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菊 闫 曼 李小敏 裴春亚 徐海英 王 巍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三峡大学 呼吸病研究所, 湖北 宜昌 443003)
衣原体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专性胞内寄生菌,不仅可以感染动物,某些亚型对人类有较强的致病性[1]。其中,鹦鹉热是临床上少见的衣原体感染,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严重者可导致重症肺炎,危及患者生命[2]。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因而临床快速确诊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3]。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并治疗鹦鹉热重症肺炎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42岁,自由职业者。因“发热伴咳嗽1周”于2019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受凉后出现畏寒、高热,体温最高达40℃,伴咳嗽,少痰,偶有头晕头痛,无鼻塞流涕。门诊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感染、实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双侧胸膜肥厚,见图1A~1C。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左氧氟沙星、奥司他韦等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效果欠佳。
注:A~C:患者门诊影像学表现,双肺见条片状模糊影,左肺下叶节段性实变,各支气管通畅,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D~F:2周后复查影像学表现,左下肺见条片状模糊影,部分实变,各支气管通畅,右肺病灶吸收,左肺病灶较前缩小,密度减低图1 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
为求进一步诊治,以“肺部感染”收治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既往健康情况一般,有地中海贫血史和溃疡性口腔炎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9.5℃,脉搏11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70 mmHg,血氧饱和度85%,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左肺呼吸音低,右肺正常,左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值7.49,二氧化碳分压30 mmHg,氧分压55 mmHg,红细胞压积26.1%;血常规:白细胞数10.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58%,血红蛋白83 g/L,血沉69 mm/h;肝功能:谷丙转氨酶61 U/L,谷草转氨酶62 U/L,白蛋白26.06 g/L,C-反应蛋白195.70 mg/L;降钙素原0.067 ng/mL;B型脑钠肽2 240 pg/mL;其余血生化、隐球菌荚膜抗原、G实验、呼吸道七连检、血培养、T-SPOT、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尿、便常规正常;甲流、乙流检测阴性;肝胆胰脾、四肢、心脏超声、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更昔洛韦、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并予以丙种球蛋白、护肝、补液等对症支持处理。次日行气管镜检查示:粘膜充血水肿,各支气管管腔通畅,可见少许白色分泌物,见图2。送肺泡灌洗液行NGS检查,次日NGS报告示:检出人疱疹病毒6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链球菌,见表1和图3。追问病史,患者有鹦鹉接触史,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诊断:重症肺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继续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并加用多西环素片口服。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于11月12日出院。2周后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见图1D~1F。出院后1个月随访,无其他不适。
注:A:气管隆突处,双侧支气管通畅,有充血水肿;B:右侧下叶基底段和背段,可见少许分泌物;C:左侧上下叶开口处,可见气管粘膜充血,有少许白色分泌物,予以吸引送检图2 患者气管镜表现
表1 患者肺泡灌洗液二代基因测序结果
注:检测到的该物种序列总碱基数为18 280 bp,该物种序列覆盖的总长度为18 171 bp,覆盖度为1.55%,平均深度为1.006X图3 鹦鹉热衣原体基因组覆盖图
鹦鹉热衣原体是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病原体,适合体外存活,生物学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4]。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寄生在鹦鹉、鸽子、孔雀、鸡等鸟类的组织、血和粪中,甚至环境中。病原体经气溶胶吸入或密切接触可导致人畜传染,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感染可导致高热、畏寒、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症状,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重症肺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并发症[5]。
本病例入院时高热、呼吸急促、伴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左肺呼吸音低且可闻及湿性啰音,肺部CT表现为双肺见条片状模糊影,左肺下叶节段性实变,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患者偶有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性表现,加上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效果欠佳,提示可能为少见病原体感染。考虑该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因此病原体的快速筛查对该患者后续治疗尤为重要。NGS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项新型检测技术,具有通量高、速度快、费用低等优势。其原理是将基因组DNA随机切割成小片段DNA,在通过构建文库、PCR扩增等技术获得测序模版进行测序及数据分析[6]。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不依耐病原体培养技术,可直接检测血液、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等临床样本,可快速、全面地鉴定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为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精准的诊断依据,从而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7]。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以及现代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基因组测序已经成为研究人类疾病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8]。此前,微量免疫荧光实验是检测衣原体最为常用的方法,可检测不同血清型的衣原体特异性抗体,但因实验条件的限制,目前尚难以广泛应用。相比之下,NGS检测技术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以及运行成本低,已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诊断的主流方法。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做好家禽和人的流感监测,及时发现家禽感染或发病疫情,尽早采取家禽免疫等措施,消灭传染源,阻断病原体传播。但是鹦鹉热衣原体所致的感染临床症状多样,不具有特异性,且为临床少见的病原体。据相关文献报道,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可导致非典型性肺炎,病变部位通常集中在单侧的下肺,有时也会出现在双肺,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内不同程度的浸润斑片影,自肺门向外放射,呈扇形,或呈胸膜下楔形斑片影,密度不均匀,严重者可累及整个肺叶,患侧胸膜受累,有少量胸腔积液,病灶多为单发[9,10]。本病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双肺感染,肺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斑片影,以左肺下叶为主,并伴有少量的胸腔积液。由于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无针对性的检查,则常误诊为一般的非典型肺炎,不利于患者的及时救治。
衣原体是胞内菌,由于缺乏细胞壁,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其无效。在临床中主要选择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应该选择细胞内活性高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及新氟喹诺酮等药物[11]。本病一般预后较好,但吸收较慢,平均周期为6周,长者可达20周[12]。本病例入院早期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和更昔洛韦、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效果欠佳。NGS检查结果提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后,则选择莫西沙星及多西环素予以抗感染治疗,通过2周的针对性治疗,患者肺部病灶较入院时显著改善,临床效果较好。
鹦鹉热是较少见的衣原体感染,目前仍缺乏特异性检测技术。本病例提示NGS是快速确诊鹦鹉热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不明原因的、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的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行NGS对于寻找病原学、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精准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