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预制基础分析

2021-04-10 21:41:35王国维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钢结构构件建筑工程

王国维

广东兆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东 肇庆 526000

1 钢结构预制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应用现状

1.1 发展背景

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步入现代化发展阶段,钢结构预制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还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相应要求,即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并对相应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有效管控。同时,为了保证我国的长久稳定发展,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位,有关管理规定中还提出了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落实绿色施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就需要结合以上施工理念开展相关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并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1.2 应用现状

随着现代化建筑工程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工艺被取代,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钢结构预制技术,因为在当前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效率与质量。在建设过程中若一味守旧,只利用传统方式开展工作,会导致工程建设效率直线降低,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且材料的运输与储存也极为不便。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开始应用钢结构预制方式施工,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降低资源损耗,节省大量劳动力,也使材料的运输与储存更加便捷,并进一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同时也为社会与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2 钢结构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

2.1 技术准备

在进行钢结构安装前首先要开展技术准备工作,即了解施工图纸并落实技术交底工作。要对整体钢结构预制技术进行交底,并开展安全交底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图纸对施工机械、材料应用等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在工程建设开始前,还需与总包及监理单位确定相应的工程验收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形成报告,递交给有关部门审批。

2.2 施工人员准备

工程建设工作开始前不仅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分析,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会因为施工人员操作失误而出现安全风险。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能、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同时还要确保施工人员持证上岗。

2.3 施工机具准备

施工设备也是工程建设有效开展的基础,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设备进行检验,以保证设备运行效率与质量符合工程建设要求。若设备未通过审批就要立刻更换其他新型设备,避免因为施工设备问题延误工程建设。

2.4 工程材料准备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问题需要重点关注。选择施工材料时一定要保证其质量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材料入库后也要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并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复检,复检后再将相关检查资料报给业主。若是半成品入库则需在检查过程中根据相关技术以及图纸的要求对材料质量、尺寸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将相关资料与工程材料上报给业主。

2.5 基础验收

验收工作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一般情况下验收工作由总包、监理、土建施工等单位一同进行,并且在验收时还会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标记。在验收时工作人员会重点关注工程内部与外部是否存在裂缝、空洞等问题,还要对其标高、平整度等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细致的检查来提高工程整体质量,避免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

2.6 安装标高地找正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座浆法、垫铁法、螺栓找正法三种方式进行找正。下文结合某工程建设对座浆法进行总结分析。这一找正方法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计灌浆材料比例。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水料配比为2∶0.4(料∶水)。(2)设计座浆坑。结合该工程情况,座浆坑的长宽需控制在1.8~2cm,同时其深度要控制在0.1~0.3cm。需注意的是,其最小厚度不能低于0.5cm。(3)清除坑内杂物并在清除后将积水全部排出。(4)重点关注混凝土灌注问题,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层捣固,从而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5)重视垫板放置工作,同时注意其水平度、顶面标高允许偏差等。(6)利用合理的方式使混凝土平稳下降。(7)对其进行养护,且养护天数大于3d。

3 工厂化预制与现场预制的优缺点

在钢结构预制工作中有工厂化预制和现场预制两种方式。

3.1 工厂化预制的优缺点

(1)工厂化预制的优点。这一预制方式可以保证钢结构的精准度,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其焊接、切割、钻孔的工作都是由大型设备完成的,其精密度远高于人工制作方式,并且产量也极高。预制结束后设备还会清除材料上的锈迹,进而有效提高材料整体质量。

(2)工厂化预制的缺点。①预制过程中若监管力度不足,会使结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就需要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而这又会增加成本投入。②工厂化预制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制作材料,这就导致其生产与运输难以与施工现场需求同步,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还会出现构件受损的问题。③工厂预制对成本的影响不仅在于人工成本投入,运输过程中还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如构件体积过大、构件数量过多等。④制作过程中极易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设计会不断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其材料结构与实际工程建设出现偏差,最终严重影响工程建设。

3.2 现场预制的优缺点

(1)现场预制的优点。这一预制方式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极高,并且材料的运输与管理也更加便捷,同时在出现任何问题后能及时进行修改,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需要对某一结构进行变更,那么在现场预制过程中就可以对材料结构进行改变,并且降低了材料运输对其结构产生破坏情况出现的概率。

(2)现场制作的缺点。现场钢结构预制可以有效减少运输与人工成本投入,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①构件的加工都是人工进行,虽然加工人员都是现场工作人员,但是由于没有精密仪器的加持,构件精准度会大幅度下降,最终影响施工质量与效率。②人工进行构件设计则无法对每一细节进行优化,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边角料,使材料成本增加。③由于现场预制是在露天环境下作业,焊接过程中就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易使构件因应力而变形。④现场对构件进行除锈、刷漆,会影响空气质量,不利于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4 钢结构预制技术的发展对策

4.1 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支持

虽然近几年我国社会与经济正向好发展,并且建筑行业也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但钢结构预制技术还较为滞后,如预制地点的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为钢结构预制建筑的发展提供帮助,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资金援助,鼓励施工单位建立场内预制基地,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现代化发展。

4.2 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起步较晚,相关安全体系与管理体系仍处在完善阶段,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并完善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并且,在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对技术体系进行优化,进而有效推动地区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保证工程建设符合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方向,最终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相关施工单位应有效提高钢结构预制工作质量,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钢结构预制工作,使钢结构预制工作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

猜你喜欢
钢结构构件建筑工程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48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8期)2017-01-15 13:55:22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12期)2016-12-21 03:13:28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3期)2016-12-01 05: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