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
摘要 林业资源与社会发展、环境状况等多项内容具有直接关联,在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造更多生态效益。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能忽视,结合病虫害发生现象,充分利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在降低各项损失的同时,促进林业发展。目前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各个行业都在推崇绿色环保,应用绿色环保技术强化人类生产活动开展意义。
关键词 无公害防治技术;林业发展;病虫害;防治方式
中图分类号:S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2–0100–02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多种多样,不仅使林业受侵面积逐步变大,也对森林系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不利于提升生物多样性。传统形式下的林业管理工作多以喷洒农药的方式为主防治病虫害,但其具有较大的副作用,甚至难以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贯彻并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林业工作人员可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既能提升防治效果,又能减少污染。无公害防治技术主要就是通过生态、生物的科学方式,防治病虫害。如果想要保证该项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应用价值,应构建完善的防御系统,为后续高效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无公害防治技术内容及作用入手,结合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展开阐述,全面探讨如何高效地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林业病虫害。
1 无公害防治技术
1.1 内容
研究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可知,其主要是指在减少环境污染、不伤害天敌、保证经济安全的基础上,通过营林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多种方式,显著提高森林自我防御能力,从而达到持续控灭目的的一种绿色技术。林业管理部门在实际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大范围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既能加强生态建设,又能促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目标。同时,要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理念融入其中,做好林业现代化管理工作。
1.2 作用
第一,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现阶段,我国林业工程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林业产业在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一些林业工作人员,错误地以加快苗木生长速度为目标,将许多化肥和农药加入苗木种植工作中。长时间随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会加快土壤板结的速度,还会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进而对林业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林业管理人员应正确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不断提升病虫害预防效果;同时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核心依据,保证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
第二,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作用,既能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又能缩减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经济成本。此外,充分利用先进的林业管理方案与植保技术,能够保证苗木生长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促进绿色环保技术发展创新。这是现阶段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不良危害的重要技术,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2 我国林业产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林业发展状况受多项因素的影响,其中,威胁林业健康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就是病虫害问题。传统形式下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式,就是应用化学药剂预防和治疗病虫害。即便这种方式的短期应用效果非常好,但长时间使用会使害虫具有相应的抗药性,甚至还会污染林业环境,对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2.1 天然林占比少
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多,滥砍乱伐、开垦荒地的现象屡见不鲜,浪费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导致天然林树木逐步变少。目前,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已逐渐认知到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之后开始大量种植人工林,尤其是我国西北地区种植大片树林,以此改善当地气候。即便近年来我国整体森林覆盖率有了显著提升,但人工种植导致森林结构较为单一,森林中的生物无法相互促进成长,甚至无法构建完善的防御系統。长此以往,林业就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加上缺乏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 林业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我国林业部门在管理人工林期间,具体应用的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无形中加大了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究其原因,了解到林业管理人员过于注重“提高树木成活率”,而忽视管理方式对森林的重要性。一些地区的人工林缺乏经营管理,森林质量有待提升。一旦大量的人工林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就会受到病虫害侵袭,进而造成较大损失。
2.3 化学药剂的使用缺乏规范性
在林业管理过程中,会使用农药治理病虫害,但在实际开展林业病虫害管理工作时,存在化学药剂使用缺乏规范性的问题。这样无法保证农药发挥病虫害治理作用,也会加快病虫害蔓延速度,污染环境。除此之外,使用大量的农药会危害到森林的生态系统,进而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造成不利影响[1]。
2.4 缺乏完善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
第一,具体应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缺乏先进性,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同时病虫害新型防治技术的推广效果和应用效果较低,病虫害防治设备不充足。第二,林业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缺乏工作经验,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导致在发生病虫害后,无法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导致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从而危害整个林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无法为病虫害防治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3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3.1 优化林业管理体系,加强森林抚育管理
林业部门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期间,需要逐步加大森林管理力度,选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好森林管理工作。例如:在种植树木过程中,全面结合林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土壤特征等多项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在选择树苗期间,要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树苗,这些树苗的成活率更高;构建完善的生物防御系统,有效增加生物多样性,这样在完整生物圈的作用下,就能够更加显著地提升森林的生态防御能力。在日常管理林业期间,应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从无公害的角度出发,定期对树木施肥、改善土质。此外,为防治滋生细菌,要及时开展残枝烂叶清理工作,如可以烧毁病枝和病叶;为防止病虫害大范围扩散,森林管理人员要严格管控滥砍、滥伐的问题,从而提升森林保护的科学性。
逐步加大森林抚育管理力度,要求林业管理人员严格遵循“适地适树栽种”的原则,结合人工林的土壤状况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性强的树种,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林业管理人员应做好封山育林的工作,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抵抗能力。着重开展林木管护工作,定期在土壤中撒施肥料,定期除草,保证森林资源的生态多样性[2]。
3.2 完善病虫害监测系统,减少经济损失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除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外,也要构建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系统。一旦发现异常现象,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监测系统既能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又能监测病虫害问题,工作人员能够在系统发送的预警信息中,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原因,便于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方式。
在管理森林期间,应组织护林人员定期巡视,精准判断树木的生长状况,掌握气候和土壤等多项因素对树木造成的影响;管理人员要积极与当地的气象监测站沟通,合理调整管理和防治方案,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3.3 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为实现无公害防治目标,林业管理人员应引进先进技术,采取多样性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充分应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从物理防治的角度来看,林业工作人员要做好人工机械捕杀工作,利用阻隔或高温等措施防治病虫害。人工机械捕杀方式,具体包括人工抹卵、黑光灯诱杀、糖酒醋液混合药品毒杀等;阻隔方式主要是通过涂胶、围扎塑料薄膜、刷白树干等方式,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高温方式,是在高温状况下,灭杀原菌或害虫。从生物防治角度来看,林业人员要通过生物农药、引入天敌的方式,做好无公害病虫害防治工作。此外,林业人员可以利用益鸟防治病虫害,如引进山雀、啄木鸟、麻雀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鸟,消除林间害虫。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林业发展
为无公害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是林业管理部门执行工作的一项基础条件。政府为其筹集多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为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获取更多经济效益,既要做好专项检查工作,又要做好审计工作,在规范林业病虫害防治行为之后,防止不利因素对林业发展造成影响。
4 结束语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中的应用有利于林业的发展。结合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内容和作用,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通过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完善病虫害监测系统、引进先进防治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既能做好绿色生态建设工作,又能保证我国林业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艳.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技术的应用[J].新农业,2019(11):54-55.
[2] 邓卫斌.试析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169.
責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