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1-04-12 23:21董雪萍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预习习惯中高年级小学数学

董雪萍

【摘 要】预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大概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看,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部分教师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对此,本文主要以中高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预习习惯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而且还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尤为重要。在预习中,学生可以了解新知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数学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讲,学习效率会更高。反之,如果学生没有预习,那么他们听课时会没有侧重点,遇到不懂的问题更易一头雾水,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1]。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以提升听课效率。

1   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

虽然有些学生能自主预习,但他们对预习的认识不深刻,不了解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首先,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以及好处,学生只有摆正心态,才会更积极主动地进行预习,而不是敷衍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通过预习主动发现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更专注听讲。其次,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小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效预习[2]。小学是系统化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并没有掌握太多的预习方法和技巧,这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学生的预习难度,甚至使学生对预习产生厌倦心理。而在小技巧和正确方法的帮助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自然地把这个习惯带入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此外,学生预习意识的提升对班级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也非常有帮助。

2   明确预习习惯培养的侧重点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言,预习习惯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预习效果。对中年级学生,教师要重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与低年级相比,中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有所增加,已掌握了简单的数学知识,这部分学生即便面对新知识也会有一种熟悉感,不需要教师再刻意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所以,在中年级学生预习时,教师可以提高预习要求。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认识更大的数”的预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数学内容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思考如果在所学数位的基础上再加一位,甚至是两位、三位,这样的数又该怎样表示呢?这样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更加强烈,预习效果也就更好。

当学生步入高年级后,培养其预习习惯的策略应作适当调整。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如笔记标记法,让学生在预习中将所有不同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的预习教学中,有的学生对“圆柱体积猜想”的部分内容存在疑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表示,那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否可以和长方体、正方体一样,也用“底面积×高”表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采用笔记标记法,在课堂上寻找答案。此外,在预习中教师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尝试采用和教材不同的方法[4]。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的“试一试”这部分内容中,教材给出了两张图片,让学生尝试将图2还原为图1。在预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还原。这样的预习有很强的自主性,能让学生在预习中自主探索,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为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在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方案和策略。

3   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恰当的预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非常有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很多学生不进行课前预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在预习中感觉毫无头绪。对此,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预习方法,只有学生在预习中游刃有余,并且体会到预习的乐趣,才能进一步激发预习的兴趣,从而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3.1  计算类数学知识可以采用尝试练习法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队列表演(一)”这部分内容为例,这节内容主要讲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在预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画点子图,然后通过点子图算出“14×12”的答案。由于之前已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练习中都会将其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通过自己练习的方式,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2  几何类数学知识采用实验操作法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为例,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梯形,动手剪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图案,然后按照教材给出的步骤,将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就是两个梯形的面积的和。基于此,学生就可以结合刚才拼剪的过程,得到新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梯形的高),提出梯形的面积为 S=(上底+下底)×高÷2。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预习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为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4   强化预习反馈

加强预习反馈对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也非常有帮助。一些教师并不重视预习反馈,即便是学生进行了预习,他们也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不仅容易打消学生的预习积极性,还容易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对此,教师需要强化预习反馈环节。

正式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一些简单问题或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一个检测,对于认真预习的学生要表扬,对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要批评。通过预习反馈可以督促学生主动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同时,利用预习反馈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预习方法不正确、预习收获较少等问题给出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预习能力。此外,开展预习反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用花费过多时间来讲述知识,相反,对学生在预习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内容,教师需要重点讲解。预习反馈是预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检验预习成果,而且容易让学生把预习看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5]。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非常重要。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提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大概认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更加专注地听讲。同时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杨羽.小学高年段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1).

[2]文秀花.探究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习惯[J].好家长,2019(51).

[3]李彩燕.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有效预习策略和方法的研究[J].未来英才,2018(4).

[4]王扬.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现状的思考及培養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

[5]王新林.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上),2019(8).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中高年级小学数学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
浅论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