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地区域农村危旧房安全现状调查

2021-04-08 06:46佘渝娟马钦欣马德军胡长灵
关键词:木结构墙体房屋

佘渝娟 马钦欣 王 钰 马德军 胡长灵

(重庆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 40133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农村部分地区的居住条件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村民修房造屋主要是自筹自建的个人行为,一般没有规范的设计,没有标准的施工方案,施工队伍缺乏施工资质,缺少专业的技术装备和专业的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没有材料验收、施工质量检查、竣工验收等环节。因此,农村房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我们对重庆山地区域的部分农村危旧房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共计调查1117栋房屋,它们分布于重庆市某区的4个街道和22个乡镇。现在从这些房屋的修建年代、结构类型和安全等级等方面,分析农村危旧房屋的安全状况。

1 农村危旧房的安全现状

1.1 房屋修建年代与安全等级

重庆的大部分区县位于山地丘陵地带,部分乡镇、村落修建的房屋多数聚集于山区,交通不便,原材料运输成本高。因此,过去修房造屋大多使用生土、木材、烧结砖等材料,这些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不如目前建筑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1]。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印发的《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房屋的安全性分为A、B、C、D等4个等级。其中,A级房屋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无危险点;B级房屋存在危险点,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正常使用;C级房屋有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为局部危房;D级房屋的主体承重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栋危房。按此标准衡量,本次调查的1117栋房屋中没有A级房屋,划入B、C、D级的房屋分别占房屋总数的14.24%、31.78%、53.98%。

房屋安全等级与其建造年代关系密切,建造年代更早的房屋其安全性越差。调查对象中,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修建的房屋有312栋,其中安全等级属D级的有213栋;60年代修建的房屋有153栋,其中属D级的有90栋;70年代修建的房屋有273栋,其中属D级的有146栋;80年代修建的房屋有252栋,其中属D级的有118栋;90年代修建的房屋有96栋,其中属D级的有29栋;2000年及以后修建的房屋有31栋,其中属D级的有7栋。安全等级为D级的主要是70年代及以前修建的房屋,安全等级为C级的主要是70至90年代修建的房屋。

1.2 房屋结构类型与安全等级

村民建造房屋一般都坚持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农村所处山地区域,树木、生土资源丰富,木材、生土、烧结砖等因此成为农村房屋的主要原材料。根据房屋所使用承重材料的不同,可将农村房屋分为木结构、生土结构、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等4种结构类型。调查对象中,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的房屋数量较多,占55.95%;木结构和生土结构的房屋安全性较差,其中属于D级的分别占到64.50%和63.22%(见表1)。

表1 房屋的结构类型与安全等级

2 房屋结构类型与安全隐患

2.1 木结构房屋

本次调研的房屋中,木结构房屋安全等级属D级的占64.50%,属D级和C级的共占91.34%,属于危险性最大的结构类型。农村的木结构房屋修建年代相对较早,大多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已经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木结构房屋常见的结构问题是材料老化、墙体倾斜、围护结构不完善,木梁、柱、屋架被严重侵蚀,承重能力明显降低(见图1)。

图1 木结构房屋的安全隐患

2.2 生土结构

调查的生土结构房屋共计261栋,其中安全等级属C级和D级的共有238栋,占比也高达91.19%。与其他结构房屋相比,生土结构房屋的安全性更差,危险性更大。主要原因是生土材料力学性能较差,抗侵蚀能力弱,生土墙体受力后极易开裂。这些生土结构房屋修建年代也较早,使用时间长,房屋被侵蚀得更为严重。

生土结构房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墙体开裂。调查中发现,许多生土结构房屋的墙体已经产生裂缝(见图2)。墙体出现裂缝,一方面会使整个墙体的承载力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也使墙体作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

图2 墙体开裂现象

(2) 墙体倾斜。土墙承受屋面结构传下来的竖向荷载,由于受力不均匀,在墙体上形成竖直方向的剪力,剪力与水平风荷载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共同作用,导致墙体出现倾斜问题。

(3) 土墙风化。生土墙体长时间处于自然环境中,而山区空气湿度大,夏季雨水较多,对墙体侵蚀严重。冬夏冷热交替明显,也加速墙体风化。被风化的墙体产生表面脱落,从而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

2.3 砖木结构

砖木结构主要是由烧结砖与木材构成。农村房屋一般使用烧结砖作墙体,形成维护结构;梁和屋架较多使用木材。这种房屋结构类型与木结构相似,修建年代相对较近。砖木结构的构造简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费用低。在调研的1 117栋房屋中,砖木结构的占29.63%,这些房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节点处裂缝。木屋架是直接放置在砖墙或砖柱上,没有垫板或混凝土垫块,也没有安全可靠的连接,容易因木屋架下部墙体或墙柱承受压力不均匀导致竖向裂缝[2]。

2.4 砖混结构

调查的砖混结构房屋中,安全等级属B级、C级和D级的分别占15.31%、42.18%和42.51%。这些房屋大多建造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对于前几种房屋结构类型而言,它们的修建年代较晚,结构的安全性相对较好。但在建造时由于工人技术水平参次不齐,且多数砖混结构的房屋没有圈梁和构造柱,房屋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弱[3]。2008年汶川大地震,导致墙柱开裂或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就多出现在砖混结构房屋上。

3 对处理农村危旧房的建议

重庆山地区域农村的房屋,主要有木结构、生土结构、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4种结构类型。由于房屋本身结构的缺陷和使用材料、施工技术的局限性,在房屋使用阶段又缺少对房屋结构的维护,部分房屋已经轻微损坏或一般损坏和严重损坏。部分房屋也已达到使用年限,有的房屋已经属于危房,对这些房屋应当及时进行修缮处理。

对木结构与砖木结构房屋,可根据安全鉴定等级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房屋为C级的,可对局部采取加固措施。合理加固可提升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延长房屋使用年限。房屋等级为D级的,建议进行拆除。D级房屋加固所需成本较大,进行维修加固处理并不经济。

生土结构房屋的加固难度大,其本身强度低、整体性弱。对生土结构进行加固,很难满足原本的使用需求。对于生土结构的加固,常见的方法为外贴抗拉性能较好的材料,但目前加固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生土结构房屋,建议实行拆除处理。砖混结构的材料稳定性相对较好,采取加固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对砖混结构房屋,可采用加设构造柱和圈梁等方法进行加固,以增强其结构安全性,延长房屋使用年限。总之,针对农村各类结构房屋的具体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见表2)。

表2 农村危旧房安全性改善措施建议

4 结 语

居住条件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农村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提高农村房屋的安全性能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重庆山地区域农村的房屋安全状况较差,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对农村现阶段存在的危旧房,应根据鉴定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承重结构损坏严重、所处地势危险性较大的房屋,应避免住人;要采取一定的安置措施,使村民搬离该类房屋。对承重结构损坏不太严重、只有局部损坏的房屋,可采取适用的加固措施,提升其安全性,延长房屋使用年限。

建议政府部门加强房屋安全宣传,组织排查农村房屋安全隐患。对有违规改造房屋建筑行为的,要及时进行教育并予以纠正。增强村民安全意识,加强房屋安全风险防范。在暴雨、山洪频发季节,加强重点区域的监控工作,制定合理的避险措施,防止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坍塌,导致人员伤亡。

对农村居民自建房屋的行为要加强技术指导,实行规范管理。农村新建房屋应进行合理选址,避免将房屋修建在自然灾害高发区域。

猜你喜欢
木结构墙体房屋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农村保温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古建筑墙体加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探究
古建筑青砖墙体修复施工技术研究
BIM技术在古建木结构中的保护研究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框架构造研究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