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宗礼
梳理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有章不循、有禁不止,违反制度、违规操作,监督不力、执行不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某企业一名员工因违反操作规程险些酿成生产安全事故。对于此种情况,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给予公开曝光、离岗培训、扣发当月绩效奖金处理,并取消当年参评各类先进的资格。
然而,当其所在班组将情况上报到相关职能部门之后,职能部门并没有对其绳之以规章制度。究其原因,企业领导认为这名员工平时工作积极主动,技术技能比较过硬,是企业连续多年的先进个人,如果将这样一个先进典型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问责了,会使先进典型的形象受到损害,不利于调动和保护先进典型的积极性。因此,网开一面,对这名员工的处理以息事宁人的态度给予领导谈话、口头批评了事。
其实,像上述企业那样,对“三违”现象的处理狠不下心、下不了手的例子在许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贴满了墙壁,有的还印制成精美的手册发放到干部员工手中。一些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经常把制度挂在嘴边,似乎对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很重视。然而,少数干部在面子、人情、关系面前往往表现出“情感大于制度”的现象,以所谓的批评教育代替应有的问责处理,以个人好恶选择性执行制度,致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写在纸上、说在口上、贴在墙上,却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成了毫无威慑力的“棉花棒”“纸老虎”“稻草人”,难以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真正“硬起来”“严起来”,由此导致安全生产“三违”现象像割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出新的一茬,安全生产始终处于难以稳定的波动状态。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严格执行。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是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要想让这个保护神真正“显灵”“发威”,最大程度地发挥好护佑安全生产的功力,就必须真真正正地让它“硬起来”“严起来”。
“硬起来”“严起来”的前提是范围的覆盖性。企业安全生产涉及决策、管理、监督、执行,牵涉基层一线、生活后勤、机关服务、科技研发等等,哪一个方面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得力,都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把所有单元、所有专业、所有岗位、所有工种涵盖其中,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一线作业人员,无论是境内生产经营还是境外生产经营,都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管控,真正做到生产经营拓展到哪里,规章制度就延伸覆盖到哪里,把所有人、所有事都纳入制度之中予以约束和规范,做到人人受控、处处受控、事事受控,坚决杜绝制度盲区与制度真空,确保制度的严密性。
“硬起来”“严起来”的基础是条款的操作性。制度是用来执行的,不是用来朗诵和歌唱的。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以理性思维强化条款的精确性、具体性、针对性。要注重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符合企业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技术规范、员工队伍等特点,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保证合情合理、合规合法,量体裁衣、彰显个性,既不过于严苛,不尽人情,也不有意降低力度,失去原则,做到张弛有度、松紧适宜,易操作、好执行、能落地。因此,制度的内容要一是一、二是二,简单、直接、直白、明了,切中要害。哪些行为不该有,如果发生了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哪些规范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将给予什么样的处理,必须不含糊、不绕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要避免空洞的大道理说教,或者是诗意化的优美词藻集成,也要避免拿来主义的复制粘贴,不服水土,使制度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硬起来”“严起来”的条件是全员的知悉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习制度、熟悉制度、遵守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的规范性、实效性,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目的所在。要让干部员工理解和遵守规章制度这个“道”,就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让其全面熟悉、准确理解、深刻把握制度的内涵,用制度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此,一方面,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组织生产骨干与安全生产专家反复论证,提高制度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的广泛性、持续性、全面性宣传,让制度进网络、上橱窗、入板报、登荧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成为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一方面,要把制度纳入干部教育、员工培训、安全生产例会、班前会、班后会之中,强化考核与考查,让每一个责任主体都熟悉制度、了解制度,避免“制度盲”现象,为有效执行制度创造条件,奠定思想基础。
“硬起来”“严起来”的关键是领导的示范性。古人云:“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领导干部是制度执行的“示范者”,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层层树标杆、立示范。企业领导者、管理者要增强学习制度的主动性,要带头将制度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用制度推动和执行安全生产工作;要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通过一级带给一级看,一级做给一级看,高喊“向我看齐”的口号,当好“以我为旗”的标杆,引导和带领员工群众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各类先进人物也要在学习与遵守制度中当先进、当楷模,发挥好先进典型的辐射与带动效应,形成以遵守制度为荣,违反制度为耻的良好环境。
“硬起来”“严起来”的根本是执行的公正性。《官箴》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公平正义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最基本信用,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执行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底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坚持以儆效尤,避免下不为例,坚持闻风而动,避免推三阻四,做到不选择、不变通、不打折,对事不对人,无论是领导干部、先进人物还是普通员工,只要违反了制度,该曝光的及时曝光,该处罚的严厉处罚,该调整岗位的赶快调整岗位,该问责的必须严厉问责,切实做到制度面前没有例外,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坚决消除制度的“弹性空间”,持续提升制度的“硬度系数”,把安全生产管理的一切行为都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毅笃行,保证执行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坚决避免制度“橡皮筋”现象。
“硬起来”“严起来”的保障是部门的协同性。有这么一个案例:某企业对一起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一般事故”的责任人,通过相应的组织程序予以纪律处分,并以正式文件下发了处分决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不同的处分等级应该对应扣发相应的奖金,且在评比先进、年度工资提档、技能等级晋升等方面受到相应限制。然而,虽然下发了处分决定,但这名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技能晋升等方面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后来在企业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前征求群众意见时,才得到这样一个处分决定“打水漂”的信息,引起了企业领导的重视,责成相关部门落实了与处分决定相对应的相关事宜。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这起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是由安全环保科牵头组织的,其它有关部门乐当旁观者,不愿意得罪人,没有在相关部门之间形成协调一致的合力。企业安全生产是全员的事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事故面前没有赢家,每一个单位、部门、岗位都不能置身事外。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必须切实调动所有责任部门与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增强“一盘棋”意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上有所呼、下必有应,坚决避免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思想与行为。否则,这个部门唱黑脸,那个部门唱白脸,制度的威严就难以得到体现,制度的执行力也必定打折。
“硬起来”“严起来”的保证是更新的及时性。“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事物都在发展,这是万物的属性,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同样道理,企业的安全生产也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生产环境在变化、技术工艺在改进、队伍结构在调整、设备设施在升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只有超前于这些变化,跟进于这些变化,适应于这些变化,才能有效发挥保驾护航功能。制度如若处于僵化、停滞状态,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制度必然落伍,必然毫无生命力。因此,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查检、梳理,发现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条款要及时修订,发现不完备或欠缺的地方应立即予以补充,在不断刷新、升级中,保证制度的新度系数。当企业生产范围、生产项目拓展时,必须及时跟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制度管控不留白、不掉队、不断档,切实发挥制度的约束与导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