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光荣使命 彰显省会担当

2021-04-12 15:38中共南京市委
群众 2021年23期
关键词:南京建设

中共南京市委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赋予了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发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时代号召。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全面贯彻省党代会部署要求,先行探索、改革攻坚,加快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示范区,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彰显省会担当、作出南京贡献。

更大力度推进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南京将对标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增强基础研究支撑能力。推动紫金山实验室承担更多战略任务,加快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要科创平台在宁布局,支持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研究,聚焦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争创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扎实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实施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加快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优势产业,重点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一批千亿元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加快建成数字经济高地。持续提升创新资源强磁场能级。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顶尖创新团队,统筹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加快打造区域性高水平人才高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实施“双碳”行动方案,积极推进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钢铁、石化、建筑等行业绿色化转型,努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到2025年,形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重点产业迈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4%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高新技术企业达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5.5%,形成1个万亿元级、2个5千亿元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更大力度促进制度创新、强化开放合作。南京是长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南京将对标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在省域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中展现更大作为。做强资源聚合平台。放大江北新区和自贸片区叠加优势,优化完善江北新区体制机制,大力引进高水平“链主”项目和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强自贸试验区与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园区、特殊监管区联动,打造全域自贸格局。做大双向开放市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新街口等核心商圈和特色商业中心服务功能,积极培育离岸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内外贸、进出口协调发展水平。做实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增强大型国际会议、会展、赛事等承载能力,积极争取更多国际性专业协会和科技、工程、商贸类国际组织落户,深化国际友城合作,不断拓展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比“十三五”增长10%左右,外贸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5%,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年入境过夜游客达100万人次,申办和引进5项以上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化水平迈入全球一线城市次等级(Alpha-)行列。

更大力度打造链接枢纽、集聚要素资源。南京是国家明确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空、铁、水、公、管五大交通运输方式。南京将对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引导各类高端资源要素融通集聚,加快成为服务长三角、联动东中西、链接亚太的综合资源配置中心。坚持交通先行战略。推进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南京北站、宁宣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临空国际开放枢纽,完善南京站、南京南站、南京北站、禄口国际机场“四站”聯动格局,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提高空铁水公联运水平。增强服务辐射功能。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总部经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和金融、商务、法律、信息等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法治园区,大力引进总部型、功能型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和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建设重要金融中心。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扎实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深化宁杭生态经济带合作,推进南京都市圈“东进”“西融”,抓好跨界示范区和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取得标志性成果。到2025年,新增总部企业200家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6%、超过2500亿元;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000万人次以上,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量达到400万标箱。

更大力度深化城乡融合、推动协调发展。南京坚持高标准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总体布局加快形成。南京将对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推进中部“田园都市”和南北“都市田园”,加快展现现代化大都市独特风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深化“一核三极”战略,明确江南主城、江北新区、紫东地区、南部片区等重点片区发展定位,推动组团式、内涵式发展,建设精明增长的紧凑城市、精致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统筹做好老旧小区“留改拆”有机改造、公共空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过江通道和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快速路网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发生质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都市现代农业,以国家级农高区、农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打造全域美丽乡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特色田园乡村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和现代文明。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86%以上,经济总量在都市圈占比达到35%,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550公里,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000个左右。

更大力度保障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南京将对标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公平可及、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新建、合办、托管、兼并等方式,推动优质资源面向新城新区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更高水平健康南京、世界体育名城,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调高、扩中、提低”,扎实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激发技术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企业创业者、新型职业农民等重点群体活力,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开展“宁育未来、宁聚青春、宁享天年、宁保无忧”四大行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施青年创业主体倍增计划,支持更多“宁漂”成就人生梦想,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深化大城市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康养之都、颐养之城,让所有新老南京人都能感受到城市温度、社会温暖。到202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万元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6年以上,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超83.5岁、位居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陈伟龄

猜你喜欢
南京建设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