉书》时,释“谋反夷三族”言“夷平也,谓尽诛除之”。这里的“夷平”用于表铲平义,应看作是“夷”“平”二词的连用,属于动补结构短语。

因此“夷平”和“平夷”虽有文例用于表示土地平坦,但未成为主要用法。

(二)“坦平”和“平坦”

相比之下,“平”和“坦”二词连用作的“坦平”、“平坦”形容土地平坦更为广泛和常见,词义与单独使用基本一致。其中“坦平”出现时期早于“平坦”。

“坦平”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管子》中有“坦平也,平土政,则其修通”,其次在东汉时期《全汉文》中有“素挺皓英,内外坦平”。这是“坦平”在上古汉语时期仅有的2条语料,均用于形容土地平坦。“平坦”则首先出现于东汉时期,仅1条,在荀悦《前汉纪》中“土地平坦温和”,形容土地平坦。

到六朝至隋唐时期,“坦平”仅出现1次,“隐隐遥源,坦坦平趾”(《唐文拾遗》);“平坦”共出现14次,出现在六朝时期《全梁文》《通典》和唐代新兴文献佛教典籍《大唐西域记》、《马祖语录》中。此外,注释家如颜师古在给《汉书》作注时,用“平坦”解释词的含义,如“荡荡,平坦之貌”。说明到隋唐时期,“平坦”的用法较“坦平”更为广泛接受。

到五代至两宋时期,“平坦”出现25次,皆表示“平坦”义。“坦平”出现11次,其中8次用于表示“平坦”义,3次用于表示内心坦然、直率义,如南宋《古尊宿语录》记载“古屋纵倾倒,闲心亦坦平”。到元明清时期,则“平坦”出现123次,“坦平”出现12次,“平坦”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坦平”,并凝结成复音词,成为表达“平坦”义的主要用法。

四.总结

通过统计“平”、“坦”、“夷”三词在不同时代的用法和出现频率,得出其“平坦”义同时出现于西周时期。其中“平坦”义是“平”和“坦”的本义,是“夷”的引申夷。三词在先秦时期均可以用作“平坦”义,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平”强调事物表面平坦这一属性,“坦”强调土地和道路平坦,“夷”强调土地和道路平坦的同时,往往与“险”“阻”等词相对出现,所以语义中还突出“无险阻”。

三词还在秦汉时期频率有所变化,“平”开始多于“坦”和“夷”;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平”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余二者,且在佛经、唐小说等新兴语料中占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坦”和“夷”表“平坦”义主要保留与道教典籍及少量文学作品中,且其本身的其他义项用法更为常见,如强调“坦然”的“坦”和表示“铲平”和“夷”,挤压了“平坦”义的使用比例。因此,可以说“平”对“坦”和“夷”的词义替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完成。

相比“夷平”和“平夷”的连用,“平坦”和“坦平”的连用更多用于表示土地平坦。虽然“坦平”早于“平坦”出现,但在历朝历代的使用频率上都低于“平坦”。因此,“平坦”作为“平”的复音词形式成为表示“平坦”义的主要词。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李学勤主编.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4]王凤阳.古辞辨[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5]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本义字形频率
振动与频率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极限频率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