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婷
内容摘要:明末王彦泓擅长写艳体诗,其诗多典丽精工,辞藻华丽,充满了香艳的色彩但感情真挚,以深情绵邈的诗句抒发仕途坎坷的苦闷。而王次回之所以会写出如此香艳之诗,不仅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及复古诗学等文化背景相关也与其自身的遭遇相关。他的诗虽然在当时未受到重视,却在后世有过两次影响较大的再度传播,对清代的的王士禛、纳兰性德以及民国时期的徐枕亚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国外的传播,则以日本作家永井荷风为典型代表。
关键词:王次回 艳体诗 传播 影响
王彦泓是明末诗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其艳情诗的出现是有其时代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的,而他的艳体诗不仅仅在明末清初、清末民初两次流行给当时的文坛大家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后来还流行于海外,甚至连日本著名的诗人永井荷风都认为他能与波德莱尔相媲美。本篇文章尝试从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诗人自身情况三个方面对王次艳情诗产生的原因做更为具体的介绍,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介绍其艳情诗在后世的传播。
一.王次回艳情诗具体产生原因
(一)根本原因:动荡不安的“末世”
明末社会政治动荡,人们普遍出现了一种大厦将倾的“末世”情怀,为了迎合这种及时行乐的世俗化社会思潮,王次回的诗歌大都表现出顽艳的诗风。第一,明末江南经济繁华,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是空前之高,奢侈的消费观念助长了世风的奢淫之气。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交通的发展使商品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也不断壮大,这个阶层的人民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他们开始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和欲望的表达,并将其合理化。第二,异端思想盛行。物欲横流、奢靡成风的社会背景使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受到影响,传统礼教世俗的约束逐渐崩塌,李贽继承并发展了王阳明心学提出童心说,张扬个性,宣扬人格尊严的平等,这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已经完全背道相驰了。袁宏道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更是影响了晚明直到清代的文学创作;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次回以男女恋情为着眼点,描绘出缠绵婉约的种种情思,用词绮丽香艳但不媚俗,而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真情,用其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灌注他的诗作。
(二)受到复古诗学的影响
一方面,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明代复古流派因为在诗学主张中重言情,注重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却对王次回的艳情诗产生重要影响。复古派针对明初卑冗的台阁体文风提出诗文应该讲究格调法度,抒发诗人真情实感,反映现实社会,从而将“格调”与“真情”融合在一起。李梦阳认为:情者,动乎遇者也。故遇者物也,动者情也。情动则会,心会则契,神契則音,所谓随遇而发者也。①“有情则咏。窍而情,人与物同也”只有充满了感情才能吟出优美的诗句,人没有了感情便与普通物件无异了。前七子中徐祯卿也曾说过“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②情感能激动事物,因此诗歌才足能够感人。后七子中的谢榛认为“诗乃摹写情景之具 ,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由此可知,明末复古流派注重情感的言情观给王次回张扬情感的艳体诗提供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复古派主张学习古人作诗的法度格调,重视模拟唐诗。而王次回深受其影响,继承并发展了唐代李商隐、韩偓等人的诗歌。李商隐的诗大多描写男女缥缈深婉的真挚爱情,语调优美辞藻华丽,让读者感受其诗作的朦胧深情,呈现出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王次回正是继承了这一方面,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次回诗用词雍容绮丽虽,与李商隐的诗有共通之处,但并不朦胧幽约,而是直截了当的抒发情感。
(三)作者自身经历的影响---以声色之娱缓解仕途无门的痛苦
王彦泓一生经历坎坷,他的家族本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祖上三代都是士子,可谓是书香门第之家。正是由于这样的家庭传统让他必须走上科举之路,但他本人却非常厌恶八股文,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他终身都未能考取功名,却一辈子困于场屋之中。《岁暮述怀》中“读书二十年,做客二十载。”这是诗人47岁时写的,可以看出,诗人之所以觉得做客二十年是因为他从未有过归属感,包括自己从事的工作也并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总之,王彦泓作为下层文人的代表,一方面心怀天下,同情百姓疾苦,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是这个悲剧时代的产物,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而他又无法像那些达官贵人一样完全纵情享乐,所以他便只能在追求声色中释放自己内心的苦闷。坎坷的仕途之路让王次回内心苦闷不堪,而他的才华在当时也是不被认可的,所以只能通过大量创作艳体诗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表现出那个时代士人的心灰意冷。
二.在后世的影响与传播
(一)明末清初时期---王士禛、纳兰性德
王士禛作为清初文坛上的大家,他的诗中艳情题材占有很大的比重。后世的袁枚就说过“次回才藻艳绝,阮亭集中,时时窃之”③。王士禛不仅自己作诗多用王次回的诗句,并将他很多的诗词句子都收录在自己和邹祗谟一起编的《倚声初集》中。他曾对王彦泓评价道:“次回艳情诗数百篇,刻画声影,有义山、致光所未到者。”④他认为王诗不仅仅能刻画出声音,还取得了李商隐及韩偓都未到达的成就。除他之外,纳兰性德更是深受王次回影响。一方面,纳兰容若的《饮水集》中有的词中直接化用了王次回的诗句,例如《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中“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⑤一句化自词回《寒词》某一首“況復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闌干”⑥一句;另一方面,除了直接摘录化用次回诗句之外,纳兰词在很多方面也已经超越了次回艳体诗的艳腻风味,有的词甚至是故用次回诗句而反用其意。以他的《山花子》与王次回的《无绪》诗作比较,纳兰词中虽化用次回诗中“石榴双叶”但却改变了事件发生的状态。以一句“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描绘出女子手持石榴双叶却不知要将其赠与谁人的少女心事。纳兰词中最后一句“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以不确定的主语给这首词相较次回之诗多了增添了无尽的意蕴和清丽真挚之情。总之,王次回的诗抒发真情的直白显露,穷形尽态是纳兰性德学习效仿之处。但他能却能做到模仿而不落于俗套,在借鉴前者的基础上用自己真挚的情思和纯熟的语言技巧使作品的意蕴得到升华。
(二)晚清民国时期 ---《玉梨魂》与《春明外史》
清末民国时期,同样处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次回的诗得到了再次风靡。1921年,在朱瘦月的《不羡鸳鸯室诗话》有记载:“扫叶、文明因是书销行逾百万册,为牟利计,更延通人笺注,另行出版。”《疑雨集》被刊印的如此频繁足以见其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而且当时著名的学者,像王国维、吴梅等人都是其忠实读者,这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读者群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王彦泓《疑雨集》在社会上更加广泛的流传。徐枕亚在《玉梨魂》第七章“独醉”中就提到了《疑雨集》,他借用梦霞之语,夸赞次回之诗“情词旖旎,刻露深永”。张恨水在他的《春明外史》中更是多次提到次回的《疑雨集》,在第二十回中便前后三次提到杨杏园翻开《疑雨集》,这样在作品中反复提及次回之诗足以看出他们对他的推崇,同时这些大家的宣扬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王彦泓,促进了《疑雨集》在民国时期的流传。
(三)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以永井荷风为例
与国内的不受重视不同,王次回的诗在日本江户时代起就在东瀛的汉诗界备受推崇。作为日本新浪漫派代表作家的永井荷风师从著名的汉诗人大沼枕山,而大沼枕山正是推崇王次回的读者。永井荷风在其随笔《断肠亭杂稿·初砚》中抄录了王次回《岁暮客怀》、《强欢》两首诗。前者中的“无父无妻百病生”、“料是无人望倚门”将病痛产生又孤身一人的孤独哀伤之痛写的深婉感人。在这篇随笔之中,永井荷风提出将《疑雨集》与《恶之花》相比,认为波德莱尔《恶之花》不过就是《疑雨集》的直接翻版、移植而已。总之,王次回的艳情诗诗不仅仅在创作上给永井荷风提供了诗作的创作灵感,同时王诗中至真至切的孤独委屈之意也令他感同身受,同时也滋养了他唯美主义文学的创作。
综上所述,王彦泓的艳情诗可以称得上是特定时代环境下的产物。次回的艷情诗在当时因不符合正统思想而不被接纳,甚至在后来被批评为格调卑冗,辞藻艳丽感情也过于轻浮放荡,但也并不能否认《疑雨集》的艺术价值。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评价“感心嫮目,回肠荡气”,袁枚也在《随园诗话》中说:“王次回诗,往往入人心脾。”正是因为次回诗中荡气回肠的真挚情感以及他大胆抒发的勇气,才让王士禛、纳兰容若以至于后来的徐枕亚、张恨水等人钦佩并借鉴学习。所以现在的人们应该用更加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王彦泓,从更多的角度分析他的艳体诗出现的原因以及对于后世的具体影响。
参考文献
[1]耿传友.论晚晴民国王次回诗歌的流行.文学遗产[J].2018:138-151
[2]耿传友.王次回:一个被文学史遗忘的重要诗人.中国韵文学刊[J].2006(3):39-44[J].2011:67-73
[3]严明、熊啸.古代自传体艳诗的独特价值———韩偓、王彦泓、朱彝尊的艳诗新解.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8(5):1-9
[4]邱江宁.论王次回“艳体诗”的产生及影响.学海[J].2011(1):192-197
[5]张宏生.情感体验与字面经营———纳兰词与王次回诗.社会科学[J].2012(2):168-178
[6]熊啸、沈妤.论唐以后“香奁体”诗作的发展流变.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2(3):85-90
[7]骆新泉.王彦泓艳情诗情感梳理(一).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J].2015(1):32-36
[8]周朝晖.永井荷风与晚明诗人王次回.读书[J].2011(6):68-72
注 释
①梅月先生诗序[A].空同集(卷五十一)[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201
②徐祯卿《谈艺录》第5条,四库全书影印文渊阁本
③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④邹祗谟.王世禛.倚声初集[M].顺治十七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729册
⑤纳兰性德.纳兰词笺注(修订本)[M].张草纫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⑥王次回.疑雨集[M].清康熙刻本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