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张永强|文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而企业是“逐利”的,所以要解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问题,则需要从“利”着手,引导企业主动落实。
第一,深度开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简称安责险)功能。目前安责险提供的主要是传统事后赔付型服务,对此,相应的保险公司应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主动性、服务性,把保险关口前移,做好事前预防和监督,通过“预防型”服务,减少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说,首先,保险公司可在政府的指导下,依据现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设计有关安全生产内容的安全生产保险基础参考标准。其次,在开展服务前,保险公司可根据对应的基础标准邀请安全生产专家对相应企业进行安全评估,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帮助企业整改提升,然后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保险合同并确定保费。最后,保险公司每年可根据企业安全提升情况、保险公司抽查结果、政府监管部门检查结果、行政处罚情况以及发生事故情况等进行评估,采取对应的激励或惩罚措施。比如,对安全评估分数高的企业,可给予减少保费等激励;对安全评估分数低,甚至发生事故的企业,则应给予大幅增加保费、纳入信用黑名单等惩罚。这一举措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企业“逐利”的特点,通过调节保费,让企业从坐等缴费的被动角色变成力求降低费用的主动角色,进而调动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积极性。
第二,引导企业将安全标准纳入供应商评估系统。所谓将安全标准纳入企业供应商评估系统,即通过引导产业链上游企业提高供应商准入标准,倒逼下游供货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方法。对此,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可引导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纳入企业供应商评估系统,并将此项作为评估的关键项之一,从而促进供货企业为销售产品,积极主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同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可以制定统一标准,根据产业链或重点监管行业的分布,多地联合实施这一措施,倒逼企业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促进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第三,运用科技手段全面实施岗位安全职责信息化管理。岗位安全职责信息化管理,即通过“扫码打卡做任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一种管理模式,可简称为“扫码履职”。“扫码履职”的具体思路是:企业厘清每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将其作为定期发布的待办任务,然后每个人通过扫自己岗位的二维码来做任务。比如,操作工的任务包括学习操作规程、穿戴防护用品、开启防护设施等,那么他上班后必须在岗位现场扫码获取每日待办任务。每一项任务都需要他在相应位置拍摄上传相关内容(如读一遍操作规程的视频,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的照片等)。通过系统自动添加日期、时间和实时位置的现场图片、动态视频,基本可以真实反映每个人落实岗位安全职责的情况。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人、安全员、操作工等每个岗位都有相应任务,每个人把自己的任务做好了,那么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然也就落实了。同时,企业还可根据岗位和层级,在系统中设置不同权限,实现查看、统计、监督、抽查、管控等不同需求的功能,而且这个系统还可以“搭载”企业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种功能,进而优化企业管理,节约成本,这些功能同样可以从“利”的角度吸引企业主动采取“扫码履职”。企业若能够给任务“满勤”员工发放相应安全奖,员工也会更愿意积极使用该系统。政府部门作为监管方,不仅可以通过该系统全面掌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同时还能有效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以“扫码履职”为抓手的信息化系统,可由政府监管部门开发以供各方使用,相对于其他信息化系统,此系统对于各方来说,都可谓“低投入高产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