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兵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国家和地区均将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领域的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弱势群体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问题,已经展现出高度全球化的共有特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和平与发展将继续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方向,从善政走向善治、共治的全球教育治理成为一种正在兴起的理念在国际间被广泛关注。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完成的“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丛书,是对全球教育治理这一研究领域的全方位呈现与回应。丛书既有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理论专论,又包含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印度、南非等九国教育治理的历史与现实、体系与机构、机制与特征、成效与影响、趋势与未来,清晰展现出全球教育治理的丰富图景,创造性地提出教育治理具有互动性、协调性、约束性的三大特点,该丛书集全球性、系统性、前沿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研究全球教育治理,就必须首先清楚什么是全球教育治理。在作者看来,“全球教育治理是指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行为主体,通过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安排,运用参与、对话、协商、谈判等形式,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共同管理国际教育公共事务,以应对共同面临的时代挑战,达到全球范围内的好的治理效果。”那么,全球教育治理是如何产生的呢?作者从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传统中分别爬梳出“治理”一词的源头,而“教育治理”这一概念则是21世纪以来的新概念,强调多元主体、多层系统和功能协调应用到教育系统的三大核心要素。世界各国的教育治理基本都遵循从政府一元管理到多元主体治理的发展过程,如英国从旧式政府的等级制和权威走向伙伴关系和政策网络的新式治理模式,是欧洲教育治理模式的代表,一度在美国教育治理体系中被复制沿袭。
丛书的九本著作在分别梳理九国教育治理起源变迁的历史之后,着重介绍各国教育治理体系与结构、体制与运行机制、各级各类教育治理现状、成效与问题、困境与趋势。在美国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中,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区构成三级政府治理体系的主體,表现出政府主导型、地方相对独立性的治理特征;美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则形成联邦和州政府、认证机构、社会力量三方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综合作用的治理体系,表现出地方分权模式各异、认证制度保障质量、权责分明共同治理的治理特征。国家教育治理体系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合理的教育治理运行提供机制保障。美国基础教育三级政府治理体系下,其运行机制以法律法规为治理工具、分层落实治理任务、充足的经费投入和学业测评的长效机制,是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在美国的高等教育治理运行机制中,具有政府调控机制、协会组织协调机制、认证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合同机制等五方面特点,在奉行市场竞争的美国,市场需求是美国高等教育变迁的风向标、市场竞争是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催化剂、市场收益是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原动力。而基于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合同机制,使得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政府与院校之间、院校与学生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都建立了“合同”关系,保持了美国高等教育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对接活力,也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长期居于全球首位的重要原因。
中国教育治理是全球教育治理的一部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中国教育的伟大成就与有效经验正被世界各国所关注。中国教育治理形成了巩固提高的普通教育、融合协同的职业教育、公共开放的终身教育三大结构体系,完善了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大制度安排,表现出坚持党的领导、保障优先发展、吸引社会参与、追求教育公平、注重提高质量、弘扬优秀传统、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特征。中国教育治理依靠党的领导,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贡献给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经验。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新型发展中大国,作者建议中国通过加入相关国际组织、建立多边关系、参与国际教育对话、参与国际教育评估、开展国际教育援助等方式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概而述之,这套丛书立足于世界主要大国教育领域的治理实践,综论全球教育治理理论与具体进程,体现了其“全球视野,中国本位,问题导向,专业研究”的研究原则,是进行深入研究、精思衡论的大成之作。
(本文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秘书长、长江教育研究院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