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市声乐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改革探索

2021-04-08 01:59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硕士跨文化声乐

杨 娜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401524)

一、引言

2005年来我国部分高校中开设了艺术硕士学位,截止目前全国共有100余所高校具备培养MFA资格。[1]声乐艺术硕士学位是音乐艺术硕士的一种,其目的是培养具备一定学术研究能力和声乐表现能力的艺术人才,作为一种与世界接轨的一种学位制度,声乐艺术硕士同时还具备参与世界声乐艺术交流、促进各国家之间声乐文化传播的功能。“一带一路”建设是造福世界的伟大事业,重要性毋庸赘言,[2]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如何能够从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角度实现我国声乐艺术硕士的有效培养,对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各国声乐艺术交流、促进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世界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声乐艺术硕士与跨文化传播的关联性

(一)跨文化传播的内涵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3]从宏观上看,跨文化传播的内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载体的传播,指的是构成文化的诸元素如语言、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等之间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共生性、进步性,从文化载体的多元趋向于一元发展;二是文化思想的传播,也可以成为文化价值观传播,由于各地在文化生成背景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想,在文化思想上也有着较多的差异,而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人们既要有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深刻认知,也需要对他方文化的理解。

(二)“一带一路”对跨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的一项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提出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4]其理念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跨区域交流理念,其目的是从和平发展的角度实现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又可以成为“共同体合作”倡议。“一带一路”的提出实际上与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形成了完美的契合,同时也对跨文化传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实施路径。首先,从具体要求看,通过“一带一路”的推动,可以有效促进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促进各国家文化发展的作用;其次,在实施路径上,跨文化传播可以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探索多元合作发展的道路,以文化传播加强个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而对各自文化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创新的作用。

(三)声乐艺术硕士培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在跨文化传播中具体表现为三个意义:一是人才应用意义,跨文化传播需要高水平艺术人才交流作为合作基点,通过对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可以通过声乐艺术交流的形式实现各国音乐艺术的交流,因此离不开人才的作用;二是从音乐层面看,音乐作为一种“世界的语言”,在全世界具有“通用性”,通过声乐表演这一平台,可以有效的促进各国之间的声乐艺术交流;三是从声乐教学层面看,以高校教学作为载体,可以实现师资、教学方法的引进与输出,有利于促进各国声乐教学经验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三、当前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意识有待提高

在声乐艺术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意识性问题,包括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养手段与具体过程、培养目的的达成等。如果在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上缺乏前瞻性的意识,都很难以实现声乐艺术硕士的有效培养。从声乐艺术硕士培养现状看,所谓培养意识有待提高,主要指在跨文化传播的培养意识上还没有引起高度地重视,即现在声乐硕士培养还存在方案和目的上的局限性,现在很多声乐艺术硕士的就业和从业情况还仅限于国内,还没有实现与世界的接轨,很多声乐艺术硕士毕业后或走向教学岗位,或自主创业,而没有真正发挥出在专业舞台上展现自我的能力。因此,就跨文化传播的培养意识看,仍然十分薄弱。

(二)培养措施缺乏针对性

当前在声乐艺术硕士培养措施上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措施几近相同,并没有体现出培养的特色,即缺乏针对性,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和导师没有真正地理解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属性,以至于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地问题,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在教学以及各种声乐艺术实践中应当体现出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特征,但是这种特征在当前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中体现地不是十分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培养措施的针对性是当前声乐艺术硕士培养中的一大短板。

(三)交流合作有待加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探索型的音乐人才。[5]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是各国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声乐艺术是一种国际性的艺术,各国都拥有丰富的声乐形式和浓厚的声乐文化,以具有世界声乐艺术普遍意义的美声唱法为例,此种唱法被广泛运用到世界各声乐专业的音乐教学中,并普遍存在于歌剧、艺术歌曲、清唱剧等具体声乐体裁形式的演唱中,从我国美声唱法的艺术实践看,在世界声乐舞台上也取得了诸多成就,不难看出,这与跨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这一角度看,对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也需要走国际化合作的道路,通过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才能够体现出以声乐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四、对重庆市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建议

重庆市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在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驻渝高校中相继建立了声乐艺术硕士学位点,近年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声乐艺术人才,从“一带一路”的背景看,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综合型艺术人才,因此在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方面还需要引起重视。

(一)提高重视程度

由于声乐艺术硕士培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求各学校要引起高度地重视,着重在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培养路径等方面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背景进行重性的审视。

以培养方案为例,重庆市部分高校将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目的强化于专业技术练习方面,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和交流,有必要从学生综合文化修养的角度进行方案设计。

(二)完善课程设置

当前重庆市声乐艺术硕士教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以西南大学为例,必修课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种,公共课程为外国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专业课程为声乐演唱、音乐表演案例分析、音乐分析、舞台表演;选修课程有声乐语言训练、声乐艺术史、钢琴艺术史、合唱与重唱等。从以上课程的设置看,既有与艺术、音乐相关的理论课程,也有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实践课程,基本上涵盖于声乐艺术领域之内。然而,在课程上相应的缺乏中、西音乐与文化对比研究以及文化传播学的课程,即缺少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因此对课程设置进行完善不仅能够体现出声乐艺术硕士培养的意义,而且也能够体现出高校对此专业学位的重视。

(三)注重个人修养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在个人修养方面需要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进行观照。

首先,教师要注重个人修养,包括在师德、专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修养,在师德方面,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教师仍然要做到不间断的进行继续教育,在教学理念和思想以及声乐技能方面得以进一步提高;在文化修养方面,应当重视对中、西方文化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才能够在教学中辅助学生提高艺术水平。

从学生个人的修养看,首先要又学位意识,认识到声乐艺术硕士学位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针对声乐学生在文化修养方面的薄弱性,学生个人则要在攻读学位期间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并进行弥补。

(四)课内课外联动

所谓课内课外联动,指的是当地政府、学校等机构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重庆市作为一座拥有着浓郁艺术氛围的城市,近年来,在市民文化发展方面发展迅速,而国民艺术素质的提高也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契机。采用课内课外联动的模式,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从社会这个舞台上锻炼自身,提高专业水平,为实现跨文化传播奠定基础。其次,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应当注重与国际接轨,如邀请各国文艺团体来渝演出和交流,与本地声乐艺术硕士进行互通等,都非常有利于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

(五)加强理论研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艺术领域中的实践,各地各高校都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来提高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探索创新模式和路径,还应当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

在声乐艺术硕士培养上,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论探索:一是对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声乐艺术硕士培养方案的探索,即从现实性、时代性角度出发总结声乐艺术硕士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二是对声乐艺术硕士未来专业发展进行探究。即从教育的人本主义角度出发,探求声乐艺术硕士培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跨文化传播业已成为各国之间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声乐艺术硕士学位由于在性质上的特殊性,在跨文化传播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应当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重庆市作为文化重镇,在“一带一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重庆市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既有利于城市文化发展,也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艺术交流,对跨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硕士跨文化声乐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