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劭立
(空军预警学院/信息技术室,湖北 武汉 430019)
高校美术教学的核心主旨是让学生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教师需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美术知识体系,改善美术核心素养。现阶段,教育机制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师资也更为完善,具备较为理想的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外部环境与条件。
艺术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艺术认知及修养,个人艺术的鉴赏力、感知力及领悟能力展现了个人的艺术素养。美术当中的艺术素养主要体现在创作者可充分利用敏锐的视觉观察力,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艺术作品。同时也可充分利用美术元素和方法,表达艺术理念与艺术情感,以此保持较好的艺术审美。学生尽管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方法和美术元素,但是无法灵活地应用和表达,出现这一问题与高校美术生艺术素养有待提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为全方位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升华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首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具备较强的艺术素养能够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具备较强的艺术素养后,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欣赏美术作品,鉴赏时学生在感受色彩和线条魅力的过程中,可更加深入地认识美术表现手法和应用技巧,以此拓宽美术视野。
其次,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审美、艺术修养联系尤为密切。美术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的发展凸显出艺术教育的积极意义。高校美术教学中,尽管美术教学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但是教学成果并未达到预期。高校美术教学中需要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接触面,以升华其美术修养。
另外,高校美术教学中也出现了较多的专业课程,美术教学形式日渐丰富。美术专业的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美术专业学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就业难题。尽管社会需要大量的美术专业人才,但是高校美术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无法高度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生的艺术素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其艺术鉴赏能力也相对较差,无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更加重视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该种发展趋势一方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美术学生素养得不到全面提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下面将对此展开论述。
高校美术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优势明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新知识。但受到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美术学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只是依靠理论知识来创作,是无法在艺术层面获得较高造诣的。当代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较弱,无法自主创新,同时也无法在美术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就无法深刻体现绘画的内涵,美术教学不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无法主动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之中,经常出现缺课现象。美术学习需要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学会感知,加强自身对生活的理解。但是大学管理不严格,课程安排较少,很多同学无法长久的保持专注,在校园当中无法坚持创作。再者,部分学生并未正确看待和处理大学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就业紧迫感缺失的现象较为常见。
美术教学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教师的教育与引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但当前的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正确认识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作用与价值,也并未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无法改善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学方法滞后,无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课堂质量低,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
学校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学校的艺术氛围关乎学生的美术素养。尽管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期,但是很多高等院校依然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学校更加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了美术教育,无法全面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不利于优化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高校美术教学中,学校并未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艺术氛围,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让学生在适合的环境氛围中认识美术。
高校美术教育中,为了改变美术教学现状,应结合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下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高校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策略。
学校大力重视艺术教育和美术教学,会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需投入更多资源建设艺术教研室,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和平台。这样学生也能够在相对正式和规范的氛围之中不断学习,形成共同进步,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艺术素养。
此外,学校也应编制全新的教学大纲,大纲编写人员在编写的过程中,需转变以往编写教学大纲的模式,充分考虑美术创造性特征,编制出更具特色和更加生动的教学大纲。除此之外,教学大纲的内容也要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全面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当前实际,适度改动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课堂教学均是临摹石灰头像或选取模特,从而引导学生多角度绘画。上述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打破教学的时空局限。大自然是美术生非常好的素材和老师。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转变传统的教学地点和教学方式,在大自然中授课,能够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该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专注力,引导学生置身于艺术世界当中,从而更好地体会艺术的魅力。
美术教育中,教师需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不同形式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力求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优势,找准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适合学习的场景。情境教学模式能够组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创作美术作品,夯实学生的美术知识,丰富学生的美术经验,使学生拥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另外,学校也需要及时更新设备,强大师资力量,确保美术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若教师充分利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延长学生的集体学习时间,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也可在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实战经验,从而丰富学生的美术世界。学校可以组织艺术活动,如设计创意大赛,给予学生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支持,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该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发挥自身想象力。在与其他参赛选手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学生的眼界,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艺术。
再者,学校也可在美术专业中征集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独具个人特性的作品。然后可以将作品以拍卖的形式获取资金,费用交给学生。学生们可以将自己作品的收入捐赠给福利院或孤儿院,这种教育形式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在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懂得回报社会,感恩社会。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一方面有利于优化学生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在艺术专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现阶段,高校美术教学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制定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举办多种美术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其创作热情,开阔学生的艺术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