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2021-04-12 08:02张平弟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宁德市宁德职业

张平弟 王 欣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安 35500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为产业振兴铺路,为乡村振兴助力,为人的成长筑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仅体现在生产中,也体现在生活上,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打好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攻坚战。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效能。本文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全面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系统探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1]。

1 宁德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俗称闽东。宁德市属于多民族地区,有汉族、畲族、回族、壮族等35个民族。在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是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迄今保留着浓郁的畲族风情。

宁德市设1个畲族经济开发区,9个畲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58个,民族村242个,民族自然村986个。宁德市现有独立民族中学6所,有中等职业学校11所、技师学院1所、高职院校1所、本科高校1所。这些学校为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发挥积极作用[2]。

通过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少数民族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实用型人才和熟练劳动者。2013年以来,先后在福安穆云、坂中等畲族乡村进行葡萄、水蜜桃、杨梅、脐橙种植加工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多期畲族群众参加的茶果栽培、园林技术、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班,使少数民族群众掌握实用技术技能。据统计,2013~2018年累计培训少数民族农民累计达一千多人。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驾齐驱,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促就业、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增加经济收入、提升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宁德市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宁德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与基础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仍处在弱势地位。目前,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从政府层面看,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有的县市政府政策主导还不够完善,长效机制缺乏,统筹协调不够;有的县市投入力度不够,乡村振兴工作创新不足、特色不明显。二是从社会层面看,个别地方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不够,乡村人才缺乏,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民接受培训意识不强,农民振兴乡村不主动;基层组织建设的软件硬件投入不够,村委干部信息化办公理念不足。三是从职业院校层面看,办学与新农村建设有脱节,职教服务不充分、不平衡。培训针对性不到位,没提升到新型农民的高度,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上没有相应的体现[2]。教师层面存在“三农”问题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教师到农村实地考察不多,缺乏与三农对接切合的专业知识。学生层面存在就业观念偏差,导致农业人才愈加匮乏,毕业生不愿回乡或到农村,到乡村创业愿望不强[3]。

3 宁德市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现代化实践中的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决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已写入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职院校扎根祖国大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天然联系,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的重要作用。做到“五抓五促”,积极发挥职业教育的应有作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1 一抓职业教育,通过乡村规划促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要通过乡村空间指引和管控,把社会各个领域的投入和建设活动统一起来。科学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立足当地实际情况,选好产业十分重要。产业振兴必须根据区域的差异化分区分类制定发展策略,既要考虑到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也要考虑基础和条件差异,先试点示范后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高职教育发挥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深化产教融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更大,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应有作用,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乡村规划人才,通过调整专业,对接产业,瞄准行业,精准招生,精心设置课程,把学生培养成为乡村规划能手和行家。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农民发展产业的能力,扩大其培训面[4]。

福建省宁德福鼎市蟠溪镇赤溪村提出重点发展以旅游休闲、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的定位。目前,赤溪村正积极打造“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品牌。在产业发展过程,村里积极组织村民通过科技推广及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三农”专家服务团的作用,为村庄培训旅游人才,助推精准扶贫。2016年,学院通过“大手拉小手”,作为龙头单位,整合多所宁德院校等成立宁德市职业院校联盟,实行“集群发展”,为闽东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在视频中寄语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评价是很高的,这里面也确实凝聚着宁德人民群众、赤溪村的心血和汗水。

3.2 二抓职业教育,通过乡村保护促生态宜居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业生产残余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再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发展是一对孪生兄弟,先保护后发展,再保护再发展,重保护促发展。乡村保护与发展,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文保护与创新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保护中的应有作用,大力培养乡村生态保护人才,主要是农林水专业和生态环境、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实用型人才。

下党是宁德四个特困乡之一,也是省定贫困乡。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曾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当年下党之行。20多年来,当地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同志嘱托,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艰苦奋斗,改变了乡村面貌。下党乡充分利用生态美的优势,合理规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大力开发生态农业,形成绿色产业链。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集休闲、观光、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休闲乡村旅游。下党乡以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乡村旅游开发为重点,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项目建设顺利进展。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下党乡全面梳理现有农村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将农民培养成为实用人才,使他们能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3 三抓职业教育,通过乡村教育促乡风文明

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和体现。必须加强乡风文明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继续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使之回归乡村社会朴素人情美。必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振兴农村职业教育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所需要的农村各类人才,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劳动者素质。当前,我们的人才资源从城市有序流向农业农村的战略性规划尚未正式形成,且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机制以及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机制也没有全面建立起来。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改革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抓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农村的转业或退伍军人、在乡和返乡农民等各类受教育者参加学习均提供全额财政补贴政策。这样农职业教育才有适应乡村发展和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培育出为农村振兴真正发挥作用的各类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廉村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溪潭镇,是唐朝福建第一个进士薛令之的故乡,素有“廉村、廉水、廉岭”之名,是福建省少见的古文化村。廉村人很注重对下一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刚入学的中小学生都会上一堂“廉德”教育课。良好的家风、民风会潜移默化地熏陶滋养人们的心灵,它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涵养廉政文化的沃土。廉村人秉持的清廉家风,穿过千年的岁月烟云,正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坚实地融入进这块古老的土地中。

3.4 四抓职业教育,通过乡村管理促治理有效

管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要围绕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分清楚、粉清楚等“五清楚”,突出乡土气息、尽显田园风光等“两特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根据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导村民主动转变观念,改正不良思想和陈规陋习。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议事日程,成立学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领会国家、省、市的精准扶贫政策及工作部署,提出了“以智力和技术支持为主,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深化内涵建设”的贯彻意见。当前,乡村生产人才紧缺,而乡村管理人才更缺,积极发挥职业教育的应有作用,开辟成人教育第二课堂,设置村干部的培训课程,通过“手把手、放开手、甩开手,”培养出乡村的优秀管理者和致富带头人。

3.5 五抓职业教育,通过乡村发展促生活富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只有乡村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更好更快地发展。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全社会要持续关注,共同努力办好教育事业,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作为宁德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如何对接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精准扶贫之路,是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推行现代学徒制和打造福建版“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让掌握技术的学生带着技术进入市场,实现顺利就业,产生良好的教育、经济和社会效益[3]。2016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获批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首批“二元制”试点专业。2016年首批招生47个学员,其中贫困学生30名,2016年12月宁德市科技局下达资助“二元制”试点专业专项经费,充分利用学院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16年,学院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教育三个年级,共计1 112人次面授教学,同时组织2014级26位学员参加三茶叶加工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全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10月学院与福安市农业局签订《合作培训协议书》,培育对象主要为从事水稻、蔬菜、葡萄、生猪饲养、电子商务等生产经营型的职业农民,扩大学院社会服务面,提升学院在福安市农业产业中的影响力。学院重新修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以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倡导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于如何实施乡村振兴进行了分三步走战略部署,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4]因此,不可能现在就能明晰所有具体方案与步骤,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另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分析出实施重点。[5]田园综合体是将生态农业与旅游综合体进行组合的创新型综合体,有利于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建成后能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当地就业率,促进当地财政增收。为了更好提升宁德市乡村旅游竞争力,要整合旅游资源,提升联动力;优化旅游产品,提升竞争力;开拓旅游市场,提升影响力;美化旅游地形象,提升接待力。要把乡村能人吸引回乡,多培养乡村能人,多培育集聚人气的产业业态。要把乡村人的利益考虑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把他们的思维方式摸透弄清楚,遵循他们的思路去引导,激活他们的创造力。要多给他们提供低门槛的、低成本的空间,特别注重一些适龄人口的需求,多给他们发展机遇,政策上给予支持,激活自身造血能力。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刻认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大胆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开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是确保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取得成效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既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又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五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6]但贯穿其中不变的是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五管齐下抓职教,乡村振兴出成效。我们坚信,伴随乡村振兴号角的全面吹响,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乡村振兴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7]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乡村社会不实现小康,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小康;乡土文化得不到重构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扬。所以,振兴乡村对于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宁德市宁德职业
同享好时光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职业写作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Effect of the PTO damping force on the wave pressures on a 2-D wave energy converter *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