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特性中寻求地震科普工作的发展途径*

2021-01-28 14:21王恬恬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1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科普公众

王恬恬

(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 050021)

引言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的两翼——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 年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提出的“两翼论断” ,其说明,科学普及在社会发展中与科技创新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基础工程”类别中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另一类是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说的具体一些就是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从而繁荣科普创作市场。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的传播功能及优势,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就地震科普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易明了的形式,将地震科学知识传播给社会公众。本文则以此为立足点,通过对科普特性的分析,将其延伸至地震科普工作内容当中,对地震科普工作的发展途径进行研究探讨,以实现促进社会公众的地震科学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1 什么是科普

在充分理解引言内容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科普到底是什么?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也即将科学技术知识、精神、思想和方法等通过有效手段传播给社会公众,被他们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科普也可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它不同于我们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但却又具有其近乎同等的社会性及持续性。这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到的“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相一致的。

2 为什么开展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离不开社会公众,甚至始终围绕建立在社会公众的需求及参与的层面之上,这是由科普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以此为基础考虑为什么要开展科普工作这个问题,实质上也是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中科普功用的具体探讨,研究总结如下3 个方面:

(1)帮助公众理解科学;

(2)引导公众欣赏科学;

(3)促进公众参与科学。

“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比较容易理解,指的是科普工作是将社会公众所不了解的地震科学知识以及为什么要去学习这些内容的初衷或是缘由转化为适宜的方式进行传播。每一位科普工作者首先要对传播的内容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哪怕是书籍中已有的知识,也要去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有资格为别人答疑解惑。而“引导公众欣赏科学”实质上是指对地震科普人提出的更高要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仅仅是了解还不够,更需要去热爱。为什么要欣赏科学? 为的是让公众在了解这些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由内而发的对科学产生兴趣,从而有这样一种兴趣激发其对科学内容的更深理解甚至是推动科普的具体功效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如何让公众去欣赏呢? 这是一件令所有科普工作者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做的一件事。也正是这些潜藏的深度需求一步一步浮出水面,才衍生出了如此丰富的传播形式。而“促进公众参与”[1],作为传播过程的目标,也是传播发展的深度需求,更是社会公众的需求。社会公众在整个传播体系当中,已从单纯的接收者逐步进化为“把关人”的重要组成。

3 地震科普工作中的“三化”

3.1 地震科普工作的社会大众化

前文中提到科普工作的3 个功效,我们可以整齐划一到地震科普工作的社会化参与当中,也即地震科普大众化。作为地震科普工作者,必须要把握好“科学精准、深入浅出、小中见大、寓教于乐”[2]的基本准则。早前这些主要作为于少儿科普演讲中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但实际上完全可以运用到科普宣传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科学精准”是所有地震信息输出必须秉持的基本原则,准确性与真实性是地震信息传播的基础性条件。 “深入浅出”也即除了“精准”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深度以及广度,不能独臂造车;再有要对社会公众的心理需求有一定深入性的探究与了解,能够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概念转化为更为形象的展示。例如地震名词——“ 震级”,科学层面解释为“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划分,震级越高,释放能量就越多。 ”但我们换一种说法: “地震震级好像不同的电灯泡的瓦数,瓦数越大,亮度就越高”或是“地震震级是我们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 。这样更能贴合社会公众的信息接收需求。其实这也体现出了“小中见大”的准则特性,因为往往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譬如灯泡)却能够带给公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意想不到的收获。 “寓教于乐” ——增加趣味性,但增加趣味性并不等于单纯的搞笑,而是要运用相对幽默的手法来表述原本生硬的知识点。

作家冰心回忆科普作家高士其对白血球精彩的科普解读—— “我记得有一次医生给我家人看病,病人正在发烧,医生就给化验了白血球,说是白血球太高了,一定是身体里有地方发炎。我家的孩子就问:人生白血球是怎么回事? 我告诉孩子,红血球好比一个国家里的老百姓,白血球就像国家里的军队和警察,是专政的工具。在一般健康的情况下,白血球只保持一定的数量;白血球多了,说明‘国家’稳定,有敌人来侵犯或内部发生动乱,于是军队就出来抵抗,警察就来镇压了。人身体长包发炎化脓,这脓就是人和细菌战斗中壮烈牺牲的细胞。这样讲孩子觉得很有趣,也记得很清楚。 ”其实这就是科普当中的形象思维,用一些日常易理解接受的形象来展示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通过这样一种加工处理,“高压电”成功“降压”从而进入广大受众的头脑理解当中。这些与前文提到的“震级” 、 “灯泡”的意义指向是完全一致的。

综上是我们所说的地震科普大众化的具体表现。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地震科普的社会化属性,我们完全可以考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地震科学,也即运用故事性语言、语气或是其他故事性表达方式来传播“科学精准”的内容。著名科普作家甘本祓曾说: “科普文章是写给大家看的,对象广泛而随意,要使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的读者都能看,都愿看,最好是爱看,并且能看懂。 ”也就是要让地震科普知识成为“论之有物、看之有趣、听之有理、思之有获”[2]的东西。

3.2 地震科普工作的社会法制化背景

地震科普工作需要沉浸在社会大众之中,想要能够顺畅快速地发展离不开社会法制化的保障。建国以来,我国十分注重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并且能够逐步将其划归到法制法规履行职责当中(表1)。尽管针对地震科普工作相对独立的法治法规还不完善,但完全可以将法制化的实行与发展融合到科普工作的整体大环境中。

表 1 科普创作政策体系发展历程表Table 1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opular science creation policy system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实施,一方面是国家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为广大科普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工作建立了坚实有效的法律保障,使科普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轨道。由此延伸到地震科普工作当中,作为一个地震科普工作者,要始终将“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 、 “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工作能动性,促进地震科普工作在社会及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3 地震科普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前文对地震科普工作发展目标中的传播大众化和社会法制化背景进行了表述,下面就如何加强地震科普工作的信息化支撑以及更深层次激发社会公众需求,服务大众的研究举措进行举例分析。

研究地震科普信息化发展,主要从信息化背景下公众的需求和新媒体在地震科普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对信息化背景下公众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当今社会,“手机成为人体的外挂器官”[3],手机等移动终端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已经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受众的注意力却成为当下宣传大环境下的一种稀缺资源。其实,对于社会公众需求,要从地震信息传播过程中公众所扮演角色的转变说起。曾经的传播模式是从政府到媒介再到公众,从而形成社会舆论,公众只有接受的权利以及同等级别范围内进行传播的义务。这一时期,由于落后的信息传播模式所致,信息“把关人”[1]更强调的是“权利至上”与不容置疑。而伴随着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信息“把关人”的权利主导地位被逐步分解,社会各方面包括公众、社会组织以及其他各个层面对其产生的影响发挥出日渐明显的作用。也是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公众需求开始被提出。前文中所讲到的地震科普大众化也是在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下一步步演化而来。而新媒体的出现同样是顺应了公众在地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需求。

一方面,新媒体为地震科普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用的平台和渠道,另一方面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地震科普创作的各个环节。人们对传播载体的专注到对传播形式的专注,现下融合媒体作品出现则体现出受众的专注转移到了传播内容上来。任何一种载体和形式都成为传播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段。或者有人会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较而言,传统媒体才是更注重内容的,而新媒体之所以“新” ,并不是因为内容发生了多大变化,而是依靠新的表现形式来立足,有一丝换汤不换药的意味。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没什么问题,不过,传统媒体所注重的信息内容就只是内容本身,而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媒体融合强调的是信息的重构,信息完全可能会产生量的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

因此,要求地震科普信息在新媒体应用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协调性。独立性,也即化整为零,新媒体在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中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身份,给与其优势得以一定发挥的空间。这就需要发布地震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抓” 、有所“放” ,“抓”的是传播内容上精准性与时效性,“放”的是传播内容的全面性。为了迎合社会公众的接收需求,必然不能完全按照传播者的心意将信息进行传播,广撒网的模式早已不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宣传需求。而协调性,实质上就是要求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在迎合新媒体发展条件下也不能与传统宣传模式相隔离,要合理汲取传统宣传模式的特色和长处,力争将各自优势相融合。从纵向上看,任何新兴模式都是立足于传统模式的基础之上。从横向上看,现阶段只有两种模式合力并行,互相汲取优势,才能形成前进动力。

那么,结合到实际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当中,应当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效用呢?

中国传媒大学王晓红教授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数据:截止2019 年6 月,短视频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为22.3 小时。其中,在对用户观看视频习惯调查研究中发现,1 分钟之内的短视频的用户占有量为32%,1—3 分钟的用户占有量为25%,3—5 分钟的用户占有量为19%,5—7 分钟的用户占有量为11%,7—10 分钟的用户占有量为8%,10 分钟及以上的用户占有量为6%。事实上按照用户覆盖的广度,除了微信,没有哪个平台像抖音一样扎根于这个国家最深厚的土壤之中,抖音成为广泛触达多元化中国的最好平台。这也是为什么地震系统政务宣传工作已经开始将阵地逐渐往抖音平台转移的根本原因。现阶段依靠抖音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包括河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等多家地震系统单位,尽管现阶段宣传成效(主要从粉丝数量和点赞数量而言)并不突显,但采用短视频方式进行相对独立的宣传已经是就以往宣传模式上的突破。

另外一组关于用户观看视频时段的调查数据显示(表2)。

表 2 用户观看视频时段占比调查表Table 2 Questionnaire on the proportion of time slots for users to watch videos

上述数据说明,受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呈现出一种碎片化、消遣性观看的特点。在迎合受众接收需求的前提下,想要获取更好的宣传成效,把握好宣传时机(时间)尤为重要。譬如地震系统政务微博、微信的信息可以按照受众的观看高潮时段来发布等。

再有,新媒体宣传是顺应社会公众对信息传播的实际需求发展而来,同时也不能忽略对社会特殊群体的宣传。由中国传媒大学师生组织发起的专门针对残障人士的爱心公益活动——“ 光明影院”。 2019年12 月1 日,第二届海南岛过节电影节开幕。 “光明影院”组织了无障碍公益电影专场放映。 “光明影院”每年制作104 部无障碍电影,平均每周2 部,惠及中国1 700 多万视障人群。由此可以得到启发,现阶段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开展已经相对全面,但在特殊群体的针对性宣传还有所欠缺。无论是已产出的特殊人群地震科普读物和专门针对盲人制作的音频宣传品,还是专向性的科普讲座以及更加“量身定做”的应急演练方案等,目前所获得的处在当下宣传大环境中的实际宣传效果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地震科普工作针对于特殊群体的宣传内容及形式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探索与挖掘。

4 总结

上述内容主要以地震科普工作为立足点,通过对科学普及内涵的分析以及如何开展好科普工作,依靠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科普宣传效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全民地震科学素质的提高必须扎根在广大群众当中,要立足群众土壤深处,深层次挖掘公众需求;

其次,地震科普工作的发展必须以相对健全的法制法规作为依托。良好的发展必须具备法规制度的有力保障。

再有,地震科普宣传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支撑。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离不开宣传普及,地震科普离不开创新性的宣传模式与手段。只有将其发展成为一个良性循环,才能不断的促进其进步。

最后,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社会公众的某一群体或是其中的绝大多数,而是所有。因此,特殊群体的地震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必须不断为之努力。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科普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