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奇志
(道县水利局,湖南永州 425300)
农村地区安全用水旨在让每个农村居民能够取得有利身体健康、使用便捷的饮用水,为了能够保证居民的生活用水,我国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这些规定对农村安全用水进行分级与评价,从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个方面提供相关的标准,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级。
自2005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投资和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社会效益明显,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相关部门将农村饮水工程定为重点民生实事工程,省、市、县、乡四级共同努力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合力已充分形成,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县2016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以支持、改造、升级和联网现有项目为主。到2020年,道县农自来水普及率已达81.3%,集中供水率达86.3%。水的安全性和供水保障得到较大改善。由于工程投资少、建设标准低、设施差,管网设备老化、损坏等原因,部分农村饮水工程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建设的单村饮水安全工程,缺乏供水消毒理念,配备消毒净化设施的工程较少,基本是直接供应原水,这部分的供水工程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较低。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模大,点多、线长、面广,管理人员和经费缺乏,运行管理难度较大。在建设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后,有关部门公布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发挥促进作用,没有达到“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监管专业化”的要求[1]。在许多地区,积极寻求项目运营管理方式,改善项目管理问题,实际工作还存在缺陷,在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道县饮水安全项目有两种管理方法,单村供水工程项目在竣工后移交给村委员会管理。村委会通过村民大会选举一名责任心强的村民管理该工程,通过收取水费的方式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千吨万人”以上水厂工程由县供水总公司统管及分公司专管。
(1)专业人才缺乏。
社会招聘的员工没有经过全面专业培训,大多数人对水生产的操作程序没有足够了解。
(2)运行经费不足。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包括各种服务成本,高昂的供水服务和维修服务成本以及高昂的生产和消毒成本。许多用户继续使用自家水井用水方式,将自来水作为备用水,用水户的用水量低,水厂收入少,没有专门的、充足的维护费用,项目的健康运行没有保障。
(3)水质保障较难。
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对分散,地表水水源在汛期水质处理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加之农村集中供水项目发展迅速,单村供水工程消毒净化设施和水质检测体系尚未完善,检测设备和专业经费不足,水质保障难以到位。水资源保护、水质达标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1)管网漏水严重。
目前供水系统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供水管网较为分散,漏水较严重,不便于及时管护。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导致管网在发生漏水现象时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管网时常发生漏水,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损耗,整体成本增加。
(2)运维人员较多。
目前较多农村供水工程仍然采用机械水表,在统计水资源消耗和进行水费管理收费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水费抄表,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较长的时间,使整体成本增加。
(3)管网分布广泛。
农村地区的管网分布较分散,也较广泛,部分管网直接裸露出来;分散的管网分布使维修的成本增加,漏水不易被发现;分布式的管网使在发现问题时检修的成本增加。
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物质条件差,工资低。大多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没有专职的管水员。在正常情况下,村民负责单个村庄工程的管理,缺乏有关操作和管理的知识,低工资,简单的操作,维护和维修的水平低,无法及时修复供水设施。诸如机械和电气故障,管道破裂和泄漏类的问题易增大对自来水厂和机械设备的损害程度,增加维护资金,缩短安全饮水工程的使用寿命。部分项目具有重复的构造和频繁的维护支出,造成更多的浪费。
(1)明确主体责任。
落实县级政府负责、乡村主管的责任机制,乡镇政府统筹负责所辖范围内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管理机构、人员和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经费落实工作。
(2)强化行业监管。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抓农村饮水工程规划、项目实施方案前期工作和组织实施,指导、监管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水质检测、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水源划定和保护工作。
(3)加强供水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运行管理,有效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引进先进技术,降低用水成本,提高用水户支付水费的能力。饮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水利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组织研究,建立长期稳定的运行管理资金投入体系以及饮水工程的管理制度、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加强监管制度,指导项目运营管理。
道县对于六个“千吨万人”自来水厂项目,实施公司化管理,对损益负责,小型单村自来水项目移交给村民委员会管理。水厂工程成立水质化验室,水厂班组每小时进行一次pH值、浊度、余氯检测,每天进行一次原水、出厂水常规检测。县疾控中心每季度对“千吨万人”水厂的原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水质全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单村供水工程县疾控中心每年分两次对工程的原水、出厂水、末梢水全分析检测,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4)加强水源保护。
环保部门划定水源保护区,制定应急预案。在供水工程水源点设立保护标志牌,明确保护范围,禁止事项,保护措施,按照“谁损坏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实行责任追究。
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是保证饮水工程长期良好运行的物质基础,是弥补项目折旧和维护费用的重要保证。水价是推动自来水厂业务发展的重要条件,高回水率和合理的水价将直接影响自来水厂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和管理。目前尚不能充分推销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水价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供水单位的合理利益、成本补偿、用水户的支付意愿,形成科学的“有偿供水”制度。水价应遵循高质量、价格优惠、成本补偿、公平分配、合理收益、供水计量的原则,应及时进行调整,以考虑市场需求、费用、供水成本以及生产用水和家庭用水的变化。必须根据分类原则定价,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实施不同的水价制度,应分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特种用水水价。
用水量大的地区或用水户实行阶梯水价,逐步拉开阶梯水价额度。合理设定价格,召集用水代表、管理部门、供水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参加的示范会议,核实价格,获得用水户支持开展相关的公共关系活动。
供水管理单位采用“按表收费”的方法计算收取水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广使用IC卡水表,实现“先缴费后使用”。供水管理单位应当合理收取建设维护费和折旧费,告知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逐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接受社会和用水户的监督。
为了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政府应积极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考虑一些项目要交水费,农民用水负担增加,农村自来水项目电价高、水费高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遵循这一原则,提供优惠政策,例如阶梯水费、减税等,为遭受极端贫困和水费负担之外的贫困地区提供足够的财政补贴。为解决设计给水规模远超过实际给水能力的问题,建议扩大给水范围,扩大给水管网,降低运行成本,以达到降低水费、增加营业利润的目的。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和保护技能的水平,是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健康、可持续运营发展的客观要求。鉴于管理水平低、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不足的问题,从管理和生产管理操作的标准化、基层服务系统的完善以及对水厂行业的合规性来看,专业管理的做法是创建易理解的教材和技术手册。在自我培训和市场规范方面,应定期进行培训,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实施项目管理认证体系。例如根据现有水厂业务管理经验和大量调查研究,在某些地区成立专家和学者,为村庄和村庄的水厂项目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指南,提供定期的水厂管理人员培训。通过业务培训,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标准化管理。
安全饮水工程是一项事关人们切身利益的公益性工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实行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应不断提高饮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将基础设施的建立与良性的运行管理相结合,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