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 要]通过应急管理来应对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面对的重大课题。基于目前生态系统安全现状背景,分析突发生态安全稳定风险评估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提出了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推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关键词]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3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1)01-0061-04
Abstract:Emergency management to deal with emergencies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faced by governments and theorists.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system secur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effect of the risk assessment of emergent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and furthe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emergent ecological crisi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people for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Sudden ecological crisis;Emergency management;Risk assessment;Mechanism construction
目前生态系统安全现状
2020年初沙漠蝗席卷北非和南亚、东南亚,存在入侵我国的可能。我国每年病虫害给农业、林业带来重大破坏。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粮食安全和健康危害等问题令人担忧。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全球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如何通过应急管理来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面对的重大课题。
秦岭素有“国家中央公园”之称,是重要生态屏障,但生态系统安全处于临界点生态风险较大[1]。按照《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关秦岭的规划计划、土地利用、确权登记、执法监管等工作,形成秦岭地区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对于生产矿山,全部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方案,落实了治理恢复基金提取办法,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边开采边治理,有效减少了矿山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历史遗留矿山,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对辖区内历史遗留矿山关闭矿山的矿区均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恢复。秦岭地区各类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勘查开采活动已全面停止,涉及到的170宗矿业权已全部退出[2]。面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必须全面推进秦岭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真正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突发生态安全稳定风险评估的社会效应
社会正效应突出
突发生态安全稳定风险评估是一项风险预警机制,应大力推进这项工作[3]。统计发现,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有必要的人数占比达到 97.2%,如图 1所示。
突发生态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对防范社会风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调查发现,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作用持正面评价的人数占比达到87.41%,如图 2所示。
(二)影响的主要因素
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导致突发生态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效能[4],调查发现,影响风险评估工作作用发挥的“责任倒查机制尚未健全”占比达到60.14%,如图3所示。
三、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促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要完善突发生态安全稳定风险排查预警机制,要运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手段,建立突发生态安全稳定风险排查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系统,形成集信息共享的应急处置于一体的工作体系,建立“目标设定、等级评定、预警管控、动态监控”风险排查预警机制,及时应对各类突发生态危机风险[5]。生态构建是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的大数据环境下操作系统的核心,未来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软件不仅要保持国内自研操作系统领先者的地位,更要成为自研操作系統的领导者,因此要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断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的生态构建。
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在服务方面,要破除以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手段的产品为中心,树立利用平台型思维构建生态的理念。在技术方面,始终坚持推进并支持生态系统的工作,以完善版本的迭代升级,研发领先的技术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在人才方面,需要引进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逐步形成创新性的人才储备库,这是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在研发方面,还需要积极扩大研发团队,加大教育行业推广力度,从根源上解决人才储备问题。在市场方面,目前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面临的市场很广阔,有党政市场、行业市场、个人市场等。大众对于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普遍提高。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创新性的重要作用。大数据技术的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格局,我们更要抓住主导权,将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发展软件产业作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提高社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和构筑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支点。近年来在用户单位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自主信息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自研操作系统通过不断的迭代优化,稳定性和易用性大幅提升,配套的应用生态日渐成熟[6]。
(二)加强生态安全能力建设,增强国家生态安全韧性
建立责任导向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体现制度的完备性。在行政决策中,突发生态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主要是决策过程中运用了民主机制,发挥了整合社会价值的功能。其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综合治理”的地方,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和管控社会危险源,降低“维稳”成本,提升工作效能[7]。政府部门要不断提高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视。落实责任倒追机制。按照“属事与属责”双原则,对导致群体性事件的责任主体(建设单位和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严格的追责制度。
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已经步入加速创新、群体突破的爆发期,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的大数据生态环境是大势所趋,要坚定信念,提高供给侧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第一,要将自研操作系统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成果应用转化,加大产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推广力度,培育更多的需求。第二,加大各类应用软件与自研操作系统的适配力度,持续丰富运行在自研操作系统上的软硬件产品种类,满足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多样化个性化的应用需求。第三,要营造发展新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构建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开创企业合作共赢的新局面[8]。
一是要凝聚力量,协同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合攻关适配,提升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的支撑保障能力。要聚集产业侧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加快适配步伐,加快构建先进、稳定的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加速行业应用推进。推动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迈入新发展阶段。
二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目标,按照标准先行,示范引领,高效联动,协同创新的思路,先行打造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领域适配公共支撑典范。科学合理布局,形成全国统筹,区域联动的适配服务能力。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助力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应用牵引落在实处,加大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的实践应用适配力度。以应用需求倒逼技术创新,引导优势技术和资源整合,形成上下联通联动、前后应用适配的突发生态危机應急管理方案。在加快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构建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国家生态安全韧性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陈怡平,等.大秦岭生态环境:过去、现在与未来[N].中国科学报,2019-03-07(8).
[2]褚晓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J].学习月刊,2010(12):12-15.
[3]薛澜.从更基础的层面推动应急管理——将应急管理融入和谐的公共治理框架[J].中国应急管理,2007(1):81-85.
[4]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拓宽视野 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发展——“2010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综述[J].行政管理改革,2010(8): 100-102.
[5]高小平.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21-22.
[6]闪淳昌,等.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5):5-15.
[7]吴志丹.基于区域协作的突发生态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探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4):12-15.
[8]薛澜,等.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9.
[责任编辑 李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