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景香香,刘丽莉,刘 涛,杨时平,田 芳,邱 杰
(1 海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2 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3 海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近年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报道较多,特别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发生颈动脉斑块几率更高[1-2]。超声成像技术因其无创、简便、可重复及实时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检测颈动脉斑块。随着超声造影(CEUS)技术的成熟,可通过CEUS 的时间-强度曲线(TIC)明确狭窄血管与周围组织的三维空间关系[3-4]。另外,与传统CT 造影相比,CEUS 对颈动脉狭窄判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不受体内金属物质影响,具有强大图像处理系统,可提高临床总准确率[5-6]。本研究利用CEUS 技术检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颈动脉的相关参数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旨在为防治脑卒中提供临床依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选择2017 年1 月—2018 年8 月我院收治并行放射治疗的100 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收集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62 例、女38 例,平均年龄(52.23±6.32)岁,平均体重指数(20.32±1.55)kg/m2,平均病程(3.45±0.32)年,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单纯肿瘤患者50 例,鼻咽癌30 例、上颌窦癌25 例、喉癌16 例、舌癌16 例、恶性淋巴瘤13 例。为期12 个月的随访时间,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率100%(100/100)。
所有受试者均采用6mV X 线行放射治疗,以7 ~9 个共面野(等分角分布,避免对穿野)照射;根治性放疗靶区处方剂量66 ~72Gy、33 ~36 次,术后高危靶区处方剂量57 ~60Gy、30 次,低危靶区处方剂量50 ~54Gy、30 次,1 次/d,5 次/周;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剂量限制工作。
采用LOGIQ 9 彩色超声诊断仪,以常规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描,选定目标斑块后经肘静脉高压注射由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的5 ml Sono Vue 造影剂,浓度15%,速率2 ml/s;在注射造影剂后15 ~30 s 内采集颈动脉造影增强图像,连续记录150 s,动态观察指定斑块内造影增强情况,存储颈动脉腔内出现造影剂前3 个心动周期及后15 个心动周期图像以供实时动态分析,QontraXt 软件V3.06 版(AMID 公司)对数据进行脱机分析并制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并分析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内达到最高浓度时间即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P)、造影剂达到峰值的强度即峰值强度(Peak)、斑块增强强度与动脉管腔内增强的强度比值(P/L),使用彩色增强图分析斑块增强类型、分布情况及狭窄率。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不同样本及不同比较模式选择t检验、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分析影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发生脑卒中的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图1 和图2。
表1 影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发生脑卒中的单因素分析
表1(续)
图1 典型病例图(鼻咽癌患者,男,56 岁)
CEUS 可见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前臂不均回声不规则斑块
图2 典型病例图(鼻咽癌患者,男,56 岁)
CEUS 显示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内造影剂显著增强,增强强度为20.75db,斑块内P/L 为0.81
见表2。
表2 影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发生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脑卒中患者103 个斑块中有93 个斑块可见增强现象,与正常组患者有显著差异。为排除肉眼可见的主观局限性,通过TIC 曲线分析TP、Peak、P/L,脑卒中组颈动脉斑块图像有明显波峰区段,而较对照组TP 显著缩短、Peak 更高、P/L 更大,与李丽等[7]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脑卒中患者斑块增强明显。其机制考虑与增强强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呈正比关系有关,增强越明显可提示新生血管越丰富,进而导致斑块更不稳定、易脱落。TIC 曲线指标可反映增强时间和增强强度,量化TP、Peak 值来客观反映不同斑块增强特点。QontraXt 软件可对每帧彩色增强图功能进行叠加,密度值转化为相应颜色后展示为最终图像,可对某一血运最丰富部位进行全面观察。本研究将无动脉狭窄和无斑块增强预报为正常,有动脉狭窄和无斑块增强预报为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