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业建筑灭火救援技术分析

2021-04-12 08:00:47贾照刚
智能城市 2021年15期
关键词:消防人员预案救援

贾照刚

(扬州市宝应县消防救援大队,江苏扬州 225800)

随着社会经济能力的提升,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为了对城市人口住房需求和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进行满足,建筑发展趋势为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急剧上升的建筑内单位面积人口,体现出建筑价值。高层建筑出现火灾情况,不能够及时采取科学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会导致建筑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人员伤亡。应分析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为以后工作的实施、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1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现状分析

1.1 火灾发生后迅速纵向蔓延,极易形成空间立体火灾

为了使高层建筑的运转正常进行,将多种玻璃幕墙、共享空间、竖向管井等建立于高层建筑内部。存在以上内部构造的高层建筑出现火灾险情后,出现严重的“烟囱”效应,导致火灾和烟气的蔓延非常迅速。相关研究表明,高层建筑烟火平均垂直蔓延速度为3~4 m/s。火灾蔓延过快,对救援时间和灭火时间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风力的影响,火灾蔓延还会呈现跳跃式向上情况,易在短时间内形成空间立体火灾,导致出现严重影响的安全事故。

1.2 灭火救援力量不足,无法全面掌控高层建筑火灾

实施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建筑自身高度是导致救援难以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强攻近战、防控堵截、直接外攻灭火等传统救援灭火模式在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中不能够对实效性良好体现。当前消防云梯车最高为101 m,消防车辆对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以充分适应。基于现场救援实际状况,消防云梯难以对自身的最大功效作用进行发挥,还有20%的作用无法进行体现。消防目前的供水设备问题严重,一旦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情况,消防员供水只能通过供水泵实施供水,供水泵供水压不符合使用要求,对建筑内部灭火实效性产生严重影响。

1.3 人员疏散常规战术难以施展

消防人员实施高层建筑消防救援期间,自身的防护装备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空气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多种客观原因,严重影响其后续支持作用,高层建筑物越来越高的高度,消防员需要耗费大量体力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起火楼层,消防人员事故风险上升,严重影响消防员开展救援工作。

消防人员为了灭火救援,向起火楼层前进,此时楼层中人员为了逃生,路线和消防人员相反,对救援速度和人员疏散速度造成影响。高层建筑物一旦出现火灾险情,建筑物内部会聚集大量浓烟,对逃生人员以及消防人员的安全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高层建筑如为全封闭式,聚集不完全燃烧导致的烟气,遇到明火易产生燃烧爆炸情况,严重损害建筑主体结构,导致灾情扩大。

1.4 人员疏散极为困难

高层建筑内部人口众多、密度较大、垂直距离或疏散路线水平较长,增加疏散被困人员难度。我国消防电梯应用期间,因为多种不可改变因素,自身的实效性难以有效发挥。建筑物出现火灾险情后,坍塌情况发生率极高。目前多数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作构建主体结构,随着外部环境温度的上升,钢材料的承载性和抗拉性出现变化,增加钢结构高层建筑坍塌率。例如大量航空燃料出现剧烈燃烧爆炸,经受飞机冲击后,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加上不断上升的外部环境温度,导致出现高层建筑垮塌。

2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对策

2.1 利用固定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救援

通过固定消防设施,在消防控制室快速侦查火灾现场的情况,如果高层建筑的某一角落着火,通过防火分区能够把火灾控制在角落之内,防止火势迅速蔓延。能够有效控制烟雾扩散及时疏散人群,启动安全疏散设施,控制烟雾扩散,保证人群迅速撤离火灾现场,为消防扑救火灾提供施救条件。能够自动报警和扑救火灾,当火灾刚发生时,自动报警设置能够发出警报,自动启动固定消防设施开始灭火,使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消防员可利用室内消火栓等设施及时出水灭火。

2.2 采取内攻方式进行灭火救援

选择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两层作为进攻起点,集结人员和器材装备,通过疏散楼梯进入着火层,携带热成像仪,铺设水带或敷设救生照明线、使用安全绳等器材装备,加强通信联络,全程掌握内攻人员情况。以防火分区为单元设置进攻阵地,尽量设置移动炮进行灭火或堵截,精简一线人员,备有人员替换和紧急救助力量,同步穿戴好防护装具,随时做好人员替换和紧急救助。

3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改进措施

3.1 配置科学的战斗编程

应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战斗编程,根据现有的车辆、器材装备叠加或削减车辆人员,形成客观实用的若干个灭火战斗编程,在训练和实战中养成习惯。了解各职各类人员特点,根据不同情况,编成侦察、灭火、救人等具有独立作战能力且又相互配合的战斗编程小组,充分发挥其在灭火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灭火战术技术的学习,使其掌握各类不同火灾的特点及战术方法,了解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特性及其处置程序,关键时刻发挥尖刀作用。经常开展战斗车辆、人员及战斗编程的演练,加强小组与小组、班与班、中队与中队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3.2 制定科学的灭火救援预案

(1)加强调研工作,使获得的资料更具有权威性。

消防人员科学调研高层建筑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定期调研制度,对高层建筑相关改变及时掌握和了解。掌握救援攻退路线、明确避难层设置、熟悉疏散通道位置、熟悉消防电梯位置、了解建筑面积、建筑基本布局、建筑层数等高层建筑内部具体设施、高层建筑毗邻情况以及所处位置。确定建筑单位性质,按照调研获取的相关资料对灭火救援预案进行有效调整,提升预案的可操作性。

如果情况允许,可根据预案进行实战练习,增强消防人员的战斗力,建立辖区内高层建筑物灭火救援预案档案,确保现场灭火救援时设备物品能够得到满足。评估、预测高层建筑哪部分区域可能出现火灾,对其火灾后果进行预测和评估。根据调研资料反复对比,对调研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行提升。

(2)对消防数据获取进行加强,提升数据利用率。

全面采集高层建筑内部相关数据,对高层建筑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基于消防队伍设置的灾情,准确计算各种数据,例如计算灭火持续时间、火势控制时间、火场供水力量等。计算相关数据后,根据高层建筑的性质和规模,对灭火力量规模进行确定,针对相关标准,将不同数量和性质的灭火力量投入其中。

(3)科学制定灭火救援战术,提升救援预案的实效性。

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战术和技术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火灾侦查、灾情分析、灾情设定、力量编成等因素。科学编配各种火灾险情参战力量,确定可以参与火灾救援的医疗单位、消防设施等。对火灾场景位置影响其他部分程度大小进行有效分析,对率先灭火点进行科学、合理确定。消防人员可抽出部分形成侦查组,汇总、侦查火灾严重程度以及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确定火灾进攻路线。应加强侦查员和现场指挥部之间的沟通,对建筑内部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汇报[3]。

选择灭火救援方法时,应将救人第一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放在首位,通过上下合击、内外夹攻、内部强攻的策略战术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例如消防装备、消防车辆等,将适用于高层建筑的举高消防车配置于高层建筑集中区域。

配置移动式后援供水车、照明设施、排烟设施、大功率水罐消防车等消防器材,满足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的硬件条件。对灭火救援工作潜心钻研,形成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灭火救援力量,充分发挥现有灭火救援装备作用效果,增强消防队伍灭火救援水平。

(4)强化灭火救援模拟演练,对其进行完善和修正。

初步确定灭火救援预案后,需要加强和高层建筑主要负责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实施各种实地演练,及时发现灭火救援预案中的缺点,对其进行改正。消防部门需要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的消防技术和设备。消防人员训练期间,需要加强实战演练,提升训练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多样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实际灭火救援当中,高层建筑的客观环境较复杂,加上消防疏散难度高、高层建筑发展落后、消防设备不先进等因素,对高层建筑救援实效性产生严重影响。基于此,实际灭火救援任务实施过程中,消防部门需要对应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给予足够重视,有效总结过去经验,提升灭火救援成功率和灭火率。消防部门需要提升灭火救援应急预案演练力度,重视编制灭火救援的预案,实现科学灭火救援工作。

猜你喜欢
消防人员预案救援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紧急救援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2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灭火救援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3D打印大救援
学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44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中国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3
紧急预案
读图
方圆(2015年16期)2015-09-10 07:22:44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