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珊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必须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把握,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西方国家在长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但资本主义从不以共同富裕作为其发展的价值追求,市场原教旨主义放任资本主义所有制本身必然导致的贫富分化。一些观点思潮把市场机制的作用绝对化,掩盖了市场机制的缺陷,把公平与效率绝对地对立起来,否认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可相容性。即使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经济,也是将维护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作为其理论立场。在西方语境中的福利政治,也不是将共同富裕作为其价值导向,而是将福利作为调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从而维护资本主义体系运转的工具。究其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为中心的生产和分配机制最终要服务于资本增殖,而非服务于“人”这一生产主体本身。
共同富裕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马克思主义将“人”作为物质生产的主体和物质财富生产的目的,提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所在。
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劳动人民共同走向富裕,是在物质财富高度发展的情境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美好社会形态。
现阶段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共同富裕首先要富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财富创造能力的巨大跃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一个整体不富裕的社会,共同富裕无从谈起。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未来,依然要坚定不移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值得一提的是,共同富裕与发展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共同富裕要以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高素质劳动者,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能够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基础。第二,共同富裕是全面的富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生活富裕,还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和精神层面的富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层面。第三,共同富裕是消除了两极分化但存在合理差距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普遍共同的富裕,要求消除两极分化,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与群体差距。同时,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和同步富裕。共同富裕并不抹杀个人基于努力、能力带来的收入和财富差异,承认并鼓励社会成员基于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获取高收入,但要求收入的差距是根据市场和贡献形成的合理差距。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机制更加注重分配正义,使财富和收入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第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政策不能够脱离这个实际,要“积小胜为大胜”,把阶段性和长远性、区域性与全局性统一起来,统筹各类资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探索实现共同富裕新路径
共同富裕是人类美好善良的愿景,我国古人曾提出过“大同社会”的思想,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提出过“理想国”“乌托邦”的构想。马克思集中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由此共同富裕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极大地保护了社会财富尽可能公平地在全体劳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苦卓绝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了体制束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教文卫蓬勃发展,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创造了经济社会条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当前,生产资料的大众化和可及性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极大发展,人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创富的能力和积极性前所未有地提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现阶段,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好“蛋糕”,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推进公平分配体系现代化,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围绕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断缩小地区、城乡和群体差距。提高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的力度和精准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为突破口推动人民共富。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推进生产资料大众化和人力资本开发现代化,持续发展市场主体,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使人人拥有创富能力。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医疗、兜底救助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