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
为加快推进幼儿园教育工作进程,在组织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师要结合幼儿个性,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创设多元化的活动教育场景,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规划活动区域、添加游戏活动情节,营造趣味性、娱乐性的区域活动氛围,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解放幼儿的天性。教师要遵循福禄贝尔学前教育理论,尽可能通过游戏教学等形式,增强幼儿的感官体验,提高幼儿参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更好把握幼儿的天性规律,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天生好动,思维天马行空,想象力较为丰富。教师在区域活动设计上,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组织活动,并在幼儿参与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加强观察和指导,反思教学,及时就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幼儿通过区域活动能够锻炼身体、解放天性。教师在活动区域划分上应综合考量,包括活动区域范围、活动内容以及所能提供的活动材料等,确保基于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活动,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乐趣。为保证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切实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作为区域活动的组织者和开发者,需要正确引导和指导幼儿,及时答疑解惑,保证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在具体活动中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向,加强对幼儿的关怀,培养幼儿的个性,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掌握活动技巧,强化自身的体验感。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对幼儿园空间的利用率,设计活动角,提供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游戏材料,在材料投放上保证层次性和针对性,激发幼儿的兴趣,拉近幼儿与活动材料之间的关系。在环境布置上,根据活动主题进行设计和更改,最大程度上体现区域活动的艺术性。教师作为区域活动的主要指导者和引导者,需要严格把控活动时间、活动内容,避免过多干预和放任不管。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提供了种类丰富的活动材料,观察中发现,幼儿首选了益智类的拼图玩具,在拼装过程中,兴趣浓厚、乐不思蜀。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常态化的观察和指导,观察中发现,幼儿起初的热情高涨,十分钟左右,部分幼儿失去耐心,频繁转换活动的材料。其中几个幼儿性格较为内向,在整个拼图活动中有条不紊,专注程度较高。教师通过仔细记录观察结果,便于掌握幼儿个性,并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制订进一步的教育目标和区域活动计划。针对情绪不稳定的幼儿,教师通过侧面引导,鼓励专注度较高的幼儿,一方面鼓励表现优秀的幼儿,另一方面调动其他幼儿的积极性。教师投入更多的关怀和耐心,增强了幼儿“成功”的体验。教师要给予幼儿客观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帮助幼儿能够坚持独立自主完成益智拼图。
整个环节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指导。在教师有序化的组织下,加强对幼儿活动的指导,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深入挖掘幼儿的多元智能,满足幼儿个性的活动需求,让幼儿的天性得到解放,更好地强化了幼儿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观察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夯实基础,培养幼儿自主、合作、实践素养,并从幼儿区域活动中,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总结大量幼儿基本活动教育经验,助推幼儿园教育的改革。
教师通过开展区域活动,清晰地观察到了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实际活动中经常会模范同伴的行为,并在模仿的基础上添加创意。基于此,教师结合这一现象,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通过正确引导,采取幼儿以强带弱的方式,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展现自身的长处和优点。教师落实一个合作任务后,进一步进行分工,确保幼儿之间的协作性,促使活动有序化开展,保证活动空间中良好的纪律。基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矛盾,教师需要及时进行引导,加强心理疏导,鼓励幼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
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个性因材施教。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观察和指导过程中,发现内向的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基于此,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设计了“理发店”主题活动,鼓励和引导幼儿以合作方式开展活动,幼儿纷纷参与到活动材料摆设中,此时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向幼儿询问:“可以洗头吗?”孩子们积极回应教师,纷纷忙活起来,立即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定位了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教师观察到幼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并在同伴的合作下,拉近了师幼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区域活动的互动性。教师通过自身角色的引入,充分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将幼儿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行为,有效地推动了活动更好发展。
在本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详细记录了幼儿的表现,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意识,并在幼儿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提供帮助。在教师的介入下,活动氛围更加活跃,幼儿从中体会到了快乐,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教师根据观察和记录结果,进一步改进了教学活动,加强设计并继续提供符合本次活动的材料,包括洗发水、卷发筒,分别用饮料瓶和木棒代替,丰富了区域活动内容,帮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累自身的经验,掌握生活常识和技巧。另外,教师对美工区进行规划,通过观察,教师发现活动开始时部分幼儿兴趣度很高,在同伴的参与下,共同完成了各种小动物形象的塑造,有的幼儿制作出“小兔子”、有的幼儿制作出“小鸭子”等,并在其中一个幼儿制作完成后,其余幼儿興奋地喊叫,活动整体的活跃度较高。幼儿思维本身较为活跃,可通过大脑的形象自发地动手进行操作。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强,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更好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教师观察发现幼儿制作的小鸭子站不起来,并积极参与指导,加强对幼儿思维的引导,给予适当地提示,幼儿给小鸭子用小棒进行了加固和支撑,小鸭子立刻站立了起来,幼儿很快找到了美工的乐趣,并积极参与美工操作。教师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结果分析,加强美工区域活动的改进,并提供给幼儿牙签、卡纸等活动材料,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欲望,点燃幼儿的活动热情。基于此,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指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在区域活动中增加创意,更好完成学前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树立全新教育的思维、理念,逐步提高对观察的重视程度,将教学计划落实后,注重计划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落实情况,确保通过活动区域设置、活动计划落实推进活动目标的完成,进一步发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育人作用。教师自身的观察行为是基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意识培养起来的,在具体的区域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加强对活动时间的把控,避免突然中止幼儿的活动;同时,教师要深入解读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旨在降低观察难度,更好保证教师观察的效果。基于此,教师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规划设计了生态式区域活动,保证区域内各项活动之间的关联性,确保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更好适应环境。教师加强了对幼儿行为表现和状态的判断,深入挖掘幼儿背后的故事,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书籍经常出现破损情况,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由于幼儿之间出现争抢行为,导致书籍出现损坏,并通过具体观察其中几个幼儿发现,幼儿所处的原生家庭状况不佳,教育成效较低,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学习。基于此,教师以家长为突破口,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将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将孩子在家庭中的各种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确保在家园共育模式下,提高幼儿学前教育质量。
同时,教师在观察中注重加强不同区域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在一次下棋活动中,其中一名幼儿主动提出要动手制作一些棋子,教师鼓励幼儿的想法,顺着幼儿的思路为幼儿提供了活动材料,鼓励幼儿创新创造,帮助幼儿积极进行活动拓展和内容上的延伸,保护和尊重幼儿的想法,满足幼儿对新生事物的探究欲望,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幼儿在生态式区域活动中受益匪浅。同时,教师加强对幼儿互动过程中的观察,在活动角中幼儿正在利用积木搭建小房子,教师发现当积木屡次坍塌后,幼儿逐渐失去耐心,甚至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此时,其他的幼儿会过来帮忙,主动参与到积木搭建中,并在努力合作下,保证了房子的稳定性,幼儿的心情十分愉快;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选择不介入,而是为幼儿创造机会,增加了幼儿互动合作体验,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大大提高了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在观察中应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选择干预或者不干预。例如:超市游戏活动中,教师可积极参与其中,和幼儿共同收集超市相关的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商品分类、物品摆放、收银等,引导幼儿顺利开展游戏活动,明确幼儿在具体的场景中自身角色的转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幼儿的社会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区域活动的设计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关键。为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和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師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观察和指导作用,在区域活动中,及时为幼儿提供帮助,创设活动场景、落实活动计划和任务,尊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活动体验的同时,培养幼儿全面性思维能力,并通过多元化活动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更好适应幼儿园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