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国兴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2011 年印发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活动的规定》,对课间操进行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新的学校体育活动形式。
多年来,我校坚决贯彻执行该规定,积极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建设,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我校实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25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不断深化其内涵,发挥其育人健身功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主要从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应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活动形式应一改千人一面的做法;活动评价应以评来促教促练增效这三方面着手展开,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享受大课间活动带来的欢乐和健康。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推进大课间活动内容建设时,我们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不断提高学生参加“课间操”的积极性,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众所周知,适宜的体育锻炼强度应在50%—80%之间,对应的脉搏频率应在110—160 次/分之间。课间操、队形操练及健美操等活动,它们的锻炼强度远远不能达到以上的要求。因此,我校在原有课间操+队形操练、课间操+健美操等基础上,设置了有相应的运动量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如花式跳绳、踢毽游戏、舞蹈、武术等项目,以达到运动量的标准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提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兴趣,我们设置的大课间活动内容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寓教于“玩”,寓教于“乐”,使原本枯燥单调的大课间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在具体操作中,我校能坚持结合地方特色、学生运动兴趣等要求,适时变化,并且还把富有鲜明时代感而又新颖活泼的广场舞引入到大课间活动中去。这些广场舞,动作活泼可爱,场面壮观,使大课间活动青春常在,活力无比。另外,我校在大课间活动时开展的“肩膀传毛巾”、“长龙前行”、“夹板跳接力”、“无敌风火轮”等游戏,既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欢声笑语,又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责任感,收到了良好的育人功效。
为使大课间活动活力四射,我们做到活动内容每两星期更换一次,活动内容随季节与天气变化而及时调整。冬季运动量增大,开展一些耐力跑等活动;夏季,运动量相对减少,选择拳、操、游戏等活动,对具有地方特色游戏等我们还进行改造,使其兼具个性和活力,让学生获得科学、有效的锻炼。
总而言之,把传统的、趣味的、新兴的体育项目纳入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更能激发学生锻炼热情,真正实现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健身育人等方面的多重价值。
起初,大课间活动我们先统一做广播操,然后再以班级为单位分散活动,整个班级一个项目,千人一面。长此以往,学生就感到枯燥乏味。经过整改推进,目前,我校多数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已经由班主任、体育老师独当一面的形式,转变为除了体育老师、班主任外,音乐老师、美术老师及热衷于体育锻炼的青年老师也都参与其中。这些老师一起设计、挑选、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大课间活动设计得益于多个学科老师的默契配合。同时,我们还做到下面几个结合:
在同一年级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特长爱好提供“菜单”,成立了篮球、足球、跳绳、踢毽、舞蹈、武术等多个体育兴趣小组。学生利用体育活动课在自己选择的兴趣小组里运动、提高。大课间活动时,这些学生又一起展示、交流,这就为大课间活动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根据我校学生较多,场地设施不足,大课间活动无法满足所有学生运动需求的情况,我们采用了与将室内外活动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一切可进行大课间活动的室内场所。这样,不仅有效缓解了紧张的室外活动场地,而且也充分利用了室内场地,更重要的是极大提高了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度。
在不同的季节或不同的天气,或在同一时期不同时段内,我们都充分考虑运动场地、学生兴趣、运动项目等,采用多模式灵活搭配相结合的做法。有时大课间活动+全校集体活动,有时大课间活动+年级集体活动,有时大课间活动+班级自主活动,有时大课间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多模式搭配相结合不但关注了学生不同的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而且大大推进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建设。
总之,我们根据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实情不断改变千人一面的做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自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我校一直加强对其运动管理和考核评价。具体来讲,我们主要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评价来促教促练增效:
所谓“外”,是指易于观察的,用于规范大课间活动的因素。如,进场退场的纪律、出勤的人数、广播操活动及自选活动的表现、无安全事故及器材的整理归还等。所谓“内”,即从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评价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是否积极地锻炼了身体,增强了身体素质,提高了运动技能等。在内外评价中,我们重点关注运动负荷、运动密度、运动技能及安全隐患等方面。在每次大课间活动时,我们都安排值日学生对各班进行检查,并将这些考核结果直接计入班集体的日常考核之中。
学校要求全体在校教师在大课间时间应到运动场或有关场地与学生一起锻炼活动。班主任老师、体育老师及各兴趣小组的负责老师要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做好大课间活动管理、指导及协调工作。对教师大课间活动的考核主要由校分管领导和年级组长负责。
为不断提升大课间活动质量,我们常举办一些小型体育比赛,充分发挥以赛促练,以练提质的作用。如,在初一年级举办广播操比赛;在冬季组织全校进行长跑比赛及拔河比赛;在同一年级组织学生举办趣味运动会或自选体育项目展示会等,并组织相关人员对这些比赛活动进行评价及指导。最后把这些活动比赛表演对接到大课间活动中去,发挥其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激励和推进作用。
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大课间活动进行考核评价,不仅营造了我校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氛围,而且推进了我校大课间活动多年如一日的有序进行,更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多年来,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我们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为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