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分析

2021-04-07 19:15:52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砝码课外活动运算

◎ 胡 晴

初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分别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发展,以此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健全成长。本文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从课前导入到课外活动,通过六个教学环节的调整与优化,促进数学素养培育的有效落实。

一、优化课导环节,培养学生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思想,其指的是将事物的物理属性剖除之后,所整理、归纳或总结出的实质上的规律或性质,包括各类数字或图形之间的关系等。而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数学抽象能力,能够在分析问题时找到事物之间最本质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这一课时,笔者就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抽象的方法,分析整式运算的基本规律。首先,笔者在课前为学生们列出几道题目:

(5-3)+(-6-4)=?

(152-26)-(-59-36)=?

-(47-59)+(-26+4)=?

同时邀请三名学生上台进行解答,并将解答的过程进行展示。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建立小组,讨论这一类运算题目是否表现出一种规律,如果有规律的话,应该如何描述? 在该环节中,则主要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将整式运算中的数字逐步抽离,最终转变为字母替代,从而通过数学抽象的过程,总结出整式运算的基本规则。

二、创设真实情境,强化学生逻辑推理

数学中充满了逻辑,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才能根据所掌握的条件与信息,发现逻辑中存在的关系与规律,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真实情境的创设过程,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与常识中推理思考,获得良好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合并同类项是学生解决方程的重要思想,但为了让学生明确合并的方式与目的,笔者便设计了一个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天平,天平两端各自存放着一些砝码,其中左边有7 个砝码,右边有3 个小砝码和1 个大砝码,这时笔者就会提出问题:如何移动砝码,能够推算出大小砝码之间的重量关系呢? 学生便会提出,只要两边各拿掉3 个小砝码就可以了。在此情境下,笔者则提出新的问题:那么你们怎么解决7x=3x+12 的问题呢? 这时候学生便会结合情境中的思路进行推导,将两边各自减去一个(3x) 即可简化运算。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能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得以发展。

三、注重实践应用,关注学生建模思想

数学是一项基本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实践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而建模思想也恰恰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时,笔者就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模型的运用方法。首先,笔者结合学校的真实情况向学生提出一个思考题:同学们,我们学校旁边的小公园正在改造,老师路过的时候听到工人们在犯愁,他们买了20 米的篱笆围栏,准备做一个矩形的花圃,但现在要求他们把这个花圃的面积设计到最大,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呢? 其次,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思考问题的关键,学生逐步就会发现,其面积会随着矩形边长的变化而变化,而矩形的面积求和需要长与宽的相乘,由此就会得到一个二次函数的形式,进而借助该函数模型解决了问题。

四、立足几何教学,提升学生直观想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内容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几何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该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育和引导。

例如在学习“投影”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能够想象简单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的投影效果,而为了让学生得到相应的训练,笔者采取了实际演示的方法,首先由学生根据图形进行想象,然后利用硬纸板制作出其几何模型,最后通过投影仪的投影效果,观察其实际形成的投影形状,同时对比自己想象的图像,以此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直观想象的思维能力。

五、完善课堂活动,培育学生运算能力

对于数学而言,运算能力是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的基本要求,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运算规律与简化方法,但运算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与经验,而这种枯燥的过程又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对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活动组织时,以符合学生兴趣的方式展开有效训练。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就开启了解方程大赛活动,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闯关情境,每一关都有一个boss 向学生出题,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进行竞赛,最终得分最高的学生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鼓励。在这样的竞赛活动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降低烦琐重复的解题过程对学生的负面情绪影响,从而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六、开展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数据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越来越高,而从数学角度来说,就需要学生具备更完善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而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各种网络数据,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指导自己更好地生活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分析”这一课时,笔者就结合课外活动设计,让学生训练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的能力。首先,笔者提出课外活动的主题:分析篮球队某球员的状态。其次,在课下,由学生自行选择一名球员,连续观看他10 场比赛,并记录该球员的投篮次数、命中率、得分等数据。最后,通过将数据转化为相应的图表,并借助平均数、最值等进一步分析该球员最近的状态起伏情况。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环节,对其数据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培育效果。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教育诉求下,初中数学课程应围绕学科素养的六个方向展开改革与创新,进而通过构建完整的教学模式,从课前导入、情境创设、课堂活动、作业设计等环节中实施渗透与训练过程,全面推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建设与成长,从而达成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标准,让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品格。

猜你喜欢
砝码课外活动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有趣的运算
课外活动类作文
巧变动使天平平衡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巧妙找次品
上门保养:差异化是竞争砝码
创业家(2015年2期)2015-02-27 07:52:33
巧用砝码、卖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