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平利
导读:
中国内地2020年总客运量175.27亿人次,较2019年238.14亿人次减少62.87亿人次(减少26.40%)。
全中国(含港澳台)2020年总客运量206.71亿人次,日均5662.19万人次,较2019年7715.10万人次下降26.61%。
内地总客运量占全国的约85%,港澳台占全国的约15%,疫情之下占比情况与2019年基本一致。
2020年全年最大日客流发生在2020年12月31日,当天共有18城客运量创下历史新高。
说明:
1. 城市范围:包含2020年已开通地铁(除有轨电车、云轨、市域铁路等)的全部内地38座城市(佛山数据列入广州),及港澳台5座城市(香港、澳门、台北、桃园、高雄),涵盖两岸四地全中国所有43座城市。
2.客流口径说明:客流数据为城市同网的“地铁”,不含不同网的有轨电车、市域铁路等;内地原始客运量数据均含进站与换入;港台原始数据均为出行量(即进站),为便于横向对比,港台数据按其线网规模乘一个近似换乘系数(香港全年不固定),得出近似换算客运量,同时标注了进站。
里程口径说明:里程统计范围原则对应客流的统计口径,北京里程含同网的磁悬浮线;上海、长沙不含磁悬浮线;部分跨区域线路如广佛线佛山段、上海11号线江苏段等均统计在一家;含盖多家运营商,如北京、深圳、杭州、福州、西安、郑州、南昌、昆明。里程数值理应为对外运营里程,但在实际中难免出现工程数据与运营数据混用的情况,本文数据难免存在些小误差。
3. 新线情况:本年新增首次开通城市1座(太原),新增里程的内地有23座(含新开)城市共约1175.04km,港澳台有2座22.8km。计算全年平均客流强度所需的平均里程时,按每日运营里程的加权平均值计算,首次开通城市日均客流按实际运营天数计算,其余按全年自然日(包括停运时间)平均计算。
4.客流原始数据来源:分别来自官方微博、网站、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交通部或其他可靠渠道,经分析整理而成,未经原单位最终核实,仅供参考。
中国内地2020年总客运量175.27亿人次,较2019年238.14亿人次减少62.87亿人次(下降26.40%);日均4803.35万人次,较2019年6552.75亿人次下降26.70%。中国港澳台地区2020年总客运量(指换算客运量,下同)31.43亿人次,日均858.84万人次,较2019年1162.35万人次下降26.11%。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2020年总客运量206.71亿人次,日均5662.19万人次,较2019年7715.10万人次下降26.61%,见图1。
图1
内地总客运量占全国的约85%,港澳台占全国的约15%,疫情之下占比情况与2019年基本一致。
·总客运量超20亿人次的有上海、广州、北京、(香港),共4城;
·年总客运量20~10亿人次的有深圳、成都2城;
·年总客运量在10~5亿人次从高到低有(台北)、重庆、南京、西安、武汉、杭州,共6城;
·年总客运量5亿~1亿人次的从高到低有长沙、郑州、天津、沈阳、苏州、南宁、合肥、宁波、昆明、长春、青岛、南昌、大连、厦门,共14城;
·年总客运量1亿~5千万人次的从高到低有福州、无锡、石家庄、(高雄)、兰州、哈尔滨,共6城
·年总客运量5千万~1千万人次的依次有贵阳、东莞、常州、呼和浩特、徐州、乌鲁木齐、(桃园),共7城;
·年总客运量1千万人次以下的依次有济南、温州、澳门,太原(新加入),共4城。
内地占比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62%)、广州(58%)、南京(56%)、深圳(54%)北京(53%)、成都(50%)、南宁(45%)、武汉(44%)、杭州(43%)、西安(40%)。
(1)2020年日均客运量过百万人次的内地有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成都、重庆、南京、西安、武汉、杭州、长沙11城及港台的香港、台北2城共计13城。其中长沙为2020年新晋成员,也是长沙年度日均史上首次突破100万,长沙为疫情下的2020年百万城中唯一正增长城市(新线开通)。
(2)2020年日均客运量在100-50万人次之间的内地有6城,日均客运量在50万人次以下的内地有21城及港澳台的高雄、桃园、澳门共计24家。其中合肥、厦门、济南为正增长的城市。
疫情下的2020年,内地总客运量在疫情与新线加持的对冲后,仍较上年下降26.7%。
厦门因2019年年底第二条新线开通,再加上2020年有部分免费乘车活动的加持,全年客运量比上年几乎翻番(增幅95.89%),增幅一骑绝尘,成为2020年全行业的一大“亮点”。长沙、济南、合肥同比上一年在新线的加持下客运量也有不小的增幅,分别增长14.18%、10.98%和8.17%。
其余城市较上一年均有下降,降幅最大的竟然不是武汉,而是哈尔滨(-50.91%),拦腰折断,武汉跌幅49.37%位列第二。日均百万以上的城市,除武汉往外降幅较大的分别为北京(-42.24%)、南 京(-30.93%)、 广 州(-27.22%)、 上 海(-27.14%),降幅较小的有杭州(-8.4%)、成都(-13.56%),而深圳则是北上广深四大超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降幅小于两成的城市(-19.95%)。
港澳台城市中,台北受疫情影响最小,因环线部分开通,换乘系数提高,台北2020年日均换算客运量仅比2019年下降19.26万,降幅6.59%;香港跌幅32.59%;而澳门跌幅超过9成(去年最后一个月开通免费乘车)。
2020年全年最大日客流发生在2020年12月31日,当天共有18城客运量创下历史新高,百万线共有20条,其中广州7条、上海4条、深圳3条、南京3条、北京、西安、武汉、杭州各1条。(见图2)
图2
工作日客流:以上海年日均901.11万人次首次超越北京跃居全国榜首,而北京则因为阶段性疫情跌至第二。
休息日客流:卫冕冠军广州达555.32万人次,上海以505万位居次席,香港以467.69万列第三,而第四的北京与第五的深圳客运量差距已非常小,不足10%,考虑两城的换乘系数之差,实际上休息日北京的进站人数要少于深圳。
工作日客流明显高于休息日的有北京、上海,两城通勤客流占比特别大,其中表现最为典型、降幅最大的为北京,断崖式下降接近一半(49.24%)。
此外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广深以及其他很多城市工作日与休息日之间的客流差也比去年有所增大,也就是说工作日有较好的刚需支撑,下降相对较小,而休息日客流下降甚于往年。
内地2020年日平均客流强度为0.78万人次/公里(2019年为1.22万人次/公里),港澳台2020年日平均客流强度为1.80万人次/公里(2019年为2.59万人次/公里),全国年日平均客流强度为0.85万人次/公里(2019年为1.33万人次/公里)。
内地2020年日均客流强度最高为深圳的1.31万人次/公里(2019年最高为深圳1.91万人次/公里),深圳连续2年居内地第一。第2-10名为广州(1.28)、西安(1.23)、上海(1.15)、成都(1.03),北京(0.91)、长沙(0.90)、杭州(0.86)、沈阳(0.79)、重庆(0.69)。内地工作日前5分别为深圳(1.44)、广州(1.37)、上海(1.34)、西安(1.29)、成都(1.14)。内地休息日前5分别为西安(1.11)、广州(1.08)、深圳(1.03)、长沙(0.88)、成都(0.80)。
2020年内地23城新增地铁1175.04公里,较2019年新增895.66公里增幅31.19%。其中:成都以新增210+公里第一,杭州以约170公里位居第二,深圳以100+公里排名第三;新增100-50公里从高至低依次为西安、青岛、长沙、宁波、昆明、郑州;新增量50公里以下从高至低依次为南昌、无锡、南宁、沈阳、上海、呼和浩特、合肥、徐州、太原、石家庄、广州、北京、重庆、福州。
2020年客流及其客流强度排名涉及7项主要指标,分明为年末运营里程(采用与客流统计相同的口径)、年日均客运量、年日均客流强度、工作日日均客运量、工作日日均客流强度、休息日日均客运量、休息日日均客流强度,分别列出了各家在所在区域(内地或港台)与全国的排名(见表4),21项桂冠(全国7+区域14)花落情况:
北京在年末运营里程中排名全国第一(兼内地第一):2个。上海在日均客运量、工作日日均客运量年末运营里程中排名全国第一(兼内地第一):4个。广州则在休息日客运量指标上再次排名全国第一(兼内地第一):2个。深圳在日均客流强度、工作日日均客流强度2项指标中排名内地第一:2个。西安在休息日客流强度排名内地第一:1个。香港在日均客流强度、工作日客流强度、休息日客流强度3项指标中排名全国第一(兼所在区域第一),香港其余4指标在所在区域第一:10个(其中全国3+区域7,也就是说在区域排名中绝对的龙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疫情之下,回顾2020,中国城市地铁,低开高走,有失更有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从全球视野看仍是表现亮丽;展望2021,境外疫情依旧,中国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中砥砺前行,或有波折,但必将又会是另一个崭新的局面!
历史最高客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