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冰
【摘 要】高中通用技术是独立于高考科目之外的新兴课程,其是新课程不断深入与新理念不断渗透的必然结果。通用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在历经多年发展过程中,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呈现出更多的特色。本文将就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模式;发展轨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当今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仅要求其具备足够丰富且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具备足够强大的技术素养与实践能力。通用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设立,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对于现代青少年群体的更高要求,通用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现代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和完成好的一门课程。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通用技术简要阐述
何为“通用技术”,从理论层面来解释,其指的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技术领域中的通用技术学科。通用技术不同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相比拥有着更加宽泛的学习内容和更具基础性的应用。通用技术是从技术体系当中按照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以及高中生群体的特点选择出来的,在高中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能够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通用技术课程也不同于劳动技术课,众所周知,劳动技术课开设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和引导高中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对待劳动的态度,而且劳动技术课程所教授的内容也更具针对性,实践活动也更具特定性。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技术素养,其所涵盖的范围会更具广泛性,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也更具多元化。
二、通用技术课程教材特色分析——以苏教版通用技术课程教材为例
2019-2020秋季学期开始,苏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新版陆续在全国范围投入使用。新版苏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通用技术》新教材呈现出更多的特色,融入了更多新的内容,也在一定层面上预示着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发展的新方向。
苏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新版在保持原来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结合十多年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为发展学生的通用技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打造教材编写特色。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组织方式:情境导入,任务引领,问题嵌入,活动贯穿。力求改变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和单一的能力本位的内容呈现方式,转向素养本位。改变传统的知识发布与简单技能训练呈现方式,转变为情境导入、任务引领、问题嵌入、活动贯穿的内容呈现策略。第二,基于教材编写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学科逻辑、素养逻辑、学生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从现代技术的内在意蕴出发,将学科逻辑、素养逻辑、学生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努力以真实的情境、真实的需求,挖掘真实的问题,引领真实的过程和真实的成果,实现学生真实的发展价值。第三,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工匠精神的培养:“大项目”“大过程”“大概念”“大综合”的内容组织策略。第四,基于技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与教材适应性:多种方案、多种形式、多种选择的留白设计。在保证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同时,为有不同技术学习需求、有不同技术学习速度和认知范式的学生提供富有弹性的教材设计,从而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
我们都知道,我国教育教学行业因为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下所体现出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根深蒂固。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是适合通用技术这样的技术类课程。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选用的还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当然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应试教育的体现,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下,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创新与完善通用技术教学模式注定要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剖析,其属于一种注入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最核心的位置,扮演着最核心的角色,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没有机会享受学习主动权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能够得到尊重,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其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对未知知识的探究意识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的动力都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弱。而通用技术这类课程属于技术类课程,其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其必然要在教学模式上作出创新和改变。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有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被引入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我国通用技术教學模式已经逐渐探索出一条以信息技术手段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具体教学形式还是在实际教学内容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更实现了网络教学空间里跨越时空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得到了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在越来越浓厚的信息技术环境氛围下,当前高中学校通用技术教学模式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展示式教学模式
展示式教学模式指的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借助当前各种先进的软件以及多媒体工具,将高中生比较感兴趣的各类图片、视频、文字等等教学素材融合在一起,勾画出清晰的授课结构和思维脉络,将原本一些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非常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或者利用动画或者图表等具有动态化和变化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一种展示方式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到高中生的注意力,学生们也更加愿意参与到通用技术课程知识以及技术技巧的学习当中来。
(二)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主体即学生,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最大的价值也在于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致,有了学生的参与,教与学的效率都会提升很多。
学生们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可以更加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当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被教师采纳,被同学认可,这对于学生来说将会是一种非常无形且强大的鼓励。举例说明: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有一章节的内容是关于体验设计与实践。如果采用主体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项目的权利,不干涉学生的选择和想法,让学生自主去设计方案,等学生拿出自己的完整方案之后再提出适当意见,再由学生自主修改,最终达成理想的设计成果。学生的全程自主选择、参与以及设计,最终收获的成果,学生们会更加珍惜,也会记忆更加深刻。
(三)操作式教学模式
操作式教学模式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体现之一。在操作式教学模式下,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可以将很多便捷高效的软件推荐给学生们,并指导学生们使用各种软件来完成通用技术课程里面的各项任务。举例说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一些简单的绘图软件来完成图纸的绘制,而不是非得用纸和笔来绘图,并不是用纸和笔就代表着基本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出来的效果更具生动性和准确性,而且高中生也会非常喜欢使用绘图软件,对于绘图的积极性也会变得更高。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其核心关注点应该集中在探究两个字上面,从探究这两个字上面我们便可以感受到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模式属于带有鼓励性质的教学模式,探究的范围很广,学生们可以发挥的空间也会随之变得更加广泛,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思考问题会变得更加深层次和多角度,更深入地对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知识进行挖掘,也有助于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虽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局限始终都在影响着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会有更多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元素、新的理念融入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当中来,而且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影响和改变着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必须要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要积极自主地去深入研究通用技术教学课程的特点,及时发现通用技术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随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的改变而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邱瑞丰.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到项目教学法——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分析[J].信息周刊,2020(2):1-1
[2]龚伟龙.浅析体验教学模式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9(9):153-153
[3]萬伟.核心素养下高中通用技术TBL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用[J].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2019年
[4]臧辉波.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20年
[5]章盛智.STEAM教育理念下的通用技术项目教学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2019(6):55-56
[6]龚伟龙.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合理创新[J].新课程(中学),2019(1):143-143
[7]周丽娜.情景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11):166-167