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原硕 曹彦波 王 茜 邓树荣 杜浩国 张方浩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在应急管理的每个环节均需要相应信息作为支撑(雷志梅等,2014)。我国地震灾害频发,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地震发生前后可以获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地震部门可以提供的应急信息产品越来越多样化。但目前地震应急信息产品在震前应急准备、震后应急处置等阶段仍存在信息推送不够全面、分类分级推送机制不够完善、不同对象的信息差异化服务水平较低、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低等问题,这明显不适应我国新的应急管理模式对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的要求。分析政府部门对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需求情况及差异,对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信息分类分级推送、需求差异化服务,充分发挥地震应急信息作用,提升政府各行业部门协同协作水平,提高政府地震应急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
国内许多学者在应急信息需求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胡代平等(2007)从政府角度分析了政府危机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苏桂武等(2003)阐述了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及作用;高建国(2004)研究了地震应急期划分和主要工作任务;按各类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特点,白仙富等(2010)、董曼等(2014)、张翼等(2016)基于不同分类目的、分类原则与依据对地震应急信息分类进行了研究;聂高众等(2012)总结了当前地震灾情服务的发展情况,对中国地震应急灾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张方浩等(2015)分析了省级地震应急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不同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王海鹰等(2016)将地震应急救援信息需求进行初步归纳;宫玥等(2018)评估了地震应急决策对信息的需求与当前信息供给之间的差距。上述研究成果为本文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依据。
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为主的政府部门对地震应急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例,分析政府部门对地震应急信息的总体需求情况及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需求差异,以期为地震部门提高信息精准化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本文参考已有地震应急信息的分类方法和研究结果,认真梳理云南近年多次地震前后地震部门产出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结合政府部门在历史地震中的信息需求确定研究内容,以云南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为主的政府部门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设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需求差异分析,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 所示。
图1 研究技术路线Fig. 1 Research method and technical route
在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前提下,按照可靠性高、目的性强、逻辑性完整、通俗易懂的原则进行问卷设计。基于地震发生前后的时间轴,对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应急处置阶段开展研究。按照不同应急信息的属性特征,将震前应急准备阶段信息分为区域地震背景信息、历史地震处置经验、区域地震灾害预评估信息、地震应急预案信息4 类,共包含14 种信息产品;震后应急处置阶段信息分为震情信息、震区背景信息、震区实时动态、对策建议参考信息4 类,共包含18 种信息产品。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基本信息,收集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级别、启动响应震级、震后主要工作任务①云南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4〕16 号).等信息,目的是便于研究不同服务对象对应急信息的需求差异;(2)收集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应急处置阶段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情况,目的是研究不同类别应急信息存在的需求差异,调查具有代表意义的5 种震后动态更新信息在不同时段(震后0~2 h、2~6 h、6~24 h、24~72 h)的需求情况,分析不同时段下震后动态更新信息的需求变化(表1)。
表1 调查问卷Table 1 Cont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采用Z 标准分数比较法,将政府部门对某种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需求比例与整体需求平均比例之差除以标准差,得到需求标准分数,根据标准分数高低给出一般、中等、高、特高4 个需求等级(表2),具体算法和评价标准如下:
表2 地震应急信息需求程度划分标准Table 2 Grade of the demand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and corresponding parameter values
式中,Zi表示某个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需求标准分数;Si表示某个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需求比例;S¯表示政府部门对整体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平均需求比例; σ表示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的标准差。
分别假设不同行政级别、响应震级、震后工作任务的政府部门对某种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不存在差异,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行政级别、响应震级、震后工作任务对某种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需求相对选择频数和占比情况,进而进行差异判断。卡方检验的基本公式如下:
依托云南各级地震部门,向云南省、市(州)、县(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发放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网络问卷,收到反馈问卷3 793 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 259 份,回收率为59.5%。问卷数据具有以下特征:从年龄上看,80%的被调查者年龄在18~50 岁;从工作单位上看,包含应急管理、民政、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大部分政府行业部门,其中市(州)、县(区)政府部门问卷占94%,省级政府部门占6%;从震后主要工作任务上看,排在前5 位的是信息收集报送、综合协调、受灾群众安置、人员搜救、社会动员,后5 位是涉外事务、监督监察、电力保障、通讯保障、直接经济损失评估;从应急信息需求上看(表3),地震应急信息的总体需求平均比例为76.1%,震前应急准备阶段的总体需求平均比例为74.4%,其中预案信息的平均比例最高,历史地震处置经验最低;震后应急处置阶段的总体需求平均比例为77.4%,震情信息的平均比例最高,震区背景信息最低。对比两阶段的需求比例标准差,可以发现震后应急阶段的地震应急信息离散程度更大,需求差异程度更高。
表3 不同地震应急信息的需求比例Table 3 Proportions of the demand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震前应急准备阶段的14 种信息产品不存在权重差别,对需求比例进行Z 标准分数比较,并按统一的需求程度标准进行分级(表4)。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分布图、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联络信息等产品的需求等级是特高;对地震带分布、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历史地震处置经验等产品的需求等级是高;对烈度区划图、地震人员死亡风险评估图、地震经济损失风险评估图、区域地震灾害预评估信息等产品的需求等级是中等;对活动构造分布图、地震动参数图、历史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报告、地震经济损失风险评估图等产品的需求等级是一般,说明政府部门更关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分布、应急预案等相关产品,对活动构造、地震动参数、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等相关的产品兴趣较小。
表4 震前应急准备阶段不同应急信息的需求程度Table 4 Demand on the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for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通过卡方检验,可以发现不同行政级别下活动构造图、地震带分布、地震动参数图的P值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说明存在显著差异(表5)。
表5 (不同行政级别)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Table 5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levels)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通过卡方检验,可以发现不同响应震级下地震应急预案的P值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说明存在显著差异(表6)。
表6 (不同响应震级)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Table 6 (Different response magnitudes)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的信息需求比例(表7、表8)发现,相比省级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在震前更关注地震带分布、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动参数图等可以为当地开展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及提高城市抗震安全性的信息;随着响应震级的提高,对地震应急预案的需求增大,说明在地方政府部门的认知中,地震越大,越需要地震应急预案指导工作,以保证震后能够有序有效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表7 (不同行政级别)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比例Table 7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levels)Proportions of the demand on the 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表8 (不同响应震级)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比例Table 8 (Different response magnitudes)Proportions of the demand on the 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震后应急处置阶段18 种信息产品不存在权重差别,对需求比例进行Z 标准分数比较,并按统一的需求程度标准进行分级(表9)。可以发现,政府部门对地震三要素、地震预警信息、震中距震情信息、震区快速评估信息、应急处置对策建议等产品有特高需求;对地震震中分布、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地震烈度调查实况、地震有感范围、地震舆情监控报告及地震谣言处置对策等产品有高需求;对强震记录、余震序列、地震趋势研判意见、震区航拍区域建议等产品有中等需求;对地震成因、震区构造背景信息、震区历史地震灾害背景信息、地震烈度图等产品仅有一般需求。说明政府部门在震后应急处置阶段最迫切需求地震发生位置、可能造成的破坏评估、应急处置建议等相关产品,而对地震成因、震区地震背景、地震烈度图等产品的关注度较低。
表9 震后应急处置阶段不同应急信息的需求程度Table 9 Degree of the demand on the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in the stage of post-earthquake response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在震后应急处置阶段,不同行政级别在地震成因、地震趋势研判意见的需求上有显著差异(表10);不同响应震级在地震震中分布、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震区航拍区域建议上有显著差异(表11);震后不同工作任务在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余震序列、地震成因上有显著差异(表12)。
表10 (不同行政级别)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Table 10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levels)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表11 (不同响应震级)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Table 11 (Different response magnitudes)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表12 (震后不同工作任务)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Table 12 (Different tasks after the earthquake)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的信息需求比例(表13、表14)发现,对不同行政级别而言,省级政府部门比地方政府部门更注重震后地震成因和地震趋势判断意见等信息,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地震灾害规模和震情趋势,统筹协调各方行业力量,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对不同响应震级,发生5.0 级以下地震时,地震造成的破坏轻,震害情况不明显,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由地震部门进行处理,其他政府部门视情况开展处置工作,所以更关注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等有助于了解震区情况的信息;发生5.0 级及以上地震时,地震造成的破坏重,影响大,政府各行业部门基本启动应急响应,故对地震震中分布、震区航拍区域建议等可以为应急处置提供参考的信息更加关注。
表13 (不同行政级别)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比例Table 13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levels)Proportions of the demand for 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表14 (不同响应震级)拒绝H0 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比例Table 14 (Different response magnitudes)Proportions of the demand for product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on condition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震后不同工作任务中,承担综合协调、灾害排查与监测、社会动员、治安维护、新闻宣传的行业部门更关注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该信息有利于新闻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应急处置动态情况;承担受灾群众安置、(交通、通讯、电力)保障、基础设施恢复、涉外事务的行业部门更关注余震序列,该信息对住建部门安排生命线工程和基础设施功能恢复的抢修巡检工作具有帮助;承担信息收集与报送、(交通、通讯、电力)保障、基础设施恢复、灾害排查与监测的行业部门更重视地震成因,该信息为电力部门进行电力线路隐患排查提供了参考(图2)。
图2 震后不同工作任务下显著差异的应急信息产品需求比例Fig. 2 Demand proportion of emergency information product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under different tasks after the earthquake
从需求比例上看(表15),余震序列在震后0~2 h 的需求比例最高,地震烈度调查实况在震后2~6 h的需求比例最高,地震趋势研判意见在震后6~24 h 的需求比例最高,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地震舆情监控报告及谣言处置对策在震后24~72 h 的需求比例最高。从需求变化上看,在震后72 h 内,政府部门对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地震舆情监控报告及谣言处置对策的需求在增大;对地震烈度调查实况、余震序列信息的需求在下降;对地震趋势研判意见的需求在震后0~24 h 内升高,24 h 后下降。可以理解为有关地震预估研判的信息在震后0~24 h 对政府部门有帮助,然后信息价值下降,有关地震活动及造成破坏的信息在震后0~72 h 对政府部门的帮助下降,有关地震舆情和应急处置进展的信息在震后0~72 h 对政府部门的帮助上升。
表15 震后动态更新应急信息的需求比例Table 15 Proportions of the demand for the dynamically updated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政府部门对地震应急信息的需求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政府部门需求差异,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政府部门对地震部门产出的各类地震应急信息产品在需求上存在一定差别,震前应急准备阶段更关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分布、应急预案等信息,震后应急处置阶段更关注地震发生位置、可能造成的破坏评估、应急处置建议等信息;
(2)不同行政级别、不同震级、震后承担不同工作任务的政府部门对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3)随着震后时间的推移,地震舆情和应急处置相关的动态信息对政府部门的价值不断增大,地震活动及造成破坏相关的动态信息对政府部门的价值不断降低,地震预估研判相关动态信息的价值则在震后0-24 h内对政府部门更有帮助。
结合研究结果,对地震部门提升应急信息服务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地震应急信息分类分级优先推送机制。地震部门应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合作,震前适时向相关政府部门推送区域地震风险等信息,及时更新优化预案信息,提高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震后加强震情、震区实时动态、对策建议参考方面的信息服务力度。
(2)进一步提升地震应急信息的精准化服务水平。从服务对象的职能职责和需求倾向角度出发,在震前更侧重向地方政府部门提供辖区地震带分布、重点监视防御区分布相关信息,在震后更侧重向省级政府部门提供地震趋势相关信息。发生5.0 级以下地震时,加强向政府部门推送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相关信息;关注震后承担不同工作任务的政府行业部门对余震序列、地震成因、地震部门应急处置情况相关信息的需求差异。
(3)进一步提高震后动态更新信息在不同时段的推送实效。应尽可能做到快速高效推送地震活动及造成破坏的相关情况,在24 h 内迅速组织有关专家对地震趋势进行预估研判;在以人员搜救和抢险救灾为主的72 h 内及时向政府、社会通报地震应急处置工作进展,回应社会关注;同时,应加大地震舆情监控,出现地震相关谣言传播时,立即协同有关部门展开辟谣工作。
本文调查的角度是通过政府部门对地震部门提供的应急信息产品进行选取和评价来判断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这种方式不利于得出应急信息产品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措施建议。随着我国应急管理体制、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不同行业部门对地震应急信息的需求更加明确,关于信息差异化推送和精准化服务的研究将进一步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