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介语境下防震减灾节目的宣传策略研究*

2021-04-12 18:30权腾龙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1期
关键词:防震防灾减灾

权腾龙 陈 庆

(山东省地震局,济南 250014)

1 数字媒介语境下的防震减灾宣传

加拿大传播学家,媒介生态学理论的先驱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技术可以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他开拓了从媒介技术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1]。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媒介内容与人的心理结构、接受体验和感知模式密切相关。以媒介视角切入来研究自然灾害,往往会形成新的感知模式与体验。而数字技术作为媒介发展的推动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与欧亚地震带板块交接的地壳活跃地带,地震频发,地震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曾爆发过两次特大地震,一次为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24.2 万多人在此次地震中丧生;2008 年的5·12 汶川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强度的地震灾害,造成69 227 人死亡,374 643 人受伤,17 923 人失踪。唐山大地震爆发时,我国还处于科学技术初步发展的阶段,媒介的宣传工作相对缺乏。5·12 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因为媒介宣传技术和手段的改善而有了长足进步,利用网络与电视平台的发展,媒介的宣传功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依托数字技术产生的地震播放画面以及带来的“沉浸感”更直观的触发了观众的视觉体验,通过逼真的数字画面,能切身体会到灾民的痛苦、哀伤和无助等心理效应[2]。同时,5·12 汶川地震的营救工作,大多是运用现场直播+数字画面共同演绎的方式,将灾区的真人真事、救援的感人场面、政府调度等状况实时的传递给观众,让更多人跟随镜头体会到地震的危害,通过数字媒介的宣传,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面对灾难的洗礼,民族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统一,同时也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彰显了国家为民谋福的使命与担当,也是国家意志形态的体现。

地震带给人们惨重损失和心理伤害,在举国救援和灾后重建之后,如何减轻地震灾害引发地震科普工作者更多思考,如何借助数字传媒技术更好地处理好传播内容与民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层面上,为让民众提高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国家自2009 年起,将每年的5 月12 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二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从而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这一天,为遇难者进行哀悼和缅怀活动,借助媒介对其进行广泛传播与报道,体现出国家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重视,富有人文情感的一面。各大电视台借助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与数字媒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式的报道。

以2020 年山东省地震局“5·12”特别直播节目为例,响应防灾减灾日的号召,也利用电视媒介做出有针对性的直播节目。该举措既能体现国家省级卫视对防震救灾工作的重视,也有利于公民在防灾意识、技能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救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节目采用数字演播室+现场报道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全国的防震减灾宣传中,是创新的,对观众提高防灾意识,同时也是媒介融合与创新的一次良好尝试,并且产生了积极的传播效应,得到了传播受众者的好评。

2 “媒介+防震减灾”的传播模式与宣传效应

“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的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1],在互联网传播媒介的不断影响下,新媒介平台和移动终端的出现,升级了传统的电视节目传播范式,扩大了受众群体的接受维度和形式,加快了传播速度和接受体验等,这些都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受众的知觉体验,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成为防震减灾宣传中需要关注的新特点。

数字媒介的快速发展,首先革新了原始的传播范式与途径。当下,互联网和多种形式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我国主流的传播媒介,大多数观众将其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在进行防震减灾的同时,也要注重新媒介与旧媒介的有机结合,如互联网与电视、广播媒介的结合,主持人与数字虚拟画面、受众的交互结合。基于我国受众群体年龄上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大多老年人缺乏对互联网的认识,仍然将电视或广播媒介作为接受消息的重要载体,因此,我国在进行防震减灾的同时,一定要将新媒介与旧媒介结合,才能使得每个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都能有效接受到防震减灾的知识。

其次,数字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加快了传播速度维度层面的升级,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地震科普与预警。科技进步提升了地震预警的准确率,地震预警信息越来越早于实际发生地震的时间。同时也要加大在电视媒介上的播报以及条幅式的滚动提醒,通过数字性和虚拟性的预警空间设定和传播体验,可以逼真的再现出灾难场景,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其传播效果也处于一种动态的迭代升级中,这些都能大大提高观看率,从而降低对于民众生命安全的伤害。

第三,数字技术应用在地震高发区的预警和播报。通过数字技术的拟真技术,把地震信息数字化为具有审美意义的数字符号,其更便于情感的表达和个性化视觉样式的特征,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3]。地震科普宣传通过数字技术的场景构建能更好的对地震资讯进行播报,加大地震重点区域的检测播报,保持警醒态度。据统计,日本地震高发、死亡率却极低,得益于其在不断改善居民住宿条件的同时,也对预防突发地震给予大量的宣传,更多人在地震中找到了生存方法。因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也开始大力宣传地震知识,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重视地震。相关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和现代传播媒介打造的新的地震讯息传播内容,以一种更强互动性和交互性的方式传递给受众[4]。

3 防震减灾节目的宣传策略研究

3.1 快速抓住社会热点、形成独有的防震减灾宣传流量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秦的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信息来源广域化,互联网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信息生态。因此,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中要快速寻找热点源,比如微博热搜,百度热搜等,在抓住公众眼球的同时,进行适时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形成独有的防震减灾宣传流量。

3.2 增强互动性、创新性、个性化的防震减灾宣传风格

现今信息传播形态多元化、传播范围网络化,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主要入口。自媒体公号不断涌现,网络直播、问答社区等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源头。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杂志、广播电视,受众日渐分流,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以山东省地震科普宣传为例,迅速作出反应,2020 年8 月20 日,官方抖音震知卓见正式成立。在受众追求潮流个性的形态下,形成具有个性鲜明的科普宣传[5],锁定受众群体。以山东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学学防震把灾减,不要只看A4 腰》为例,诙谐有趣、独特个性的科普宣传文章引起受众关注并大量转发、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

3.3 防震减灾宣传机制的构建

“地震科普工作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对于什么是地震、地震来临时该怎么办等地震常识性的问题,社会公众从书籍上和网络上都有所接触和了解,在对地震灾害进行大力宣传的同时,仍要遵循一定的宣传议程设置[6],让受众对于地震灾害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既进行了宣传教育,也降低地震带来的灾害。AR、VR、4D、5G 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7],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标志的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语境,也对防震减灾宣传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4 结语

我国长期受制于自然灾害的困扰,地震就是自然灾害的典型代表,它以破坏力大、损伤惨重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为特征。因此,我国必须要建立一套基于数字化技术与媒介传播平台的、完整的体系去应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对于地震灾害的宣传,仍然要依靠数字技术手段、制作方式和传播媒介的共生力量。

数字媒介技术及其相关传播平台的不断生发,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形态和方式,也同时革新了各行各业原有的运转模式。同样,依托数字媒介也改变了以往固有的自然灾害信息传播范畴,其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受众接受和传播生态的养成都发生了很大嬗变。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其必然还会发生新的变化,但是无论何时,媒介技术的主体都应该是“人” ,出于更好的为人服务、维护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同时也应该遵循相关的传播伦理,比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遵从,等等。作为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媒介化时代,媒介依然成为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也势必要从媒介中寻求新力量,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轨迹,造福于人。

[1]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Marshall·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 He Daokuan,translator. Beijing:Commercial Press,2004

猜你喜欢
防震防灾减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