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引 陈方永 倪海枝 颜帮国 李宇平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 台州318026)
兰溪市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2018 年全市杨梅种植面积近5 000 hm2, 年产量约2.5 万 t, 年产值 3 亿多元。 由于杨梅成熟采摘期间恰逢 “梅雨” 季节, 造成采摘难、 易腐烂等问题,加上露地杨梅成熟期短, 上市时间集中等, 导致兰溪杨梅经济效益难以进一步提高, 因此, 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钢架塑料大棚栽培作为设施栽培中的一种较为简易的栽培方式,具有造价低、钢架主体结构使用年限长(平均使用寿命 15 年)等特点,在葡萄[1]、柑橘[2]、樱桃[3]、黄瓜[4]、番茄[5]等栽培中应用广泛,且取得了提早成熟和反季节栽培的效果。 近年来,大棚栽培在兰溪市杨梅栽培中逐步得到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促成栽培效果。 杨梅提早成熟不仅避开了梅雨天气,果实售价也大幅提高。 据调查,大棚栽培的荸荠杨梅价格在100 元/kg,东魁杨梅售价可达180 元/kg,均高于露地杨梅的4 倍左右,极大地提高了杨梅的经济效益。随着大棚杨梅的兴起,相关研究也得到开展。 邹秀琴等[6]研究发现,大棚促成栽培可使东魁杨梅成熟期提早20 d 以上,延长杨梅采摘期,提高杨梅品质。 吴振旺等[7]研究表明,大棚栽培杨梅极显著地提早雌花芽的伸长生长和加粗生长时间, 从而促成杨梅果实早熟。 目前,大棚栽培已经成为兰溪杨梅的特色产业,很大程度地解决了杨梅产业的瓶颈问题。 本研究将对兰溪大棚杨梅优质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为杨梅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试验地点选在兰溪市马涧镇七星山名果庄园,面积2.67 hm2, 年平均气温17.5℃, 年平均降雨量1 476.5 mm, 试验区海拔 60 m, 坡度 38°, 土壤为红黄壤。
选17 年生荸荠杨梅和东魁杨梅, 树高3.5 m 左右,同一品种树势相对一致,大棚采用钢架结构,顶高5.5 m。 种植荸荠杨梅200 株、东魁杨梅300 株,按比例配置2 棵授粉树。
于2017-2019 年连续3 年对试验地杨梅进行盖膜试验,盖膜最佳时间为11 月底至12 月底,具体操作时间根据当年气候条件确定。 若当年气候干燥少雨,则适当推迟盖膜时间,待雨后土壤湿润,杨梅根系充分吸水后进行覆膜, 以满足整个花芽分化期至果实成熟期所需要的湿度与水分。 授粉期间空气湿度不宜过大, 可通过揭裙膜的方式通风降湿。 硬核期、 果实膨大期可通过滴灌的方式进行根系补水,同时增加棚内湿度, 有利于果实发育。 每年覆膜前深翻土壤, 防止土壤板结, 增加土壤孔隙, 提高土壤透气性。
无论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 合理施肥都是杨梅栽培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试验每2 年施用一次羊粪有机肥,施用量20 kg/株,施用时间为10 月上旬, 10 中旬施用硼、 锌、 磷等微量元素, 土壤表面撒施; 11 月上旬喷施硼、 锌、 钼等微量元素。 果实硬核期增施腐熟菜籽肥, 具体用量为2 kg/株, 同时按1 kg/株的标准施用钾肥。 采后施用杨梅专用有机肥。 根据树势强弱, 对树势较弱的植株施用复合肥0.4 kg/株,旺树可不施。 对生长过旺的树及时控梢。
棚内温度控制可通过保温、 通风换气等措施来实现。1~2 月份棚内气温偏低,尽量少揭膜,有利于积温的增加。 若晴天棚内气温快速升高,应及时揭裙膜降温。 具体标准为:花期前不超过35℃,花期、幼果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8℃以内,幼果期温度不超过30℃,转色期在通风情况下将棚内温度控制在40℃以内将不会产生日灼现象。
大棚内光照强度较露地弱,薄膜应每年更换。 通过合理整形修剪,使树体处于通风透光状态。 4 月中旬(转色期)铺设地面反光膜,增加棚内散射光和光照强度。
实行矮化开心整形修剪技术, 便于农事操作与结果量稳定。 全年修剪2~3 次,具体操作要领是,采后(7 月份)剪大枝、11 月底剪小枝、3 月剪重叠枝、旺枝。 春季视树种和树体生长情况,结合疏花疏果进行修剪。 荸荠杨梅修剪与疏花同时进行,疏删细弱、密生、直立性结果枝,减少花量;东魁杨梅宜在疏果时进行,疏去密生果、小果,同时疏除细弱枝。
11 月盖膜前用矿物油进行清园, 杀死介壳虫类害虫。 棚内病虫害按常规方法防治。
由表1 可知,2017-2019 年大棚栽培荸荠杨梅的成熟期在5 月13~18 日,分别较露地栽培提前了17 d、18 d、17 d,大棚栽培的采收期分别为 19 d、18 d、17 d,而露地栽培的荸荠杨梅受梅雨等不利条件的影响,只有4~8 d 不等, 特别是2017 年荸荠杨梅成熟期恰逢高温多雨天气,采摘期仅有4 d。 大棚栽培极少有落果现象发生,而露地栽培受当年天气情况的影响,落果率均在25%以上,雨水较多的年份可达40%。 连续3 年的糖度测量结果表明, 大棚栽培荸荠杨梅糖度较高且稳定,均在13°左右;而露地栽培糖度受天气影响较大,在降雨量多的2017 年糖度仅为9.1°,其他两年也仅在11°左右。 由表1 还可以看出,大棚栽培的荸荠杨梅果实在4℃冷藏条件下的保存时间比露地栽培延长1 倍。
2017-2019 年大棚栽培的东魁杨梅的成熟期在5 月底至6 月初,较露地栽培提前15 d 左右,采摘期分别为 17 d、18 d、17 d, 露地栽培分别为 8 d、7 d、8 d。 在落果率、糖度和贮藏期方面,与荸荠杨梅呈现一致的规律(见表2)。
大棚栽培荸荠杨梅、 东魁杨梅与露地栽培产量相近,但大棚杨梅优质果率高,平均在85%以上,而露地杨梅受梅雨、鸟害等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优质果率只有60%。大棚杨梅成熟早、品质佳,避开杨梅上市高峰, 价格可达到荸荠杨梅 80 元/kg、 东魁杨梅150元/kg,而露地栽培分别为 20 元/kg、40 元/kg。 大棚栽培每年需增加薄膜、地膜费用5 万元/hm2,钢架大棚建造费用 10 万元/hm2,人工盖膜费用 1 万元/hm2,大棚折旧费用4.5 万元/hm2, 合计增加成本20.5 万元,荸荠杨梅、 东魁杨梅每年分别增收33.1 万元/hm2和68 万元/hm2(见表 3)。
表2 东魁杨梅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比较
表3 大棚杨梅产量、经济效益表现
杨梅大棚栽培是通过调节设施环境内的小气候来改变杨梅的生长环境, 改变杨梅生长发育的物候期,使其成熟期提前;同时也因其避风避雨的功能,提高了杨梅的品质和产量,使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为杨梅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8]。 合适的栽培管理措施是杨梅大棚栽培技术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盖膜时间应当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选择在11 月底至12 月底之前进行, 提前覆膜则棚内湿度不能满足杨梅整个生长发育期的需要,而推迟覆膜则会使棚内积温不够达不到提早成熟的效果。 科学施肥、加强树体管理是实现大棚杨梅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
大棚栽培可使荸荠杨梅、 东魁杨梅成熟期提早15 d 以上,采收期延长17~19 d,有效避开南方的梅雨季节。 采摘结束后刚好应接露地杨梅成熟上市,加上高山杨梅等延后栽培措施, 将杨梅鲜果的供应期延长到60 d 左右,打破了传统露地栽培成熟期短、靠天收的生产模式。 此外, 大棚杨梅生产环境可控性强,果实产量、品质稳定、优质果率高、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率高, 试验地一年可收回全部设施投入成本,是目前杨梅生产经济效益最好的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