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秋
(绵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冠状动脉源自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当出现狭窄心肌常会因供血不足使得机能障碍、器质性病变发生[1]。冠状动脉狭窄发生,也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及心肌缺血缺氧情况,患者因此出现心肌及胸痛等症状,严重甚至可威胁生命健康,因此尽早的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对冠状动脉狭窄,一直以来都采取冠脉造影(CAG)的金标准诊断方式,虽然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高,但是因为属于有创的检查操作,且可引起并发症及检查费用高[2]。近年来随着CT 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上,广泛推广使用双源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的方式,该方式属于一种无创检查,并且成像也不会受心率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3]。本次研究中,纳入了65 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探讨了DSCT-CA 检查方式对疾病诊断的价值,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65 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存在心肌缺血情况,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心悸及胸闷等症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冠脉成像检查禁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无法配合检查的患者。男性40 例,女性25 例;年龄43 ~74 岁,平均年龄(57.15±2.52)岁;合并疾病:糖尿病36 例,高血压41 例,高脂血症37 例。
对患者均进行DSCT-CA 检查与CAG 检查,其中CAG 检查常规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并分别进行左右冠脉造影。右冠脉造影应用左斜45°、左肩位等,左冠脉造影应用左、右肩位、头、肝、足及蜘蛛位等进行造影,以冠脉造影导管直径为基准,使用血管测量软件分别测量左侧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侧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血管内径以确定狭窄程度。
DSCT-CA 检查方法:患者检查前禁食禁饮4 小时,无需控制心率,并进行呼吸训练,要求吸气后屏气且屏气时间能达到10 s 以上,于由右侧肘正中静脉建立静脉通道。使用SIEMENS SOMATOM Force 双源CT 进行扫描,检查范围为气管隆突下1 cm 至膈肌下1 cm,包全心脏范围,平扫后观察冠状动脉内斑块与钙化情况,寻找左侧冠状动脉开口层面以上6 个层面作为监测层面,设置感兴趣区于该层面降主动脉,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优维显(370 mg I/ml),注射速率3.5 ~5.5 ml/s,注射总量38 ~65 ml,后追加20 ~30 ml 生理盐水以相同注射速率进行注射,采用bolus-tracking 法监测兴趣区内CT,阈值为+100 HU,对比剂注射后10 s 开始监测,阈值触发后5 秒开始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管电压为CARE Dose 4D 技术70 ~120 kV,管电流auto-mA,转速0.25 s/r,层厚0.6 mm,FOV 150 ~200 mm,扫描完成后将图像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在现VR 等后处理并筛选图像质量最佳相位进行冠状动脉评价。
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对获取的影响资料进行分析,DSCT-CA 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主要是应用定量法。血管狭窄程度=管腔狭窄处横截面积×2/(狭窄近端正常管腔横截面积+狭窄远端正常管腔横截面积)×100%。CAG 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则用目测法:血管狭窄程度=(狭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100%。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标准:无狭窄为正常;<50%为轻度狭窄;50%~75%为中度狭窄;76%~99%为重度狭窄;100%为完全闭塞。以有无狭窄为阳性、阴性标准,比较DSCT-CA 检查与CAG 检查的诊断价值,且以冠状动脉狭窄50%作为分界,评价DSCT-CA 检查的诊断价值。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检查,经DSCT-CA 检查显示595 个显示良好的节段冠状动脉图像。经CAG 检查检出正常冠状动脉437 个,冠状动脉狭窄158 个,检出狭窄率26.55%(158/595);经DSCT-CA 检查正常453 个,狭窄142 个,检出狭窄率23.87%(142/595),DSCT-CA 检出冠状动脉符合率为89.87%(142/158),见表1。
表1 DSCT-CA 与CAG 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个)
CAG 检出冠状动脉狭窄≥50%的占比为75.38%(49/65),而经DSCT-CA 检出狭窄≥50%的占比为72.31%(47/65),两组一致率 为95.92%(47/49)。D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敏感度为100%(47/47)、特异度为88.89%(16/18),见表2。
表2 DSCT-CA 与CAG 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诊断效果比较(例)
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这一情况,一直以来都将CAG 作为诊断疾病的金标准,该诊断方式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然而因为该方式属于一种有创检查手段,在具体接受检查的过程却极有可能会引起血管内膜损伤情况,这使得这一诊断方式并不适用于初诊及临床筛查的方式[4]。
近年来随着CT 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在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中也将CT 作为新型的诊断方式,该方式因具有无创、简单等特点特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尤其双源CT 检查的应用,更为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有利帮助[5-6]。本次研究中,对纳入研究的65 例疑似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595 例显像清晰的节段,借助DSCT-CA 检查同金标准的检出率为89.87%,此外在对冠状动脉狭窄50%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也均较高,表明DSCT-CA 检查对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优势明显。分析主要优势具体如下:第一,DSCT-CA 检查系统具备多个探测器系统,在进行检查的时候经一次性的扫描能同时获得多层面数据,这缩短容积扫描时间,可在一次屏气的时间内完成对患者心脏功能的检查,这样有效避免因呼吸引起的检查伪影情况;第二,具有薄层处理能力,这样明显增加图像清晰度,避免出现影像重叠的情况,对小病灶检出率显著提升,并且还方便及时的检出冠状动脉斑块情况;第三,检查方式具有强大的影像后处理能力,能多层面、多角度及多方位的观察到冠状动脉重走行情况,并且还能确定斑块大小及位置,确定狭窄情况并且做到合理处理,保证检查效果;第四,DSCT-CA 检查的视野比较广泛,在观察冠状动脉走行的基础上也能明确冠状动脉同主动脉的连接关系,这便于判定冠状动脉有无畸形及变异情况,确定患者是否还存在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情况,这样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有利参考[7-8]。
综上所述,双源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影像检查方式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准确度高、无创伤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可明确狭窄程度,为临床筛查冠心病提供有利的参考借鉴[9-10],因此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