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红香粳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2021-04-12 01:17黄凯华
广西植保 2021年1期
关键词:孕穗飞虱稻飞虱

黄凯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植保植检站 东兰县 547400)

红香粳是东兰县农家百年传承的优质特色稻种,该米色暗红,饭味浓香,营养丰富,产品供不应求,是当地老人养生的重要食品之一。随着该县红香粳稻播种面积的扩增,近年来稻飞虱的为害呈偏重发生趋势,使粳稻减产15%~30%,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必对红香粳收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1 东兰县红香粳稻飞虱的发生情况

该县红香粳稻2019年播种面积为391.6 ha,稻飞虱为害面积达83.7 ha,占21.3%。据该县植保站调查,稻飞虱在东兰县境内每年发生7~8代,4—10 月为害,以白背飞虱、褐飞虱居多,灰飞虱数量较少。其成虫和若虫常群集在红香粳稻下部茎秆刺吸汁液,在嫩绿、阴蔽、积水的稻田为害较重。在粳稻孕穗至开花期,稻株体内水溶性蛋白含量较高,稻飞虱虫口激增,吸取稻汁量大,容易造成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灾害。在粳稻乳熟期后,长翅型虫口比例上升。2019 年该县红香粳稻飞虱为害的各世代时间见表1。

表1 2019年东兰县红香粳稻飞虱发生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稻飞虱在秧苗期和灌浆黄熟期虫口密度较小,为害较轻。在分蘖期至抽穗扬花期虫口密度大,对粳稻生长造成重大的影响。

2 稻飞虱为害红香粳的症状特点

东兰县红香粳具有株型较高、叶片松散、香味浓郁等特性,稻飞虱喜群集在其下部活动,在气温25℃~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及地势低洼、偏施氮肥、秧苗徒长的阴蔽环境条件下,易出现暴发性为害。在秧苗期为害,先选择在嫩绿茎叶聚居,以口器刺吸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使稻丛基部变褐色,叶片发黄干枯。在分蘖期为害,雌虫以产卵管刺入粳稻表皮组织,将卵产于组织内,稻株被刺伤处常呈褐色条,严重时稻株基部腐烂,然后逐渐枯死,使稻田形成“黄窝”现象,常造成大片水稻枯黄倒伏[1]。在孕穗至扬花期为害,使粳稻抽穗困难,结实率下降,瘪谷增加,影响产量和品质,被害稻田轻者减产15%~30%,严重时减产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该县红香粳孕穗至扬花期稻飞虱的为害症状详见表2。

表2 2019年东兰县红香粳孕穗至扬花期稻飞虱为害情况

从表2 可以看出,该县红香粳孕穗至扬花期间,受7月高温多雨天气的影响,稻飞虱的发生为害较重,常造成稻株枯黄和黄窝现象,使粳稻产量损失17.3%~27.9%。

3 东兰县红香粳稻飞虱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5 年以来,该县红香粳稻飞虱为害有偏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影响到粳稻的正常抽穗和产量的形成。据2019 年7 月在该县武篆镇中和村、兰木乡同仕村、泗孟乡生满村、长江乡兰阳村、长乐镇更乐村、隘洞镇百建村、切学乡板烈村等7个重点稻区调查,红香粳稻飞虱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稻叶香甜,从嫩绿多汁的秧苗开始叶片就散发出稻香气味,至抽穗扬花期更浓,极易招致飞虱聚集为害;二是高温多湿,该县红香粳以中晚稻栽培为主,5—9 月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田间湿度大,极有利稻飞虱群集茎秆处生存取食和繁殖后代;三是迁入量大,每年的夏风天气是稻飞虱迁入为害的高峰期,从而加大了田间的虫口密度[2];四是田间阴蔽,一些稻田种植密度大、氮肥施用过量、田间长期积水等均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尤其是红香粳植株高大、叶片披露、透光性差等给稻飞虱栖息创造一个适宜环境,从而加重了对稻株的聚集为害;五是稻茬重叠,该县早稻与中稻、中稻与晚稻生长期相互交叉重叠,给稻飞虱每年多世代发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条件。

4 东兰县红香粳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稻飞虱的发生成灾不仅与迁入的虫量、气候因子有关,同时与稻田栽培管理、天敌种类(如青蛙、寄生蜂、蜘蛛)有关,尤其是夏季大风多雨天气更有利于稻飞虱的大发生[3]。根据该县植保部门近年来的防治经验,在防治中应以健株栽培为主,结合物理、生物、药剂等防治方法,把稻飞虱为害控制到最低水平。

4.1 科学调控水肥,增强稻株抗虫性

合理调控水肥是红香粳抗病虫、夺高产的重要基础,在栽培中应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在育秧时,采用旱育稀播方法,培育强根壮秧,增强秧苗的抗虫性;二是在抛栽时,以主穗苗为主,合理稀植,减少分蘖苗被飞虱为害;三是在施肥上,以有机肥为主,实行氮、磷、钾与硅、钙、镁、硫肥等配合施用,改善粳稻营养条件,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提高抗虫能力;四是在水分管理上,以湿润灌溉为主,返青至分蘖期保持浅水层灌溉,够苗时要露晒田。孕穗期回浅水,灌浆至成熟期保持湿润,增强土壤通气性,减少稻田硫化氢、甲烷等危害,促进稻根生长,保持根系活力,提高粳稻抗倒能力。

4.2 推广稻鸭共育,净化稻田环境

在粳稻抛栽立苗后,每亩放入20~25只鸭苗,利用鸭子在田间觅食活动,既可捕虫净草,又可中耕耘田,每天的排泄物可增肥[4],至水稻抽穗后,把鸭子收回圈养。稻鸭共育可除掉田间害虫60%~70%,减少稻田农药、化肥施用,有利于农田生产绿色食品,实现稻鸭双丰收。

4.3 利用灯光诱杀,配合黄板粘捕

稻飞虱成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每年5—10月在田边安灯杀虫,每3~3.5 ha 稻区安装1 盏太阳能诱虫灯。每3~5 m2稻田挂上1 片黄板粘虫,黄板高度离地面35~45 cm粘虫效果较好,每张黄板可粘捕200~300 头飞虱。使用灯色诱捕,既节约能源,又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稻谷、土壤和水源污染,节省农民种稻成本。

4.4 控制本地虫源,防止扩散为害

为害红香粳的飞虱有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3 种,其中前2 种为迁飞性害虫,最后1 种是本地越冬害虫。为防止发生为害,在冬季农家积肥中,应清除田边杂草,采取深埋或火烧来破坏其生存的环境条件,消灭越冬场所,压低越冬虫源数量,把稻飞虱的为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使粳稻生产更加安全高效。

4.5 及时准确测报,使用对口药剂

由于稻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只有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才能准确监控其发生趋势。可利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调查手段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当返青期至分蘖期每百丛虫量1 000~1 200头、孕穗期百丛虫量达800~1 000 头时可采用药物防治。在防治时,应掌握在1~2 龄若虫盛发期用药效果最好。每亩用25%噻嗪酮(扑虱灵)WP 45~50 g或10%吡虫啉WP 15~20 g 兑水60 kg 均匀喷雾,晴天上午田间露水干后或下午太阳落山以前喷药。施药时水量要足,保证稻株下部喷到药液,同时田间保持浅水层3 cm 左右,以提高防治效果[5]。组织机防专业队开展统防统治,降低稻飞虱对红香粳的为害,促进粳稻优质高产丰收。

猜你喜欢
孕穗飞虱稻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在我的村庄
9种杀虫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在我的村庄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