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海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 314001)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ternet Users' Information Cocoon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Zhang Hai
(Nanhu College,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1)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network users' information cocoon,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phenomen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Method/Process]According to the depth interviews, the original interview data were obtained, and the interview texts were cod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grounded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theory, the research model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etwork users' information cocoon was obtained.[Result/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information human factors, information facto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actors an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factors a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users' information cocoon.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cocoon,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network users, optimi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Keywords:information cocoon; formation mechanism;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information ec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媒介自由地获取海量信息。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时,如何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又成为网络用户面临的新难题。信息技术和算法推荐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能够实现用户需求和个性化信息的高效匹配。譬如不同网络用户同时打开同一款手机新闻APP,很可能100个网络用户会看到100种不同的新闻主页。信息提供商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为每位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1]。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受到网络用户的欢迎。与此同时,网络用户长期享受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很可能会造成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的窄化和固化,很可能会错过一些不感兴趣但是很有价值的信息。长时间沉浸在同质化的信息世界中,接触不到异质信息,很容易出现信息茧房效应。信息茧房很可能会导致网络用户的价值观念不断强化,难以与异质价值观念群体的沟通、交流。从长远角度看,很可能会导致群体极化、社会分化等社会问题出现,对于社会的融合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关注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尤其是网络用户的信息茧房效应,厘清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从用户信息行为的视角,预防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发展,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6年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经典著作《信息乌托邦》中首次明确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2],通过描述美国政治环境中存在的社会现象,系统阐释了信息茧房的特征、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此后,信息茧房这一概念受到新闻传播学领域和信息管理领域的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结合自身的专业研究领域就信息茧房是否存在、存在的意义以及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许天才等[3]认为大数据环境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推动下,用户的信息获取不断收敛和内卷化,致使用户受困于茧房之中成为信息孤岛;段荟等[4]也提出信息茧房是信息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彭兰[5]则提出信息茧房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其包含的信息窄化、立场固化等并不是新的社会问题;而陈昌凤[6]则认为,信息茧房只是一种比喻,现有的研究很难证实信息茧房真实存在,对于信息茧房这一概念存在着误读和泛用的情况。关于信息茧房存在意义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周传虎[7]就明确提出信息茧房现象对于社会的影响的消极作用比较明显,具体而言信息茧房现象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具有多重威胁;段荟等[4]则认为,信息茧房现象虽然消极作用明显,但是信息茧房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优化了用户的信息体验;王益成等[8]则提出信息茧房存在的意义由其茧房的厚度决定的,当茧房较薄时,信息茧房现象的积极意义比较明显,当茧房较厚时,信息茧房现象的消极作用就会显现。对于信息茧房成因的探讨,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段荟等[4]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证实了信息茧房是网络用户价值固化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只是信息茧房效应产生的推动力之一;张海[9]以S-O-R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网络用户信息回音形成的研究模型,证实了用户的兴趣、认知变化以及信息技术是影响用户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因素;王益成等[8]利用信息增益理论构建了信息茧房层次敏感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预测,研究发现用户素养、系统交互等四个维度对于信息茧房的形成以及层次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信息茧房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虽然信息茧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但是信息茧房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同样显著,总体而言信息茧房现象是弊大于利的。就信息茧房成因的相关研究,多数学者通过实验或者定量研究的方式,以预设模型的形式开展相关研究。这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虽也能展示信息茧房的成因和运行机理,但是相关的理论与所依托的模型多产生于国外的社会情境,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中国本土化的社会情境还是有待商榷的。因此,本次研究从中国本土化的社会情境入手,通过深入访谈质性研究的方式,结合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自下而上的深入剖析中国社会情境下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从用户信息行为和预防信息茧房现象形成的视角,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和谐发展。
2.1扎根理论1967年,扎根理论由社会学领域学者Glaser和Strauss共同提出,扎根理论是一种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方法[10]。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多来源于当前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抽象与概括以及概念化的思考,最终得到经得起检验的模型和理论。扎根理论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重要理论,在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以及用户信息行为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张坤[11]以半结构化访谈和扎根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电子健康网站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模型,总结出电子健康网站用户的使用行为主要受到用户自我归因、电子健康归因以及社会环境归因三个主范畴;张艳丰等[12]基于扎根理论厘清了用户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各要素的层级关系,以此为基础很好地解释了移动社交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扎根理论一般通过实际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取原始资料,从原始资料中找到相应的关系结构,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的形式,挖掘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以此明确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作用路径。扎根理论属于建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文社会深入认知的仿真,包括不断提出问题、归纳分析、比较研究、分类研究、发现关联和建立模型的过程。扎根理论能够有效避免数据研究先入为主的不足,摆脱了模型理论的束缚。该理论对于尚未形成科学理论和成熟量表以及现有理论无法全面解释的社会现象具有较好地适用性。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从建构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究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与运行机理。
2.2信息生态理论信息生态理论是生态学理论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相结合形成的新的研究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与信息环境应当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信息生态理论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学说从生态和系统的角度解决信息管理学科的诸多问题,认为信息管理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在特定的信息空间内,具有生产信息、传递信息、组织信息等基本功能,在信息资源的支持下,达到生态的均衡。肖希明等[13]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信息生态主体和信息生态因子组成,王晰巍[14]、李嘉兴[15]等学者明确提出信息生态理论包含信息生态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个信息生态因子组成。张敏等[16]从信息生态的视角厘清了在线教育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霍明奎等[17]发现信息生态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移动政务微信用户的互动意愿,张长亮等[18]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网络社群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人因素和信息因素是促进网络社群用户信息共享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分析,信息生态理论在信息管理领域以及用户信息行为领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次研究以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为研究对象,属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范畴。因此,本次研究将借鉴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范式,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个维度探讨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9.4亿,我国手机网民用户的比例达到99.2%,网民的男女比例为51:49,20-49岁的网民占比高达59%[19]。质性研究的样本与其它研究相比,更看重调查样本的丰富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次研究的访谈样本的年龄多集中在20~49岁之间,受访人都是手机网民,同时至少有3年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经历。为了避免受访者受到干扰,所有的访谈都采取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受访对象有高校教师、公务员、农民等,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访谈内容围绕着访谈对象的信息行为拟定,主要包括受访对象常用的新闻客户端、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经历以及获取的信息对自身的影响等。在正式访谈开始前,首先将访谈大纲发送给受访对象,约定好访谈的时间、地点等。正式访谈时,访谈内容基本围绕着访谈大纲进行,但也会根据访谈对象的不同,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征得受访对象同意的前提下,对所有访谈内容进行全程录音,后期会将录音信息逐字逐句转换成文本信息。为编码分析访、构建模型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奠定基础。
表1 访谈样本基本信息
将随机选取的15份访谈文本整理完成和检查无误后,按照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进行编码分析。具体编码流程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阶段。编码完成后,用余下的访谈文本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
4.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逐级编码过程中的一级编码,开放式编码是一个将所有文本资料打散、合并,提炼抽象概念,再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的操作过程。开放式编码的过程类似漏斗,这就要求研究者需要“悬置”个人的“预见”以及已有的“定见”,尽可能呈现按照文本资料最原始的状态进行分类与编码[20]。本次研究围绕着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这一主题进行开放式编码。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编码过程的客观性,在对原始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完成后,结合抽象化概念出现的频次以及小组综合意见后,本次研究将与主题不符的概念范畴剔除后,共得到21个有效概念。再对有效概念进行合并、整理以及规范化处理后共得出社群影响、信息过载、人际交流方式、信息有用性、信息娱乐性等有效范畴。部分初始语句以及开放式编码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化
4.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是扎根理论编码的第二个阶段,是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对形成概念范畴进行加工提炼、归类合并,围绕一个类属寻找相关关系,形成“轴心”,从而归纳和总结出主范畴。本次研究在主轴编码过程中参考G·Botschen的研究结果[21],将出现频次没有超过1/3的范畴进行删除。经过加工、提炼和不断修正,本次研究共得到有效范畴15个,再将15个有效范畴进行关联和进一步归纳合并,在结合信息生态理论的基础上,最终得到5个主范畴,具体包括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信息环境因素、信息技术因素和信息茧房。
表3 主范畴与子范畴关系
4.3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扎根理论编码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在主轴编码的基础上将得到的主范畴进一步加工和概念抽象,梳理出核心范畴,通过描述“故事性”的形式得出核心范畴和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验证,以此最终得到核心范畴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本次研究最终确定的核心范畴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主范畴如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等与网络用户信息茧房之间产生的是因果关系,进而形成主范畴和核心范畴的关系结构,具体的关系结构如表4所示,最终得出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研究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4.4理论饱和度检验扎根理论要求在对随机选取的访谈内容编码完成后,需要将剩余的访谈内容进行再加工和比对,以此完成理论饱和度检验。本次研究通过访谈样本+专家验证的方式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首先选取课题组的两人分别对剩余三份的访谈样本进行加工、编码,在开放编码阶段两人都没有发现新的范畴,待三级编码完成后,将所有资料以及编码过程交由三名专家审核、验证。三名专家都没有发现错误和新的范畴,由此可以推断,本次研究的理论饱和度验证通过。
表4 主范畴关系结构
经过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分析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后,本次研究得出了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研究结果显示,网络用户在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主要受到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信息技术因素和信息环境因素四个维度因素的影响。
图1 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研究模型
5.1信息人因素对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信息人因素主要指的是在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网络用户作为信息行为主体的特征和状态,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主范畴。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人因素主要由用户的兴趣、信息痕迹和信息素养组成。其中用户兴趣指的是网络用户对于算法信息的喜爱程度。不少受访者表示,在信息茧房的初级阶段信息技术对于网络用户的积极作用较为显著,既节省了用户寻找感兴趣信息的成本,还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个性化的信息推送节省了我搜索信息的时间成本,信息技术缩小了我的信息来源,我的信息需求也更加明确,更加容易得到满足。由此可见,信息茧房在初级阶段即信息窄化阶段,网络用户的信息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于信息茧房和信息技术的评价也较为积极和正向。段荟[4]、彭兰[5]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信息兴趣是促成用户形成信息茧房效应的重要的因素,是信息服务商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依据。本次研究发现,与信息兴趣相比,用户信息痕迹的作用更为显著。信息痕迹指的是,网络用户过往信息行为,包括用户的浏览信息行为、检索信息行为等。网络用户在信息茧房的形成过程中用户信息痕迹的作用尤为显著,如“推送的信息与我过往浏览的信息很接近”,“我不小心点开不感兴趣的信息,新闻平台在一段时间内也会给我推送类似的”由此可见,在信息处理和推送的过程中,并不是真正以用户的信息兴趣为出发点,而是以用户过往的信息痕迹为判定依据,进行信息处理和个性化推送,虽然用户的信息痕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信息兴趣,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误差。首先,用户的信息痕迹反映的只是用户短期和过往的信息兴趣,用户的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由于信息平台和计算机信息分析时,获取用户信息痕迹的时间跨度较短,同时也是用户已经发生过的信息行为,用户真正的信息兴趣和信息痕迹之间实际上是存在时间差的,这就导致个性化推送的信息与用户真正的需求之间存在误差,用户过往感兴趣的信息未必就是用户现在感兴趣的信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也难以准确捕捉到用户对未知信息的欲望,会导致网络用户获取全新信息的几率越来越小,最终造成信息茧房的形成。信息素养指的是网络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用户的信息素养对于用户的破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直觉告诉我,我所看到的推送信息只是一家之言,不是事实的全部”,“我应该听一些不同的声音”。由此可见,用户的信息素养会负向影响信息茧房的产生,用户的信息素养越高,越不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因此,在信息教育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意义重大。
5.2信息因素对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信息因素指的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所展示出来的属性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信息因素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范畴,信息因素具体包括信息有用性、信息娱乐性、信息价值传递和信息同质性的属性和特征。信息提供商推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网络用户的生活质量和改善用户的身心愉悦程度。但是网络用户长期接收愉悦身心的有用信息时,潜移默化的也会认同这些信息背后的价值观,长期沉浸在价值观相同的同质化信息环境中,网络用户的个人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会不断地认同和强化,再加上长期接受不到异质信息,用户的信息茧房效应会越来越强烈。由此可见,初级阶段的信息茧房,积极作用较为明显,一旦网络用户沉浸在同质信息的世界中,信息茧房的消极作用就会越来越显著。因此,平台和信息提供商在进行信息推送的时候,在满足网络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同时,力求客观公正、多角度的还原事实的真相,确保推送信息传递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意识的价值观一致。此外还需要增大用户与信息偶遇的几率,促使网络用户能够接收到一些不感兴趣的异质信息,保持与价值观不同的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融合,从信息交流的角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3信息环境因素对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信息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网络用户在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面临的社交环境。研究结果显示,信息环境因素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由社群影响、信息过载和人际交流方式三个子范畴组成。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过载已经成为常态,在冗余的信息环境中,社交关系和人际交流方式对于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交关系的强弱程度与信息的契合程度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父母朋友等强社交关系推荐的信息不一定是质量好、价值大的信息,而一些弱社交关系推送的信息有可能更契合用户的需求。但是在当今社会,用户的行为难免会受到社群关系的影响,社交关系一旦确立,一些异质但是有价值的信息就会被用户不自觉地屏蔽,一些圈子和群体的出现,会导致用户长期接收同质化的信息,接触不到异质信息,直接导致用户的价值观念不断强化,形成信息茧房,甚至出现群体极化的社会现象。此外,网络用户的交流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改变,线上交流、手机交流成为了主要的交流方式,线下交流、面对面交流等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被淡化,甚至会出现面对面也需要手机交流的社会现象。因此,平台和社会需要鼓励和引导网络用户跳出固有的社交关系,改变现有的人际交流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渠道、运用不同的方式去搜集信息和分享信息,鼓励网络用户从线上走到线下,多接触一些报纸、广播等传统信息媒介,多一些人与人的交流和信息分享,引导和支持网络用户从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认识真实的世界。
5.4信息技术因素对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信息技术因素指的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因素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息过滤、个性化推送和信息窄化三个维度。在信息冗余的当今时代,平台和信息提供商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往往会运用一些信息处理技术,比如信息过滤技术和个性化信息推荐技术。信息过滤技术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网络用户的信息体验,使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更加明确和聚焦。结合信息人因素来看,信息处理技术的原材料并不是用户的兴趣,而是用户的信息痕迹,由于信息痕迹与用户信息兴趣存在时间差,当用户的信息兴趣发生转移时,信息处理技术还没有识别,继续推送过往同质化的信息,促使用户之前形成的价值观念不断强化,最终导致群体极化,出现信息茧房效应。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并不是网络用户形成信息茧房的原罪,但确是重要的推动因素。因此,信息平台需要优化和改进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以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中心,将推送的信息分为三类,一类是感兴趣信息,第二类是可能感兴趣的信息,第三类是完全不感兴趣的信息。在推送的过程中,以感兴趣的信息为主,中间可以夹杂一些可能感兴趣的信息。通过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区域,完成对网络用户信息兴趣的预测和引导,通过技术手段鼓励网络用户去阅读一些不感兴趣但是很有价值的信息,扩大用户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丰富用户的信息价值观念,从信息的视角,鼓励不同群体的用户交流和融合。
本次研究遵循质性研究的研究范式,结合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对访谈样本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三阶段编码分析后,得出了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研究模型。结合信息生态理论,深入剖析了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因素四个维度因素的影响。其中,用户的信息痕迹、信息的同质性、社群影响、人际交流方式以及信息过滤等子范畴会正向影响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而信息素养是预防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的关键因素。此外还发现,信息茧房对于网络用户具有双重意义,在信息茧房形成的初级阶段,用户具有良好的信息体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得到了很好地满足,信息茧房的积极意义较为明显,当处在信息茧房的深层次阶段,尤其是网络用户的信息渠道和来源被严重窄化、价值观不断强化之后,信息茧房的消极作用就会凸显。不同群体之间会难以沟通和交流、出现群体极化等社会现象,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数据的来源和数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访谈的样本覆盖面有待扩大,低学历的样本偏少,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扩大数据来源和样本量,针对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的网络用户进行分类对比研究,深入挖掘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其次,在编码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最终得出的研究模型也没有经过定量化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检验。未来的研究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研究模型和最终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