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玮
將数学文化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是回归数学本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学习数学观念的需要,也是增强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需要。
一、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过程是不可忽视的。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数学文化进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意义,并尝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之中。但部分教师更多的是将数学文化当作一种教学工具或教学材料,而不会专门引导学生对数学文化进行具体性解读。如在勾股定理知识教学中,一些教师会引入《周髀算经》中关于“赵爽弦图”的记载,但不会向学生深入介绍,因此,这样的教学很难发挥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
二、解决数学文化进初中课堂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是加强理念宣传,增强师生文化意识。只有当师生都树立数学文化教学和学习的正确态度时,数学文化才能常驻初中数学课堂,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二是加强渗透研究,优化文化渗透方法。要想让数学文化更好地融入初中数学课堂,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优化数学文化渗透方法,以深化学生文化感悟,更好地发挥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以数学历史丰富课堂
数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数学知识的发展历史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探究过程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以将数学史料知识融入数学探究指导中。比如,在对“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九章算术》中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记载入手引入课堂,列出方程式之后,引发学生关于方程如何解的思考,并将古埃及假设法、《九章算术》中的移项法、古代阿拉伯的“对消法”和“还原法”、古印度的任意数算法等介绍给学生,以开阔学生视野。
2.以数学之美吸引学生
数学有着理性之美,对数学之美的教学与探析同样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要想让初中生能够形成对数学之美的深刻认知,教师就必须合理使用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而产生的具象性的数学文化成果,以具象的、生活化的数学文化素材吸引学生。
3.以趣味故事激活课堂
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故事,将这些趣味性的数学故事引入初中数学课堂能给数学课堂增加人性的温度,激活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索积极性。
三是优化教学评价,改变教学评价方式。要将数学文化更好地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改变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学校可以制订更多的教学评价依据,鼓励教师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采用多主体评价模式,让学生自己、同伴、老师、家长都成为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一员。
(责 编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