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环境下的路由协议仿真分析

2021-04-12 07:00:08余瑞向郑涛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路由表投递吞吐量

余瑞,向郑涛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十堰442002)

车联网技术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研究方向,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实现了车与车(vehicle-to-vehicle,V2V)之间、车与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之间的通信,达到了数据快速传输与数据转发的目的。与传统通信网络不同的是VANET 具有应用范围广、场景复杂多样的特点,应用场景一般为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乡镇街道。高速公路上每辆车相当于1个移动的节点,节点快速移动造成拓扑结构变化剧烈,并且节点具有道路属性。VANET 技术为行驶车辆提供及时加速提醒、减速警告和公路不适宜性等信息,在智慧交通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对安全数据预告与分析,有助于降低车辆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提高道路安全性和交通运输水平。路由协议是VANET 中基本的组成部分,为了使车辆之间能够准确交换数据,需要寻找路由性能较为优良的路由协议。在VANET 路由协议中,基于拓扑的路由协议分为按需驱动路由协议和表驱动路由协议[2]。典型的按需路由协议是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AODV)[3];表驱动路由协议的代表是目的序列距离矢量路由协议(destination-sequence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DSDV)[4]。AODV和DSDV路由协议具有收敛速度快、路由回复时间短、可扩展性好等特点,在VANET路由协议中运用较为广泛。大量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实验场景,对VANET 系统中不同的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寻找合适VANET 的路由协议作了很多努力。Saed 等[5]给出了AODV、DS⁃DV、DSR 等路由协议在随机路点模型和高速公路模型的仿真结果,即DSDV 吞吐量最低,时延也较低,AODV 在吞吐量和分组投递率方面比DSDV 性能要好。Mayada等[6]选择了3条网状城市街道,比较AODV、DSDV、DSR 协议的不同性能。任春江等[7]在单向三车道高速公路场景下,对先应式和反应式路由进行对比仿真,得出AODV 的分组投递率、吞吐量高于DSDV,DSDV平均端到端时延相比AODV低的结论。文中针对VANET特点并结合目前使用较多的高速公路场景,通过对比AODV 和DSDV路由协议在不同移动场景下的通信效果,从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以及吞吐量对路由协议性能进行评估。

1 VANET基本路由协议分析

1.1 AODV路由协议

AODV 协议分为路由发现阶段和路由维护阶段。路由发现阶段实现了路由寻路,源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若路由表中没有到达目的节点的有效路由,源节点通过广播路由请求消息RREQ进行路由发现过程。当中间节点收到源节点发送的RREQ后,查询路由表判断自己是否为目的节点,如果是目的节点就更新路由表信息,向源节点回复RREP并建立路由连接;反之则通过检查路由表信息,确认是否有到达目的节点的有效路径。当存在有效路由时,中间节点沿反向路由向源节点传输RREP应答帧,然后将收到的RREQ报文传输给下一跳节点,直至找到目的节点,建立或更新正向和反向路径;如果不存在有效路由,中间节点将更改收到的RREQ消息,将其目的节点序列号更新至当前最大值并将跳数加1,继续向邻居节点广播修改后的RREQ 信息。其他节点同样按照上述机制进行路由寻路过程,当源节点收到RREP 报文时,说明可以通过建立好的双向路由进行数据传输。在进行路由发现过程中,目的节点的IP 地址是用于寻路的关键字段,为了避免路由环路问题,其目的节点的序列号也会根据路由协议进行更新。AODV 路由表主要字段如图1所示。

图1 AODV路由表主要字段

路由维护阶段解决了链路中断问题,前驱节点列表主要用于路由维护阶段。若路由中断,需通过路由维护阶段重新建立有效路由,启动本地修复机制是根据中断节点位置来确定。如果进行本地修复且路由修复失败,断链的上一跳节点IP 地址可以在前驱列表中找到,上游节点就会沿反向路径发送RERR消息,收到RERR消息的其他节点根据其内容删除路由表中相应表项,将无关的路径设置为无效路径。如果仍需要与目的节点通信,则发出新的路由请求,进入路由发现过程。

1.2 DSDV路由协议

DSDV 路由协议改进了Bellman-Ford 路由算法,解决了Bellman-Ford算法中存在的路由环路问题。在DSDV 协议中每个移动节点都维护1 个路由表,每个路由表包含目的节点、下一跳节点、到达每个目的节点的跳数和序列号等信息。DSDV 路由表主要字段图2所示。DSDV路由更新需要节点周期进行广播消息,在发送更新之前,节点进入等待状态,确保没有从其邻居节点收到更新消息,定期更新路由表有助于维护网络的拓扑信息[8]。目的节点的序列号可以用来区分已过期的路由和当前使用的路由,避免因使用过期的路由信息产生无效的路径。如果序列号与表中已有的序列号相同,则使用路径长度更短的路由作为优选路由;如果新记录的序列号比表中已有的序列号大时,则使用新的序列号大的路由。DSDV 协议可以利用节点序列号消除路由环路,解决无穷计数问题。

图2 DSDV路由表主要字段

2 网络仿真模拟器

不同应用环境下路由协议性能各不相同,网络协议的验证、测试以及设计需要先进高效的网络仿真模拟工具。Thmos R.Henderson教授及其小组研发了新型网络仿真模拟器——NS3[8],NS3 是免费的开源离散事件网络模拟器,其网络构架包括模拟器内核和网络构件,支持很多开源软件,NS3 可以提供高性能的、与真实网络相近的网络仿真,为研究提供了准确灵活的技术支撑。

为了在VANET网络仿真中建立真实的车辆仿真模型,采用微观道路交通模拟工具(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SUMO)来构建车辆在VANET 中的运动模式[9]。该模型通过设置一段时间内不同车辆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参数,实现车道类型更改、车辆跟驰、换道模型设置,具有开放的图形化界面,可观察到具体的仿真过程。

图3 SUMO和NS3仿真流程图

SUMO 和NS3 仿真流程图如图3 所示。根据VANET 仿真场景,在SUMO中可以对道路拓扑、车辆分布以及车辆状态进行配置。通过SUMO 仿真软件生成相应的路网文件和路径文件,并将最终的场景文件在交通控制接口的帮助下,实现NS3网络仿真器与SUMO 的互联。在NS3 中选择相应的模块,编写仿真脚本,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图像绘制。通过联合仿真可以更加清楚了解网络仿真对交通模式的影响,使仿真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3 仿真验证及协议性能分析

3.1 性能评价指标

网络性能指标用来衡量网络性能的好坏。将AODV 和DSDV 路由协议在相同的模型和场景下进行比较,从以下路由协议性能指标进行分析:

1)分组投递率 指目地接收到的数据包与源产生的数据包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 为分组投递率;Nr为每个目的节点成功接收的数据包总数;Ns为所有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总数。P描述网络传输的可靠性,P越大,说明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传输成功率越高,链路稳定性较好。

2)平均端到端时延 指数据包在网络上从源传输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平均端到端时延;Δti为第i个数据包的延迟时间;n 为接收数据包总数。A 反映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A越小,说明网络实时性越好。

3)吞吐量 指网络中单位时间内正确收到数据包的数量,其公式为

式中:Th为吞吐量;Rb为接收字节;T 为仿真时间。Th测量网络持续向目的地提供数据的能力,Th越大,说明实际传输的数据量越大,传输有效数据的能力越高。

3.2 仿真环境

文中使用Linux 操作系统,通过网络仿真器NS3.26 对AODV、DSDV 路由协议进行仿真分析。针对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特点,利用SUMO生成节点移动场景,对运动文件中的车辆数量、车速等相关参数进行设置。采用周期边界环境,以保证仿真过程中道路上车辆密度不变,根据高速公路限速要求,设置SUMO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对于每种设置,仿真30 次并计算平均值,以减小随机性的影响。编译好场景文件后将其导入网络仿真器NS3中。NS3中的基本仿真环境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

表1 SUMO仿真参数设置

表2 NS3仿真参数设置

3.3 仿真比较及结果分析

1)不同车辆数量下协议的性能 VANET 网络中,车辆数量影响节点的密度以及节点分布情况,也影响车辆之间通信质量以及路由协议性能。设置车速为100 km·h⁻¹,节点个数为40~120,其他参数参照表2 进行设置。不同车辆数量下,AODV和DSDV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和吞吐量变化见表3。随着车辆数量增加,AODV 和DSDV 路由协议分组投递率呈缓慢上升然后下降趋势。车辆数量小于100 辆时,AODV 的分组投递率高于DSDV 路由协议。车辆数量大于100 辆时,AODV和DSDV 分组投递率数值变化趋势基本相近。车辆数量为40~80辆时,平均端到端时延数值较为稳定;车辆数量在80 辆以上时,AODV 和DSDV 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均呈现增加趋势,AODV路由协议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增长幅度略大于DSDV 协议。整体来看,DSDV 比AODV 路由协议平均端到端时延要低。车辆数量变化对AODV 和DSDV 路由协议的吞吐量影响较小,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AODV和DSDV 路由协议整体的吞吐量变化趋势不大。在车辆数量相同情况下,AODV路由协议的吞吐量较高,DSDV的吞吐量较低。

2)不同车速下协议的性能 车速的变化是影响VANET中节点拓扑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速公路环境中,车速较快,拓扑结构变化较为剧烈,路由性能随之改变。设置车辆数量为100辆,车速为60~120 km·h⁻¹,其他参数参照表2进行设置,分析不同车速对路由协议性能的影响。不同车速下AODV 和DSDV 路由协议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和吞吐量变化如表4 所示。在高速公路环境中,随着车速的增加,分组投递率逐渐下降。车速一定时,AODV 路由协议的分组投递率略高于DS⁃DV。随着车速的增加,DSDV路由协议平均端到端时延较为稳定。车速为60~100 km·h⁻¹时,DSDV路由协议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基本维持在10 ms以下,而AODV 路由协议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先增大后减小;当车速超过100 km·h⁻¹时,AODV 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增长速度明显大于DSDV 路由协议。车速小于100 km·h⁻¹时AODV和DSDV路由协议吞吐量呈下降趋势,车速为120 km·h⁻¹时吞吐量有较小幅度上升,车速相同的情况下DSDV协议在吞吐量方面比AODV协议效果差。

表3 车辆数量与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及吞吐量的关系

表4 车速与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及吞吐量的关系

3)仿真结果分析 根据表3 可以看出,当车辆数量增加时,双向车道上的车辆密度变大,在与对向车辆进行信息传输时,信息链路增加,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拥塞和碰撞几率随之增大。在车辆数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车速增大,双向车道中车辆位置变化较为剧烈(表4),导致了车辆拓扑结构不稳定。AODV是按需路由协议,当有信息需要进行传输时才启用路由发现过程,导致了较大的时延,但降低了路由开销,提高了路由利用率。车辆数量的增加使得车辆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数量增多,在信息量增加的情况下,AODV路由协议能够较好地控制路由的开销,带宽的利用率较高,因此AODV路由协议分组投递率和吞吐量均高于DSDV路由协议。DSDV 路由协议中的节点无论是否需要进行通信,都要建立和维护路由表,该路由表包含到达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信息,在传输数据时不需要路由发现过程,具有时延较低的特点,符合表驱动路由协议特点。DSDV 路由协议不考虑实际节点拓扑中是否用到具体的路径,随着数据包增加,通信量变大,使得带宽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在路由建立、维护过程中开销增大,导致其分组投递率和吞吐量较低。综上所述,在车辆数量和车速变化的情况下,AODV路由协议的分组投递率和吞吐量高于DSDV,但DSDV 路由协议的平均端到端时延低于AODV路由协议。

4 结论

应用NS3 仿真平台仿真分析了高速公路环境中在不同车辆数量和车速下AODV 和DSDV 路由协议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分组投递率和吞吐量方面,AODV 高于DSDV 路由协议,但在平均端到端时延上DSDV 路由协议的优势更大。从路由协议整体性能来看,AODV 路由协议性能更好,但在网络拓扑变化大的场景中,其链路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针对车辆运动方向变化以及道路约束条件,未来可在不同场景下对路由协议的性能进行模拟和测试,并通过优化AODV 路由协议,提高AODV 路由协议性能。

猜你喜欢
路由表投递吞吐量
智能投递箱
工业设计(2023年1期)2023-03-02 10:08:12
传统与文化的“投递”
中外文摘(2022年13期)2022-08-02 13:46:16
基于OSPF特殊区域和LSA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组播状态异常导致故障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集装箱化(2016年11期)2017-03-29 16:15:48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集装箱化(2016年12期)2017-03-20 08:32:27
大迷宫
基于新路由表的双向搜索chord路由算法
2014年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集装箱化(2014年2期)2014-03-15 19:00:33
上海港11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25%
广东造船(2013年6期)2013-04-29 16: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