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创空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2021-04-12 08:02刘改琳吴青山刘洪鹏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园众创双创

刘改琳 吴青山 刘洪鹏 张 琳

(1.西安工业大学基础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2.西安工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信息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200)

1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保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思路[1]。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众创空间顺应了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趋势。《意见》指出,需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泾野科创园”是西安市高陵区于2018年建在西安工商学院(原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的第九众创空间。该空间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运营管理,纳入了该区的各大企业、政府政策和资源,融入学校双创教育和人才培养,使学校的双创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孵化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知识理论教育、实验实践应用、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一盘棋”“一体化”发展。

四年的营运中,“泾野科创园”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双创教育中起到了桥梁和基地作用,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内部共生,外部融合[2],达到共赢。

2 “泾野科创园”与学校人才培养

高校里的众创空间既是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利用好这一平台使其最大化服务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非常关键。研究发现,虽然整体上84%的学生认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3],但各年级对双创教育的态度区别还是很大,大一80%的学生对双创教育意识淡漠,认为就业还早,现在谈双创为时过早;大二6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双创教育,但对其具体内涵不清楚;大三学生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7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大实践训练和应用培训与指导;大四86%的学生更加期望以项目带动实训,企业导师的引导,双创项目的孵化,认为双创教育有必要从大一开始,并把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访谈发现,学生对只注重理论教育,不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比较反感,认为收获很少,对就业没有帮助[4]。

“泾野科创园”由区政府出资,牵头当地数百家优秀大中小企业,支持策划各类科技竞赛、参观考察、实验实训,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极大扶持,有效地解决了学校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可见以双创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众创空间的自身规律,探索基于众创空间的双创教育,有利于高校众创空间向生态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有利于真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 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更需要与之相配的实践实训平台以及外在生态圈,主要包括两个体系:内容体系和生态体系。两者必须互为支撑,协同发力,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缺一则为“残”,失衡则会“摔”。内容体系构建主要涉及双创意识培养、能力训练等方面,以及教育与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的融合;生态体系构建重点在于如何以众创空间为平台,从理论教育到项目孵化的每个环节发挥空间的校内和企业师资、地方政府政策、资金优势和企业提供的实训基地作用,使其服务于学生的双创教育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和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1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双创教育内容体系构建需要合理的课时设置、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实施过程的周密安排,要坚持全面化、多方位能力培养[5],涉及“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平台孵化、创业服务”六个环节,且环环相扣,是一个递进式教育模式。内容体系的构建依据每个阶段群体的不同目标,选择多途径教育方式。将双创教育嵌入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之中,坚持大学四年不断线,可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6],实行低年级大众教育,高年级精英教育,毕业班精准孵化的分层分类教育模式。在此期间,把“泾野科创园”的企业师资、企业基地、政府政策、资金、软硬件等方面的优势融入内容构建的每个环节。以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积累、创业实践的探索、创业项目的孵化为主线进行双创教育探索。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创业教学计划、专业创新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比赛模拟平台、各类学科竞赛、项目孵化平台等进行多方位多层次逐步推进,构建培养新模式。

3.1.1 意识培养

意识培养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其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熟悉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其教育对象主要针对大一学生,属大众教育阶段,以线上选修,线下必修、专家讲座为主。众创空间的校企导师承担部分理论课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已孵化成功的学生企业;参观与各专业相关的社会企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双创意识,了解企业概况和专业行业发展情况及能力需求。

3.1.2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旨在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双创必备的素质,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其主要针对大二学生,属大众教育阶段。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竞赛团队为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项目合作、试创实验、调查实践、实习体验等。住园学生项目团队与学生兴趣小组结对参与调查设计与实施活动。科创园和双创中心共同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3.1.3 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旨在引导学生认知与其专业相关的企业及行业环境,了解创业机会,熟悉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众创空间的企业导师结合企业运营实际设定一些项目,指导学生学会对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

3.1.4 实践模拟

实践模拟旨在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

环境认知和实践模拟培养主要针对大三学生,属提升阶段。将学生与企业对接,组成研究小组,配备指导教师,聘请企业、行业导师。组织学生进入企业,通过调查、实战发现双创点,设计方案,模拟创业实践。众创空间指导学生形成项目团队,拟定研究项目方向,策划项目,为学生提供场地、政策、经费等帮助。

3.1.5 项目孵化

项目孵化旨在对有潜力的项目在众创空间进行孵化,帮助学生实现创业就业。此阶段为精英教育。在全校选拔组建跨专业的双创“精英班”,吸纳已有创业思路和模拟项目的团队,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强化开展创业技能训练和实战演练,对较为成熟的项目进行孵化和转化;实行多导师制,专业导师、校内双创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按照1:1:1配置,将专业教育、就业指导、毕业实习以项目形式融合开展,这一步多在第6学期到第8学期实施。众创空间对接企业对项目小组研究过程进行指导,利用政策和优势将成熟的项目孵化转化成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企业。

3.1.6 创业服务

创业服务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阶段设计对应的实训和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开展心理咨询和自我认知分析,确定创业意向和方向;开展创业过程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解答;为创业学生提供政策指导和孵化项目帮助;为项目转化提供手续办理帮助。

3.2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

要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就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一个全方位完整的双创教育生态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导师、学校、企业、政府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融入式”双创教育生态模式,各自发力,落实课程、项目、竞赛、孵化、转化的完整链。

(1)学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源头,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7]。学校在双创教育生态链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承担着对学生双创意识的培养、师资的准备、课程的设置、双创实践的引导、平台的提供、政策的支持等责任。因此学校有义务完善各个方面的软硬件,为学生双创教育做好引导、支撑工作。

(2)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其蕴含着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潜能。通过大众教育阶段的理论课程培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提升阶段的方向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精英教育,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业企业,这一链条保证了学生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连上最关键的要素。

(3)导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理论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能力促成、实践实训、项目设计、竞赛指导等各环节导师都不可或缺。学生团队校企“多导师制”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跨学科导师团队”易于发现创新点,解决复杂问题。

(4)企业是知识应用的平台之一,在此生态链中是学生发现创新点的关键环节。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双创教有方案,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把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培养;把学生专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实习合并考虑和企业对接;把企业的问题引入教学研究,师生参与和企业共同探讨研究,合作创新。

(5)政府要把众创空间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众创空间的发展保驾护航,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众创空间发展,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双创”活力。“泾野科创园”所在区政府应在科教、文化、场地、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多方资助和支持,确保“泾野科创园”的健康顺利发展。

4 结论

通过基于“泾野科创园”众创空间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和生态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解决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割裂,将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实训实践、项目孵化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整体规划、同步制定方案,实现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分层分类开展教育,目标更加明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矛盾,人才培养效果更加明显。双创教育生态体系的各角色均被重视,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实现了协同育人。两个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解决了校内导师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学校师资团队水平,有利于“双导师制”的培养。

猜你喜欢
创园众创双创
山西农谷青创园次第花开迎春天
难忘的麦可将文创园游记
留创园发展有了“操作手册”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