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盆底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推广筛查的研究价值分析

2021-04-07 09:47刘彦丽李春雨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次盆底盆腔

高 姗,刘彦丽,李春雨,金 丹,靳 元(通讯作者)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超声科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指盆底肌肉、筋膜、韧带等支持结构受损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以压力性尿失禁和子宫等盆腔脏器脱垂最为常见[1]。

盆底超声是目前诊断PFD 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但通常在没有PFD 症状表现时,往往人群的主动就诊率不高,而错过了盆底康复锻炼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通过本次将二维盆底超声的应用研究,以期引起相关专临床业医生的重视,并找到能在女性群体中大力推广盆底检查的方法,达到及早发现盆底结构改变,及早治疗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 年6—10 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已婚女性207人,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36.6±11.96),所有入组受检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能配合完成标准Valsalva 动作;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有盆腔手术史、盆腔包块、神经系统疾病及泌尿生殖道急性炎症。

1.2 方法

1.2.1 检查与诊断 选用美国GE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oluson E8,探头型号:C5-1 凸阵探头,探头频率设置为3.5 ~5MHz。检查时,患者适当排空膀胱(估测尿量<50ml)。对患者取截石位,双膝弯曲,脚跟靠近臀部,探头套探头套,表面涂无菌耦合剂,探头指示点朝上,纵向放置于患者会阴处,获得静息状态下的盆底标准正中矢状切面。以耻骨联合后下缘做一水平线为参考线,在盆底标准的正中矢状面基础上观察及对比静息状态和Valsalva 状态下,膀胱最低点、子宫、直肠与参考线间的垂直距离。在患者做Valsalva 动作时,不要用探头挤压膨出物,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

1.2.2 疾病诊断标准 膀胱、子宫、直肠的位置,无论静息状态还是Valsalva 状态均要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即使子宫位于参考线以上,当子宫颈与参考线间距离<15mm时即可诊断轻度子宫脱垂,低于参考线为明显子宫脱垂。

膀胱最低点位置:以膀胱膨出部分的最低点为指示点,测量其距参考线的距离;子宫颈的位置:以宫颈的最低点为指示点,测量其与参考线的距离;直肠:以直肠壶腹部为指示点,测量其与参考线的距离;直肠前壁膨出:Valsalva 动作时,直肠壶腹部前壁及壶腹部内容物向阴道下段膨出;会阴体过度运动:最大Valsalva 动作时,直肠壶腹部位于参考线下≥15 mm,且无憩室样结构膨出。

妇检组阳性设定: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 对脱垂评估,前盆腔脱垂指膀胱脱垂合并阴道前壁膨出,中盆腔指子宫和阴道穹隆脱垂,后盆腔脱垂指直肠前壁膨出[2]。

1.2.3 人群分类 将超声检查阳性结果(161 例)分为前盆腔、中盆腔、后盆腔脱垂三类,每种疾病的阳性结果设定为1 分,阴性结果设定为0,每个患者的PFD 评分按三种疾病分值累计和赋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产次、BMI 是否影响PFD 和影响程度大小。

(1)年龄分类:按年龄30/40 岁为临界点分为三组,分别统计<30、30-39、≥40 岁PFD 例数,计算其占总人数的比例。(2)产次分类:以生育次数为自变量,分析PFD 累计分数与产次的相关性。(3)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按BMI <18.5 为体重过轻,18.5 ~23.9 为正常,24 ~27 为过重,BMI >27 为肥胖,分为四组,计算各组PFD 例数占总人数比例。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计数数据比较选择卡方检验,a=0.05,P<0.05为检查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产次、BMI 是否影响PFD 和影响程度大小。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

对207 名已婚女性二维盆底超声与妇检组的结果比较,见表1。

a=0.05,χ2=47.105,P<0.01,认为207 名女性患者通过妇检的阳性结果与超声检查得到的盆底疾病的诊断结论有显著差异,超声检查的发现率高于妇检。对比超声筛查及妇检筛查,发现超声能更早发现PFD 人群,检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因素分析

首先对变量赋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到对PFD 患者影响的变量因素,详见表2、表3。

分析后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0.594+0.174X2+0.033X3,可见,产次对P F D 患者的影响最大,B M I 其次,年龄因素被剔除。产次越多或B M I 越大,其发生P F D 的疾病种类会相应增加,说明盆底支持结构受损更严重。

2.3 PFD 分类特征

以年龄为分组分析超声筛查阳性PFD 分类特征,详见表4。

表4 PFD 分类特征

表4(续)

如表可知,40 岁以上年龄层PFD 分值/PFD 数量表现最高,说明40 岁以上的PFD 患者,同时有多种盆腔脏器脱垂的可能性增大。

3 讨论

二维盆底超声对于盆底前、中、后三腔室的脏器脱垂有较高的评估价值,但仍有其局限性。调查显示,207 人中妇检组筛查PFD 阳性93 人,将此人群进行二维盆底超声初筛,证实PFD 83 人,占阳性人数89.24%,可见二维超声对于PFD 患者其检查结果与POP-Q 有一致性。(有数据显示,二维盆底超声准确度85.54%,若二维联合三维则可达到98.80%)[3],因此对于PFD 患者二维联合三维可以更准确的评估POP。

207 人中,妇检组阴性114 人,超声筛查阳性73 人,占阴性人数64.04%。对于没有PFD 症状的阴性人群,二维超声仍能早期发现盆底结构改变,这类人群因其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常被临床医生及患者本身忽略,若能及早发现,在正确的盆底功能锻炼的指导下,可以促进其早期恢复,甚至避免手术,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有资料表明孕中期24周开始坚持并有效的盆底肌训练,研究显示训练组的效果是显著的,产后盆底肌也能得到较快的恢复[4]。

妊娠、阴道分娩、老龄化、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等因素均可导致盆底肌、筋膜、韧带等支持结构的薄弱、断裂、缺损,从而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产次、BMI 都是影响PFD 的主要因素。根据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虽然未表现出年龄是PFD 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在每组年龄段中各类PFD 均有发生,计算各年龄段发生PFD 人数在各自年龄段里总人数的占比,仍然是递增趋势的。因此,年龄仍是影响PFD 的因素,但是否有相关性或与哪类PFD 相关,还有待大数据进一步研究。

4 小结

二维盆底超声仅是通过超声观察目标脏器距离参考线的关系对PFD 中常见的前、中、后盆腔脏器有无脱垂的初步筛查,并不能完整的评估POP。但目前大多数人群仍对盆底疾病缺乏认识,在无症状人群中宣传盆底疾病往往得不到患者共鸣,因此将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二维盆底超声作为盆底结构初筛广泛应用仍有其价值。随着二胎时代来临,大龄、超重、多产都与女性盆底肌损伤密切相关,如何加强女性群体的盆底肌修复意识,避免远期生活质量下降,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产次盆底盆腔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生育状况及未来趋势调查报告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