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丽 徐丹
内容摘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代表作,在“9.11”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刻画了一位饱经创伤的修士——科里根,从小就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生活,父爱的缺失,让他变得叛逆,家庭创伤产生的危机让他转而追求精神寄托,他开始信仰宗教,变成了一名修士,在爱上艾德丽塔后,他的精神寄托也出现危机,同时,他又患了一种特发性的病——紫癜,生理又出现了危机。在这三重危机下,科里根变得绝望,一度濒临崩溃。最终,一场意外的车祸,结束了他近乎赎罪而又悲惨的一生。本文立足创伤理论,分别从科里根家庭创伤下的感情危机,精神创伤下的感情危机,生理创伤下的感情危机三个部分研究他短暂的一生。
关键词:科伦·麦凯恩 危机 创伤理论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当代著名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第七部作品,也是他目前其最负盛名的一部长篇小说。他以细腻抒情的笔触,用菲利普·柏蒂在世贸双塔走钢丝为主线 串联起了生活在紐约的十多位普通民众的人生故事,书写了爱与伤痛、信仰与情欲、创伤与疗愈、孤独与交流等主题,再现了美国的大都市的生活状态和一个逝去的时代。
本文拟就麦凯恩在《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饱含温情并着以浓墨重彩对科里根加以解读,力求揭示麦凯恩透过科里根的人生经历着力刻画了上世纪70年代纽约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以小说的形式见证、讲述着战争创伤、种族创伤、性属创伤、恐怖主义创伤与家庭暴力创伤。[1]并通过对科里根一生中所受的种种创伤来进行分析,精神创伤,家庭创伤和生理创伤,通过对这些创伤进行深入剖析来分析科里根在经受这些创伤时所经历的感情危机。在家庭创伤中跟父亲的感情危机,在精神创伤中跟艾德丽塔的感情危机,在生理创伤中与他自己本人的对抗,通过对这些的分析来讲述科里根短暂而又悲惨的人生。
一.科里根家庭创伤下的感情危机
科里根从小生活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他一岁时,父亲离开了家。除了每个星期收到的一张支票,从来没有只言片语的来信。[2]科里根是被母亲带大的,他耍性子的时候,鼻子流血的时候,坐木马跌倒摔破头的时候都只有母亲在身边。除了照顾科里根和哥哥,妈妈还得对付邻居的闲话,有时候还要打发一些对她格外关注的鳏夫。所有这些都被科里根看在眼里,家庭成员与父爱的缺失,导致科里根产生了家庭创伤。
他喝酒,他抽烟,他从来不提父亲。在科里根17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前来奔丧,科里根极度憎恨父亲的不负责任,甚至不愿与他握手。这时,科里根与父亲的感情危机已经显现出来,在父亲前来奔丧期间,他不愿意让父亲睡楼上母亲的房间,只是把客厅沙发收拾出来给他当床。他与父亲的感情危机在母亲葬礼那天达到了高潮,他在葬礼现场找了十几个乞丐穿着父亲的旧西装,还找了两个妇女穿着母亲的衣服,而他自己则衣衫不整,酩酊大醉。他这种行为,狠狠的侮辱了父亲,却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几年后,科里根成为一名修士,被修会派到纽约。父亲去世,他的哥哥多次联系他,最终他也没有参加父亲的葬礼。他的哥哥在试图跟他聊父亲时,他甚至爆了粗口。他与父亲的感情危机从妓女蒂莉的角度也可以窥见一二,“有一次,我给科里写了一封信,留在他的卫生间里。我说,我真的喜欢你,约翰·安德鲁,这是我唯一一次用他的真名。他告诉我说这是他的秘密。他说,他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他是根据他的爱尔兰混账父亲命名的。”[3]作为一名修士,他总是为他人的痛苦操心,却不想对付自己的痛苦。他与父亲的感情危机也因父亲的去世落下帷幕。
二.科里根精神创伤下的感情危机
从小缺失父爱的家庭让科里根开始出现精神创伤。他很早就开始酗酒,抽烟。他经常去法国人小巷或者斯宾塞路,和醉汉们一起坐着,他会带一瓶酒过来,递出去让大家喝。酒瓶回到自己手里,他就动作夸张地猛灌一口,用手背擦擦嘴巴,仿佛自己是个久经考验的老酒鬼。大家都能看出他不是真正的酒鬼,他不去找酒瓶过来喝,而是传到自己手里才喝。抽烟,为别人买酒,他认为是为上帝做善事。在母亲去世后,他把属于他的那一份遗产送了出去,自己却靠别人的接济生活。他用这种自己认为的近乎自虐的方式来帮助别人。这也为他成为修士埋下了伏笔。
科里根19岁时,便开始在耶稣会的伊默学院学习,他和一群年轻的僧侣过着贞洁,贫穷,服从的生活。之后,修会派他到纽约布教。科里根的哥哥与科里根在一起时,怀疑科里根注射了海洛因:“这一点我想也不奇怪,他总是向最落魄最潦倒的人看齐,他们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这是他信仰中很变态的一信条”。[4]这一点非常充分的体现了科里根所受到的精神创伤,以至于他经常非常自虐的对待自己。如果他不能治愈痛苦,他就染上这种痛苦。
科里根是一位修士,修士需要禁欲,苦修,不能结婚,可是他却爱上了护士艾德丽塔,在宗教信仰与爱情面前,科里根又出现了感情危机,他想要抵抗这种欲望,最终,他跟艾德丽塔接吻了,他在这种危机中妥协了,他开始去艾德丽塔家里,开始过夜,但是不上床。她并不介意没有性爱,她知道科里根在修会,她完全理解科里根。科里根说她是我所认识的最可爱的人。足以证明科里根对她的喜爱。但是,感情危机仍然存在,他有时又觉得似乎在上帝眼前失宠了,现在只剩下过去的放肆与诱惑。他不知道该如何对付。每次从艾德丽塔家回来,他都是一样,在屋子里转,揪着衬衫的扣子,自言自语,试图读圣经,试图找点什么给自己开脱,或许是找个词语,结果却更受折磨,这样的苦痛让他一再濒临崩溃。
精神创伤让他转而信任宗教,可是在遇到相爱的人的时候,他的宗教信仰也出现了危机,他与艾德丽塔的感情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危机,两个人在在一起的时候有意不去提这件事,即使提到这件事,两个人中也是艾德丽塔在不断的妥协,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不平等的感情关系让两个人之间埋藏了巨大的感情危机。
三.科里根生理创伤下的感情危机
因为科里根把卫生间让给那些妓女用,與妓女们走的比较近,妓女们的“干爹”觉得他占用了她们的时间,经常对科里根进行殴打,甚至用钢管殴打他,他的眼睛和头上都缝过针,科里根身上经常伤痕不断。表明科里根经常受到生理创伤。科里根的哥哥因为科里根身上的斑点怀疑他吸毒,甚至臆想艾德丽塔是给科里根提供海洛因的人。事实上,科里根主动告诉了哥哥他可能患有紫癜,而且发现他病情的人正是艾德丽塔。
艾德丽塔要求他去及时治疗病情,他却在向她撒谎,包括他的治疗情况。即使他身上已经出现了各种病症,血液不流畅,身上的各种斑点,头上开始出现斑秃。他还是在向艾德丽塔说谎。也许是因为他天生性格如此,也许是信仰上帝的修士的业障—在现世经历苦难就能在死后上天堂,所以从小到大,即使他生活在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单亲家庭,他还是经常跟一些社会底层人员在一起,哥哥与母亲认为他是自甘堕落,母亲在他青少年时期屡屡劝他,想让他回归正途,他在改变一段时间以后还是我行我素。他一直让自己过着贫穷,痛苦,顺从的生活。即使是他本人患了这么严重的特发性病情,他还是选择顺从的受着,并不选择去治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在与自己对抗,他在与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他与他自己本人产生了感情危机。[5]
因为疾病的折磨,科里根的身体开始出现了变化,他开始经常发烧,头晕,还会流鼻血,腿上经常斑斑点点。这说明他的身体机能已经很不乐观了。在科里根从法庭接回因为抢窃罪和卖淫而被逮捕的爵士林时,在高速公路上,或许是他头晕,疲倦,精神不佳,或许是他吃了药视线不佳,他被追尾了,爵士林直接被甩出了窗外,当场毙命,终于结束了她短暂而罪恶的一生。科里根也被方向盘压碎了胸骨,当时还有生命迹象,但是在经过紧急抢救之后,还是没能挽救自己的生命。一场车祸,导致两个人最终都丧命了。这正是因为生理创伤而引发的悲剧,如果他在被怀疑紫癜的时候,听从艾德丽塔的积极进行治疗,他就不会因为紫癜所导致的头晕,疲倦,精神不佳,或许是他吃了药视线不佳,而出车祸。但是一切为时已晚。
细细揣摩,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修士某种程度上折磨自己,让自己受苦的变态的生活,使他不会去积极治疗自己,不去治疗自己的结果就是他的身体不断的恶化,不断的恶化让他的身体机能变得越来越差,即使没有这一次车祸,也许他会在某一天早晨永远睡过去。也许他会在工作的时候永远停住呼吸,这都是非常之可能的事。宗教信仰与生理创伤的剧烈对抗也让他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最终导致了这样的惨祸。
四.结语
从科学话语到文学批评领域,西方学界对创伤研究经历了范围逐渐“缩小”、细化的过程,《转吧,这伟大的世界》通过塑造十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成功地描绘了“9.11”事件带给人民的各种创伤。特别是作者用非常浓重的笔力描写了单亲家庭的科里根,他同样遭受了种种创伤。因为创伤,他的人生变得坎坷崎岖,出现了种种感情危机,与父亲的、与自己的信仰、甚至与自己本人。在这个灾难性的时代,创伤本身也许能成为文化沟通的桥梁。[3]于公众而言,与其隐藏伤口不如让伤口大开。科里根这个人物警示了人们在经历创伤后应该防范化解生活中的风险,而不是一味的得过且过。通过对科里根创伤下感情危机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也能有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璐.创伤理论视角下的《雪落香杉树》[J].海外英语,2019(17):179-180.
[2]陈晓庆.创伤·种族·爱——《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的黑人女性形象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2):43-46.
[3]高银.儿子的战争母亲的战斗:《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克莱尔的越战创伤[J].海外英语,2013(01):166-168.
[4]科伦·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M].方柏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0.
[5]陈浩然.从《唐璜》看约翰·克莱尔对拜伦的改写[J].外国语文研究,2017(01):32-40.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