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器在脑室引流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021-04-09 06:51李向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脑室脑脊液例数

李向英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脑室引流在脑神经外科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救方法,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减缓患者颅内压力升高的速度,同时也为患者颅内手术做术前准备[1-2]。目前,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是引流袋对脑脊液进行引流,但是根据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使用引流带引流脑脊液具有计量不准确、不易控制液体流速等缺点[3-4]。脑室外引流器是一种新型的引流设施,本研究随机选择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并分析了脑室外引流器在脑室引流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研究组25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在50~70岁,平均年龄为(63.56±2.14)岁;均为自发性脑出血、经CT检查、基底节脑出血急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既往有意识障碍以及高血压病史、出血部位在基底节、脑出血量在40~80 mL、有手术倾向。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在51~71岁,平均年龄为(54.76±2.04)岁;均为自发性脑出血、经CT检查、基底节脑出血急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既往有意识障碍以及高血压病史、出血部位在基底节、脑出血量在40~80 mL、有手术倾向。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出血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②具有手术倾向。③经过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符合我国医学伦理学原则。排除标准:①患者家属不配合治疗者。②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③脑出血合并肝、肾等重大脏器严重损伤者。④脑出血合并心功能衰竭者。⑤精神系统疾病者。⑥中途退出护理干预者。

1.3 方法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在住院后进行脑室引流处理,手术后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脱水、降颅内压、利尿药物治疗。患者手术后都按照脑室外引流护理措施进行,观察两组患者的留置引流管情况,引流时间为7~10 d。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引流袋进行脑脊液引流,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脑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将脑室引流管与常规引流袋连接,并悬挂在患者的床边,悬挂高度应该调整至高于患者侧面脑室平面的10~15 cm,临床监控患者的颅内压(经常使用的方法为观察患者头部敷料,或者是开放式脑内压监测装置)。同时应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管道扭曲、受压或者管道脱出等情况,如引流管出现堵塞,应该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需要将患者转移至其他检查室进行治疗时,应先关闭引流管,防止患者颅内压波动幅度过大或者受空气污染的引流液回流至颅内。

1.3.2 研究组 观察组患者使用脑室外引流器护理措施引流患者脑脊液,具体方式如下:对引流瓶的高度以及引流管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一般情况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后都需要进行引流。脑室外引流是将引流管插入到患者的身体内进行术后恢复,但在恢复期间的引流管护理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因此护理人需要帮助患者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高度固定在侧面脑室水平以上180~200 mm,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患者引流管内的脑脊液引流量控制工作,控制在0.3 mL/min,且每日的引流量控制在400 mL内,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低颅压与颅内积气等症状,防止患者脑血管出现二次损伤引起再次出血。如脑脊液分泌量超过0.3 mL/min,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颅内继发性感染。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引流液的颜色与性状,通常情况下,引流量在200~400 mL/d,脑脊液刚引流出时会呈现出血性,但颜色会逐渐变的清亮。如引流液的血性突然增加,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同时患者意识障碍情况加重,应该及时通知医师进行CT检查,以明确病因;如引流液混浊不清,首先应考虑脑室感染,应立即将引流液送入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手术后第2天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使用尿激酶10000 U加生理盐水3 mL注射进血肿腔,之后关闭引流管,2 h后再次开放。每日1次,一般2~3次即可,冲洗出入量应相等。通常情况下,患者的引流时间在7~8 d,随后即可拔掉引流管。拔管前应先关闭引流管,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若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即可考虑拔掉引流管。拔管时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严格按照手术室无菌标准操作,按照顺时针方向用力,防止折管,用戴消毒手套的手指按压住头皮上的管腔口,使其封闭。拔管后注意查看穿刺点是否有脑脊液渗出。

对研究组患者做好心理方面的护理工作。因为对本身疾病不够了解,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同时在护理期间只能完全卧床休息,无法进行自我运动,从而易引起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变差,进而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对其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与治疗依从性。

1.4 观察标准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治愈率、颅内感染率与护理满意度。脑出血与预后分为5级:一级基本治愈、二级显效、三级好转、四级植物生存、五级死亡。基本治愈率=基本治愈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颅内感染分为感染、未感染,感染率=感染例数/总例数×100%。基本治愈率与护理满意度越高越好,感染率越低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治愈率 研究组患者经过脑室外引流后治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经过引流袋引流后治愈率为72.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治愈率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 研究组患者感染者为2例,未感染者23例,感染率为8.00%;对照组患者感染者为4例,未感染者为21例,感染率为16.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近年有相关研究表明,传统引流袋的计量准确性与脑室外引流器相比准确性较差,且引流速度不容易控制,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有较大的影响[5]。脑室外引流器结构比较简单,具有操作简单、功能理想的优点,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症状,而且封闭性较强,不容易引起颅内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引流袋的缺点。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病情比较严重,需要使用脑室外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才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6-7]。其能帮助患者快速的降低颅内压力、缓解患者症状,控制疾病继续发展,快速清除脑室内堆积的血液,减少血液成分以分解物对脑细胞造成损伤,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7-8]。手术治疗后,通过对患者引流管的护理,能保证患者在恢复期间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患者受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基本治愈率、护理满意度、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脑室外引流的护理工作过程中使用脑室外引流器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临床引流效果,还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

综上所述,脑室外引流器在脑室引流护理中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基本治愈率,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猜你喜欢
脑室脑脊液例数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