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平线下的古村落
——以河南曲村为例

2021-04-08 01:09:11张世梦高语汐梁家毓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村落民俗村民

张世梦 高语汐 梁家毓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710000)

一、综述

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乡土聚落不仅仅是中原地区农耕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也贯穿着华夏民族自原始社会以来不间断的文明史①。随着时光的变迁,不同地域的人民在中原大地广袤的地理时空中,孕育出多姿多彩的聚落形式与民居,其中以地坑院为主要建筑的聚落便是一种色彩鲜明的聚落形式。

地坑院是一种窑洞式建筑,从地上往地下筑基开垦的房屋建筑,其建筑因形而名。4000多年前,陕州人民在地下四壁凿洞,形成了“地平线下古村落”。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地坑院建设的兴盛时期,其中河南省三门峡市曲村就是重要代表之一。

二、一个世纪以来曲村的发展历史

(一)乡村的基本情况

曲村位于乡塬区北部,该村的所有地区为4,305亩,435户现住居民,10个村民组和1527总人口。曲村大体呈西北低,其余三面高,总体呈二阶台塬地形。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逐渐均衡发展,曲村因地坑院特殊的建筑类型被地方人民和政府重视,在乡村两委会的领导和村籍在外工作的同志的全力协助下,全面展开传统村落的重新建造工程。

(二)从“老年一代”看曲村的历史

老年一代是历史记叙中的重要阶层,本文笔者通过调研走访,向曲村70—90年龄段的人进行采访,梳理出曲村的历史。

根据曲村村民李占川(89岁)、卢彦升(40岁)、李建中(76岁)等人的叙述,从曲村村民从山西大槐树下迁过来的时候已经有地坑院的存在,据历史考证曲村的地坑院发源于明朝时期,至今为止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曲村张汴塬隶属于陕县,陕县分为三个塬,张汴塬是第一道塬,张村是第二道塬,东莞是第三道塬,海拔一般在六百到六百70米左右。曲村的最高海拔672米,最低660多米,中间有2-3米的落差,正是这2-3米的落差使得曲村的土壤肥沃,适宜种地,于是人口便一户一户往曲村迁移,陆续人员不断地增加,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村落。同时,在搬迁的过程中曲村村民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形成了曲村人口现在以李姓为主,另外有卢姓的局面,在1527的人口里,卢姓仅占400多人,剩下主要是李姓。

曲村的第一次人口变动是李姓的迁入,第二次变动则是公元1026年河南的旱灾,据老人李占川的回忆,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曲村被分为两个部分——李家村和卢家村,在这两个村之间相隔约一百米的距离,由于小农经济的固定性,当时的李、卢两家村分属两个集体。另外的少数人口变动,是男女平等后从位于更深山林中的村落来到曲村,和当地女性结婚并定居的人,而在此之前,曲村属于“二百多户就是一个姓”的封闭宗族社会。

在老年村民的讲述中,由于曲村当地的土质较好,再加之当时的经济条件落后,人没有地方居住,便下地打洞挖坑建成了地坑院,这种建筑既不用消耗钢材与水泥,甚至连木头也仅在门房处使用。较好的土质结构支撑着地坑院不易倒塌,简单的建筑材料减低了村民们的建设成本。

而村里面一部分地坑院,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后挖的,当地人称之为“下”窑院,大概有50-7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地坑院,大概有300年历史,保留在村里的老地坑院,历史基本上也在二三百年左右,除了小部分垮塌废弃的院子,几乎所有地坑院现在仍有人居住,李家村的大多数地坑院都经历了五代人或者五代人以上。

在20世纪80年代,即约1975年左右,由于占地面积过大,影响农业发展,同时科技发展,地坑院的防风,避暑,保温等效果不再那么重要,政府权衡利弊之下禁止再修建新的地坑院,20世纪90年代,为了现有村民生活的方便和乡村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古旧失修的地坑院被直接填埋,变成了村里的广场,道路,新的耕地等。

(三)从“中年一代”看曲村的变迁

改革开放时期,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条件的改善,原本住在地坑院的村民逐渐废弃地坑院,地坑院长期无人居住,逐渐荒废,有的甚至坍塌。而中年一代的村民正是这一时期的见证者,笔者通过对中年一代的村民进行走访调研,通过他们的记忆归纳梳理出曲村地坑院的变迁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退宅还耕”的政策要求填埋地坑院,这一时期,曲村众多地坑院被填平,地坑院在此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村支书李建民叙述后来国家修建地坑院的原因时,李建民也提到当时国家推行的“退宅还耕”政策:由于地坑院占地面积过大,1997年推到了一部分地坑院进行填埋,加之原来坍塌的部分院落,共推填了几十座院落。

同期,这一时期的村民也选择搬出地坑院到楼房居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居住在地坑院愈发不方便,为便利自身生活,居民大多数选择从地坑院搬出。关于这一点,李引科也简单说明了几个方面的不便:第一,交通不便,居民生活用水,生活用品运输不便,进出院落不便;第二,耕种不便,居民居住在地下,而生产与耕地均在地上,导致生产生活不便;第三,部分地坑院由于年久失修导致崩坍、积水等等问题,无法居住。

在这一时期,地坑院因为这些原因,逐渐坍塌、被废弃、被填平。这一时期下的曲村,乡村发展也十分艰难。在2012年甚至被列入贫困村名单,作为重点扶贫地区。

(四)从“青年一代”看曲村发展

2012年,曲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在这一时期,曲村经历了脱贫与发展这一过程。青年一代作为这一过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能够有效地讲述这一时期曲村的蜕变过程。

在曲村被列为省级扶贫村后,省扶贫办来到曲村,对曲村的地坑院进行改造,到2015年总共修缮118座地坑院,省政府按七口人为标准对村民进行资金补助,一口人4000元;同时对曲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由此可见,修建地坑院、发展乡村旅游是当时省扶贫就定下来的政策与方针。在这样的扶贫要求下,地坑院的修缮与保护才逐渐被村里人重视。加之河南省资金支持,居民自发修葺地坑院逐渐增多。然而,在修葺的地坑院中,很少一部分村民又返回居住。地坑院被修好后,大部分已经计划被开发成景点,为曲村未来的旅游业的发展尽一份力。目前,破坏地坑院的行为已经属于违法行为,地坑院被填平、被废弃已经成为历史。

2019年,曲村榜上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地坑院特色显著。对于曲村来说,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增加了其知名度。

在旅游资源上,曲村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曲村主要旅游资源就是地坑院这一独具特色的民居,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地坑院与古民俗、古井相结合,人文与资源有机结合,且还有很多尚待开发的资源,现存有地坑院营造技艺、特色婚俗、特色饮食以及剪纸等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布局合理,集中连片,组合多样。

青年一代的村民对曲村未来三十年的发展做了规划,经过了专业评估、系统规划、多次审核得到。其具体方案具有可实施性。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曲村的旅游景点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建造、改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下,曲村的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三、以地坑院建筑为特色延伸的传统民俗

(一)地坑院的建筑特色

由于曲村长久以来的个体小农生产模式,地坑院没有固定的排列方式,没有固定的大小,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开垦土地上面挖地坑院进行居住。虽然排列方式没有规律,但村民们在修建时以阴阳八卦为根据,在深度上,地坑院的院落并非是想下多深就多深,一般深度都在四米五到五米五之间,如若超过5.5米,院落过于深,阴气比较大,窑洞不安全。

在整体结构上,地坑院分为主窑和偏窑。主窑高3-3.2米,可安一门三窗,其余为偏窑,高为2.8-3米,一门二窗②。窑洞门多为两套门,朝内开的为老门,朝外开的叫风门。

在地坑院的顶部有一圈低矮的院墙,一半是半米左右,有一面的院墙会略高于另外三面,院墙最高的一面,正下方的窑洞是主窑,和传统意义上的主屋不同,地坑院主窑只有家庭困难,无处可住才会住人,平常的作用是停放上年纪去世老人的灵柩。在地坑院的中间,是地坑院的“排水系统”,地坑院的顶上一般有院墙,防止积水流入院中,地坑院最中心的一部分,是不做任何地面硬化的,下雨不会积水,都会在中间的黄土以及挖掘好的渗井中下渗到地下。

同时,如同大多是黄土高原上的农村,地坑院窑洞中摆放的不是床,而是土垒起的“炕”,屋里做饭的“灶台”和炕相通,饭做好了之后,睡觉的炕席也就烧热了。

(二)地坑院下的建筑民俗

地坑院的院中通常载重一些树木作为装饰,而这些树木也通常来说颇有讲究。在农村的俗语中“前不摘桑,后不摘柳,院中不栽鬼拍手”,即院前不栽种桑树,院后不栽种柳树,院中不种杨树。桑树与“丧”同音;而柳树一说柳与“留”同音,用将人困在院中之意,二说柳木为丧事用木,并不吉利;“鬼拍手”指的是杨树,杨树叶子大,风一刮声响大,如鬼魂拍手之声。

与之相对的是“前梨树,后榆树,当院栽棵石榴树”,梨树与“利”同音,又在下雨之际迎合“梨花带雨”一词,榆树寓意招财,石榴又有多子多福之意,多为村民栽种。

现代人不再以谐音和迷信为主,曲村地坑院现在的树木有钱人家院子多种的是桂花树,普通人家种的是枣树核桃树花椒树,方便生活,结果可以食用,根据生活需求来定。

(三)地坑院下的婚嫁民俗

有地坑院建筑延伸出来的婚嫁民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在过去地坑院兴建的时期,婚嫁之前要选好风水合适的窑洞,由双方父母进行修缮,在窑顶搭建整整齐齐的方形盒盖,用来存放夫妻二人的彩礼嫁妆等物。

在新妇过门之时,整个院中不能见石头,地坑院里的所有石头必须用红布盖住。同时新妇过门之际还有门槛礼、下脚礼、入门礼,包括上炕都有礼数。同时,在还需要拿蜂蜜在新妇嘴上抹一下,寓意婚后生活甜蜜幸福,床上洒花生核桃枣莲子,摆出早生贵子四个字来。

在地坑院里,婚嫁之事都在窑洞里进行,同时,还需要把窑洞腾出来吃十碗席(见下文饮食民俗)。

在婚嫁之后的生子便随婚嫁之时所用的窑洞而定,结婚在哪个窑洞生孩子便在哪个窑洞。孩子诞生下来不超过三天,女婿需得去给丈母娘报喜。同时,窗户上贴红字,让村民都知道哪家新生了孩子,到了院子里不允许吵闹,以免影响小孩。

(四)地坑院下的饮食民俗

地坑院窑洞中摆放是土垒起的“炕”,屋里做饭的“灶台”和炕相通,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地坑院的特色“穿山灶”,穿山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随着坡度倾斜,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达到对不同食物烹饪的时间的掌握,烹饪出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的功能。

与穿山灶相对的,曲村的一大特色是“十碗席”,十碗席的来历来自于一则历史故事。在八国联军侵华之际,慈禧太后逃跑到张汴乡曲村,县长考虑安排吃饭的事情,然而当地村民也由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无法饱腹,拿不出好的菜肴,在万般无奈之际就编了这十碗席。在当时,十碗席其实是汤汤水水,有菜有汤。为了十碗席,当地的官员准备的很丰盛,把当地仅有的菜肴全部组织到里面,尽管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在当时已经是很丰盛的一桌饭了。慈禧太后吃了赞誉十碗席确实是十全十美,从此留下陕州十碗席的美名,言传至今。现在的十碗席比过去丰富了许多,过去多为白菜粉条。

在后期,十碗席逐渐发展成当地一种饮食民俗,在红白喜事、生日寿诞的时候,每桌要做好十碗家里能负担最好的菜,讨一个十全十美的彩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十碗席菜种进行了些许的改变,但是十碗席依旧存在,多数出现在举家团聚的时候,逢年过节、八月十五、接待外来的亲戚朋友。

四、保护与传承——地坑院的保护与传统习俗的传承

(一)曲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传统村落曲村,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近些年来,以中原地区地坑院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业带动了曲村经济的发展,很多惠民政策也落户到了曲村,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但随之却带来了许多问题,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村民开始要求改善居住条件。部分地坑院内部通风采光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厨卫设施,不能满足生活水平的发展需要,出现了有少部分村民拆除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的现象。而以往作为村民精神寄托的祠堂与庙宇,如今早已变为了断壁残垣,而随着村落的扩建,村里的图书室、村委办公室、学校等公共建筑也都采取了地上建筑的形式,成为窑居村落的新中心。

此外,曲村的居住人口老龄化、村落空巢化现象突出。由于曲村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村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外出务工或陪子女就读。尽管地坑院已经被有资金、有计划地推进修葺进程当中,但总体来说,无论是地坑院,还是村里的传统民俗活动,都在从大众的视野中逐渐消失。

(二)曲村地坑院的保护和传统习俗传承的建议

2007年,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起,曲村对于地坑院的修葺工作逐步开展,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年曲村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曲村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带动村民增收的道路逐步被拓宽。

曲村的旅游资源独特,以地坑院为主的民居建筑,具有地域文化气息的剪纸、窗花、礼俗等,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曲村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在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进行优化,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关系,推动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经济发展。

(1)在管理机制与政策法规方面

对曲村内现存的古建筑进行分级保护,设立保护的标志;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地坑院以及其他传统民俗活动的保护意识;研究制定曲村村落格局保护、建筑改善、修缮与整改等相关的保护政策、条约,发动群众一起参与保护③。

(2)在资金筹措方面

曲村应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除了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外,也应该多去吸引民间资本等;可以建立专项保护资金,鼓励社会团队及个人对保护村落进行资助;实行多元经营体制,村委会可以与外部资本联合经营,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筹集保护资金④。

(3)在人才保障方面

以优厚待遇吸引本村学子回村工作;在村落保护的实施和技术方面,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和知识分子;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委托专业机构完成。

五、结语

地坑院的“命运”与时代息息相关。自改革开放之后,曲村地坑院从被填埋到被修葺,是时代环境所致。地坑院这一传统民居,寄托的是曲村世世代代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与民俗,它的发展变迁折射着时代的变迁,而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孕育了曲村独特的风土人情,衍生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民俗。

新时代下曲村的建设任重道远,笔者在此呼吁曲村的村民与群众,践行“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振兴乡村经济,进一步维持曲村较长的生命力、保护地坑院特色建筑不受破坏,“十碗席”等传统民俗继续延续,践行美丽乡村的理念,实现保护传统文化多样性、保护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乡土民俗等非物质的目的。

注释:

①郑学东.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②梁艳,陈一.天井窑院特色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以豫西庙上村为例[J].四川建筑学研究,2015.

③刘恩亮,田朋朋,韩家煽,等,美丽乡村背景下曲村规划策略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修,2017(06).

④田朋朋,刘恩亮,黄玉上,等.豫西地坑院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以陕县曲村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8(02).

猜你喜欢
村落民俗村民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冬季民俗节
环球时报(2023-02-10)2023-02-10 17:18:07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民俗中的“牛”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民俗节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油画《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