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股骨粗隆间属于股骨近端,是髋关节重要组成部分,骨折后会直接导致髋功能障碍[1]。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术式之一,能够有效复位,促进骨折端愈合,改善关节功能[2]。由于骨骼组织结构、功能等的特殊性,骨折端生长愈合时间长,疼痛及功能抑制明显,且易导致压疮、感染等发生,不利于髋功能康复。研究发现,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3]。为此,本研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旨在探讨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82例,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女19例,男22例;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65.69±4.41)岁;骨折位置:左侧23例、右侧18例。对照组女18例,男23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5.62±4.45)岁;骨折位置:左侧24例、右侧1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4]中股骨粗隆间诊断标准;②具有手术指征,且对手术耐受;③认知、精神正常;④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为陈旧性骨折或其他类型髋部骨折;②合并肢体残缺或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者;③存在脑卒中史或颅脑外伤史者,且伴有后遗者;④具有精神病或精神病史者。
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干预:术后加强患肢管理,术后1周内卧床休息,期间引导患者进行简单床上活动,之后根据患者创口愈合情况逐渐进行康复训练,术后每个月进行X线复查,评估康复情况,调整训练强度,持续观察6个月。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干预:(1)术后1周内。术后麻醉消退(6小时左右)后抬高床头45°-60°,患肢下垫软枕,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以及踝关节转动和踝、足背、足趾弯曲、背伸训练,每次15分钟左右,4-6次/d;术后1天持续进行呼吸训练及踝关节训练,并增加臀部及股四头肌收缩训练,10s/次,共计10次为1组,每天训练10-15组;术后2-7天进行关节悬吊,进行膝关节、髋关节被动屈伸运动,从10°开始,逐渐增加活动度,每次增加5°-10°,最大屈髋活动度在90°以内。(2)术后1-2周。开始进行膝、髋关节仰卧位屈伸训练,之后可坐于床边,双腿自然下垂,进行主动屈膝活动,针对下肢肌肉进行训练,并增加坐立时间及活动幅度。(3)术后2周。每天进行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及呼吸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若耐受性高则可扶拐下床站立,之后逐步进行行走训练;患者出院前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要求患者每个月复诊1次,若骨折愈合良好则可进行负重训练,包括负重行走、起立半蹲训练等,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功能康复效果。(1)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于术后当天、6个月评估疼痛程度,运用标有刻度0-10的标尺进行衡量,评分高则代表疼痛程度越深。(2)记录2组康复训练期间肺部感染、骨愈合延迟、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3)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6]评估康复效果,共9个项目,涵盖疼痛、关节畸形、功能活动、步态、关节活动度等,评分范围0-100分,分为优(≥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4个等级。
5 结果
5.1 2组疼痛程度比较:2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当天,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5.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5.3 2组髋功能康复效果比较:观察组髋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髋功能康复效果比较(n,%)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较高,术后愈合较慢、康复期较长。康复训练是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手段,在骨折术后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意义重大[7]。
骨折术后早期患处血液回流差,若训练延迟则不利于患处血液循环,导致愈合延迟,影响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8-9]。髋部属于机体运动的中心,负重较大,若术后过早负重可能会加重关节负担[10]。故临床需注意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方式,确保患者正确进行康复训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在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价值高。本研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指导患者在麻醉消退后即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能够尽早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及代谢,加速肌肉功能恢复,提高关节稳定性性,利于骨折处愈合及髋功能康复。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从而避免或减少卧床时间过长导致的肺部感染、压疮等。同时,早期康复训练内容从简单的踝关节自主活动开始,循序渐进,以耐受为宜增加运动量,可避免活动不当导致的疼痛加剧、愈合延迟等,并提高患者早期活动耐受性,利于活动量及活动强度的逐渐增加,进而加速康复进程,增强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