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1-04-09 11:19徐小莉蒋珊珊
中外医疗 2021年1期
关键词:肺泡插管颅脑

徐小莉,蒋珊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 350005

重症颅脑损伤是脑外伤的严重类型,损伤会造成患者脑组织及血管神经结构严重病理改变,易出现脑组织破裂性创伤所致严重神经功能缺失,以及严重的脑出血、脑水肿或继发脑疝,患者可在短时间内陷入严重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甚至危及生命,致残致死率高[1]。由于神经系统受创、呼吸中枢损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丧失自主呼吸、咳嗽反射与吞咽功能,需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予以有效呼吸支持,以维持基本生命需求,改善通气与氧合,促进心肺康复[2]。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该病重要方法,通气过程中,为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有效吸痰十分必要。另外,一旦处理不当,机械通气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或造成支气管内阻塞,引起肺不张[3]。为解决上述问题,该院近年予以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膨肺吸痰与胸肺物理治疗,收效理想。文章现以2019 年11 月—2020 年9 月该院收治的43 例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为例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择取该院神经外科ICU 收治的43 例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纳入标准:疾病诊断符合AANS/CNS 《重型颅脑损伤诊治指南》(第4版)相关标准[4];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气时间≥72 h;临床资料齐全;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胸肋骨折、重度心功能不全等胸肺物理治疗禁忌;严重多发伤;GCS≤3 分的危重症;18 岁以下儿童;中途拔管、撤机、放弃治疗或死亡。实验组(22 例):男13 例,女9 例;年龄28~73 岁,平均(47.8±11.3)岁;入组时GCS 4~8 分,平均(6.2±1.5)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6 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16 例。对照组(21例):男11 例,女10 例;年龄26~77 岁,平均(47.1±12.6)岁;入组时GCS 4~8 分,平均(6.3±1.2)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 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14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行常规气道管理,包括体位引流、气道湿化、翻身叩背、按需吸痰等。吸痰采用常规方法,操作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给予呼吸机纯氧模式3 min,预防吸痰引起低氧血症。打开吸引器开关,调节负压至0.04~0.05 Mpa,连接吸痰管与吸引器,盐水中试吸并润滑吸痰管前端。断开呼吸机与气管插管连接处,将吸痰管垂直插入气管插管至适当深度,遇阻力后略上提,加负压边吸引边旋转提出,操作时间不超过15 s,期间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结束后立即连接呼吸机通气。

实验组常规气道管理同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肺物理治疗,并采用膨肺吸痰。胸肺物理治疗:使用震动排痰机协助患者排痰,2~4 次/d,于吸痰前进行,震动前先予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震动频率20~30 cps;予以患者功能锻炼,早期以肢体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为主,待意识清醒、呼吸循环稳定后指导患者主动运动,包括握拳、举臂、膝关节伸屈、踝泵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改善心肺功能;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等内容,1 次/d,20 min/次,以纠正病理性呼吸,改善肺通气功能。膨肺吸痰:连接好吸痰管与吸引器,断开呼吸机与气管插管连接处,初步吸净患者口鼻腔及气管内痰液后,给予呼吸机纯氧模式3 min。连接人工气囊与氧气管,接口连接气管插管,予以生理盐水3~5 mL 进行气道湿化,人工气囊口连接气管插管,均匀挤压人工气囊膨肺2 min,挤压频率6~10 次/min,潮气量750~1 000 mL,呼吸比1∶1~1.5,送气后屏气2 s/、次,呼气时较快速放气。膨肺吸痰完成后,常规无菌吸痰,具体操作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及干预后5 d,比较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统计两组基本治疗指标与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

两组干预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相当。干预5 d后,实验组氧合指数明显升高,气道阻力下降,肺顺应性提高,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指标

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 收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

2.3 肺部相关并发症

实验组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吸痰是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必要气道管理操作。临床研究[5]发现,常规吸痰操作无论是采用开放式还是密闭式,均会造成氧供应不足,患者易因低氧而出现反射性呼吸中枢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特别是开放式吸痰,负压吸引不仅会造成吸入氧浓度降低,亦会引起小肺泡不张,加重组织缺氧症状,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复张吸痰所致肺泡塌陷萎缩十分必要。

膨肺吸痰是以人工气囊连接气管插管,在吸痰前予以人工呼吸,使通气量增加,扩张小气道。通过吸气深而缓,随即短时暂停,后快速呼气的操作,可以让气体在不同肺泡之间均匀分布,从而使肺泡充分开放,扩张原有萎陷肺泡,增加复张肺泡稳定性与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对预防肺不张具有积极意义[6]。随着肺泡复张,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增加,患者通气血流比得到改善,亦有助于提高呼吸功能,提升氧合指数,改善症状体征[7]。膨肺吸痰法在吸痰前后均予以高浓度氧气吸入,可以增加氧储备,提高患者对缺氧的耐受,而且膨肺产生的肺内外压力差可以促使痰液松动,流向大支气管,加之行气道内湿化,配合叩背与有效吸痰,痰液排出更彻底,有助于减少反复侵入性吸痰操作,对预防肺部感染也具有积极作用[8]。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胸肺物理治疗,通过震动排痰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促进分泌物排出,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增强肺通气能力,改善组织换气,通过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改善心肺功能,进一步优化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效果[9]。该研究结果示,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92.7±16.1)h 短于对照组,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10]联合治疗机械通气时间(90.5±17.4)h,肺部感染与肺不张发生率(6.0%)相符,肯定了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膨肺吸痰与胸肺物理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低氧状况,促进肺复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预防机械通气相关肺部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猜你喜欢
肺泡插管颅脑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